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接线如图所示,系统等值机参数不详。已知与系统相接变电站的断路器的开断容量是1000MVA,求f点发生三相短路后的短路

题目
单选题
系统接线如图所示,系统等值机参数不详。已知与系统相接变电站的断路器的开断容量是1000MVA,求f点发生三相短路后的短路点的冲击电流(kA)。(取SB=250MVA)
A

7.25kA

B

6.86kA

C

9.71kA

D

7.05kA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系统接线如题图所示,系统等值电抗参数不详。已知与系统相接变电站的断路器的开断容量是1000MVA,求f点发生三相短路点的冲击电流(kA)(  )。(取SB=250MVA)


A. 7.25kA
B. 6.86kA
C. 9.71kA
D. 7.05kA

答案:C
解析:

第2题:

某一简单系统如图所示,变电所高压母线接入系统,系统的等值电抗未知,已知接到母线的断路器QF的额定切断容量为2500MVA,当变电所低压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短路电流(kA)和冲击电流(kA)分别为(  )。(取冲击系数为1.8,SB=1000MVA)


A. 31.154kA,12.24kA
B. 3.94kA,10.02kA
C. 12.239kA,31.015kA
D. 12.93kA,32.92kA

答案:D
解析:

第3题:

如f点X∑(1)=X∑(2)>X∑(0),则f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的故障相电流大于该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电流,这意味着单相短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大于三相短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验算高压断路器开断短路电流的能力时,应按下列哪几项规定?( )

(A)按系统10~15年规划容量计算短路电流

(B)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所有可能接线方式

(C)应分别计及分闸瞬间的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和直流分量

(D)应计及短路电流峰值


答案:A,C
解析:
答案:AC

依据:《3 ~ 110kY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2008)第4.1. 3条,《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P201中“1.高压断路器”内容。

注:《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第5. 0.4条的表述略 有不同。另根据第9.2.2条及附录F:主保护动作时间+断路器分闸时间>0.01S(短 路电流峰值出现时间),可以排除选项D。

第5题:

在选择电力电缆时,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下列有关短路计算的条件哪一项不符合规定?
A、计算短路电流时的系统接线,应按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且宜按工程建成后5-10年的规划发展考虑
B、短路点应选在通过电缆回来最大短路电流可能发生处
C、宜按三相短路计算
D、短路电流作用时间,应取保护切除时间与断路器开断时间之和考虑


答案:A
解析: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522-2005》
7.8.10 选择短路计算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计算用系统接线,应采取正常运行方式,且宜按工程建成后(5~10)年规划发展考虑。
2 短路点应选取在通过电缆回路最大短路电流可能发生处。
3 宜按三相短路计算。
4 短路电流作用时间,应取保护切除时间与断路器开断时间之和。对电动机等直馈线,应采取主保护时间;其他情况,宜按后备保护计

第6题:

以下关于断路器断开能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断路器开断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短路电路时,其工频恢复电压近似地等于电源电压最大值的0.866倍。
B. 断路器开断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单相短路电路时,其首先断开相工频恢复电压为相电压的0.866倍。
C. 断路器开断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三相短路电路时,其首先断开相起始工频恢复电压为相电压的0.866倍。
D. 断路器开断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三相短路电路时,首先断开相电弧熄灭后,其余两相电弧同时熄灭,且其工频恢复电压为相电压的0.866倍。

答案:D
解析: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2)条文说明第9.2.3条,三相断路器在开断短路故障时,由于动作的不同期性,首相开断的断口触头间所承受的工频恢复电压将要增高,增高的数值用首相开断系数来表征。首相开断系数是指三相系统当两相短路时,在断路器安装处的完好相对另两相间的工频电压与短路去掉后在同一处获得的相对中性点电压之比。分析系统中经常发生的各种短路形式,第一开断相断口间的工频恢复电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者多为1.5倍的相电压;中性点接地系统多为1.3倍相电压。
断路器的弧隙恢复电压与线路参数和开断瞬间工频恢复电压U0有直接关系,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断路器开断单相短路电路,起始工频恢复电压近似地等于电源电压最大值



②断路器开断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的三相短路电路,A相开断后断口上的工频恢复电压为相电压的1.5倍。经过0.005s(电角度90°)后,B、C两相的短路电流同时过零,电弧同时熄灭。电源电压加在B、C两相弧隙上,每个断口将承受1/2电压值,即



③断路器开断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三相接地短路电路。当系统零序阻抗与正序阻抗之比不大于3时,其首先开断相的恢复电压的工频分量为相电压的1.3倍。第二开断相恢复电压的工频分量可为相电压的1.25倍。
④断路器开断两相短路电路。两相短路发生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最为严重,工频恢复电压可达相电压的1.3倍。

第7题:

如题图所示为某系统等值电路,各元件参数标幺值标在图中,f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点的总电路电流及各电源对短路点的短路阻抗分别为(  )。




A. 1.136  0.25  0.033
B. 2.976  9.72  1.930
C. 11.360  9.72  0.993
D. 1.145  7.753  0.983

答案:D
解析:
合并各支路阻抗,运用星-三角变换得到题解图a)、b),则系统的总电抗为:



第8题:

已知图示系统中开关B的开断容量为2500MVA,取SB=100MVA,则f点三相短路t=0时的冲击电流为(  )。


A.13.49kA
B.17.17kA
C.24.28kA
D.26.31kA

答案:C
解析:
基准容量SB=100MVA,基准电压为Ui=1.05×110=,等效电路如题50解图所示。



第9题:

在选择电力电缆时,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下列有关短路计算的条件哪一项不符合规定? ()
(A)计算短路电流时系统接线,应按系统最大的运行方式,且宜按工程建成后5~10年规划发展考虑
(B)短路点应选取在通过电缆回路最大短路电流可能发生处
(C)宜按三相短路计算
(D)短路电流作用时间,应取保护切除时间与断路器开断时间之和


答案:A
解析: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第3.7.8条。

第10题:

在选择电力电缆时,需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下列有关短路计算的条件哪一项不符合规定? ()
(A)计算用系统接线,应采取短路电流最大的运行方式,且宜按工程建成后5~10年规划发展考虑
(B)短路点应选取在通过电缆回路最大短路电流可能发生处
(C)宜按三相短路计算
(D)短路电流作用时间,应取保护切除时间与断路器开断时间之和


答案:A
解析:
依据:《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第3.7.8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