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米。

题目
单选题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正常使用条件之一是海拔不超过()米。
A

1000;

B

1500;

C

2000;

D

300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类型电涌保护器,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跟着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作这类SPD的组件,该SPD属于下列哪种类型? ()
(A)电压开关型SPD (B)组合型SPD
(C)限压型SPD (D)短路保护型SPD


答案:C
解析: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第2.0.41条。

第2题:

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在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中选择和安装电涌保护器(SPD)时, 对下列各条作出正确的选择。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抗,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跟着连续变小,通常 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做这类SPD的组件。这种SPD应属于下列( )类型。

A.电压开关型SPD; B限压型SPD;
C.组合型SPD; D.短路开关型SPD。

答案:B
解析:
依据GB 50057—1994 (2000年版)附录八,对各类SPD的定义说明;本条SPD应属限 压型。

第3题:

安装电源电涌保护器(SPD)的工作程序()。

A.检查安装位置

B.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C.连接线缆

D.测量接地电阻

E.全错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电源电涌保护器的保护模式应符合()规定:

  • A、TN接地方式下,电涌保护器宜采用相线/中线对地保护模式。在甲级电涌保护系统中的设备级﹑精细级和在乙级电涌保护系统中的设备级应采取全保护接法。
  • B、TN接地方式下,电涌保护器宜采用相线/中线对设备保护模式。在乙级电涌保护系统中的设备级﹑精细级和在乙级电涌保护系统中的设备级应采取全保护接法。
  • C、在TT接地方式下的电涌保护器,当变压器外壳与低压侧中性点不共地或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时,金属氧化物电压限制型入口级SPD可位于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之负载侧,采取对地保护模式,接于各相线和中线与地之间,也可位于RCD之电源侧的接线形式。当变压器外壳与低压侧中性点共地﹑变压器中性点有效接地时,入口级SPD接线形式接于RCD之电源侧。
  • D、在TT接地方式下的电涌保护器,当变压器外壳与低压侧中性点共地或变压器高压侧中性点接地时,金属氧化物电压限制型入口级SPD可位于剩余电流保护器(RCD.之负载侧,采取对地保护模式,接于各相线和中线与地之间,也可位于RCD之电源侧的接线形式。当变压器外壳与低压侧中性点共地﹑变压器中性点有效接地时,入口级SPD接线形式接于RCD之电源侧。
  • E、在IT接地方式下当中性线N未配出时,SPD仅在各相与地之间接入;当中性线N配出时,在中性线与地之间也应接入SPD。
  • F、在IT接地方式下当保护中性线PEN未配出时,SPD仅在各相与地之间接入;当中性线N配出时,在中性线与地之间也应接入SPD。

正确答案:A,C,E

第5题:

电涌保护器SPD中3P+N与4P如何应用?


正确答案: 1.4P的SPD响应时间快,残压低。
2.“3P+N”实现了差模保护,对地绝缘电阻大,漏电流小,供电系统故障时,电涌保护器仍安全。
3.对于TN-C系统,可采用4P,对于TT系统,采用3P+N为宜。

第6题:

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在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为220/380V三相配电的TN—S系统 中,选择和安装电涌保护器(SPD)时,对下列各条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A
解析:

第7题:

简述电源监控系统防雷设计中安装电涌保护器(SPD)时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答案: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SPD的安装应尽量靠近机房联合接地端,靠近被保护设备,其与被保护设备之间距离不宜超过lOm;二是SPD必须良好接地,接地线应尽量短(小于lm);接地方式应采用单点接地以形成等电位连接,防止多点接地,形成回路,引发干扰。

第8题:

为防雷击电磁脉冲,在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中选择和安装电涌保护器(SPD)时, 对下列各条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C
解析:

第9题:

电涌保护器(SPD)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他们的雷电流,并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箝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第10题:

电涌保护器SPD按其特性可分为:()、()、(),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


正确答案:电压开关型SPD;电压限制型SPD;组合型SPD;电源系统SPD;信号系统SPD;天馈系统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