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6.3要求,成槽施工前,应沿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导墙,导墙宜采用混凝土结构,且混凝土强度等

题目
单选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6.3要求,成槽施工前,应沿地下连续墙两侧设置导墙,导墙宜采用混凝土结构,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A

10

B

15

C

20

D

2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步骤中,次序颠倒的是( )。

A.修筑导墙和分段成槽
B.泥浆护壁—分段成槽
C.泥浆护壁—浇筑混凝土
D.浇筑混凝土—拔接头管

答案:B
解析:

第2题: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步骤中,次序颠倒的是( )。

A.修筑导墙-分段成槽
B.浇筑混凝土-泥浆护壁
C.泥浆护壁-浇筑混凝土
D.浇筑混凝土-拔接头管

答案:B
解析:
P55-58
在挖基槽前先作保护基槽上口的导墙,用泥浆护壁,按设计的墙宽与深分段挖槽,放置钢筋骨架,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置换出护壁泥浆,形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逐段连续施工成为连续墙。施工主要工艺为导墙、泥浆护壁、成槽施工、水下灌注混凝土、墙段接头处理等。

第3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的材料、平面位置、形式、埋置深度、墙体厚度、顶面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的规定是( )。


A.导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

B.导墙的平面轴线应与地下连续墙轴线垂直

C.导墙底端埋入土内的深度不宜大于1m

D.导墙顶端应高出地面,遇地下水位较高时,导墙顶端应高于稳定后的地下水位2m以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的相关规定。导墙的平面轴线应与地下连续墙轴线平行。故B选项说法错误。导墙底端埋入土内的深度宜大于1m。故C选项说法错误。导墙顶端应高出地面,遇地下水位较高时,导墙顶端应高于稳定后的地下水位1.5m以上。故D选项说法错误。

第4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6.13要求,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面宜高于地下连续墙设计顶面()mm。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正确答案:D

第5题:

关于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导墙的说法, 正确的有()。

A.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B.厚度不应小于500mm
C.导墙应高出地下水位0.5m以上,底部应进入原状土200mm以上
D.导墙高度不应小于1.2m
E.导墙内净距离宜与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相同

答案:A,C,D
解析:
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要求:
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厚度不应小于 200mm。
②导墙顶面高于地面 100mm,高于地下水位 0.5m 以上;
③导墙高度不应小于 1.2m;导墙内净距应比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加宽 40mm。

第6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各工序先后顺序是( )。

A.导墙→分段成槽→泥浆护壁→浇筑混凝土
B.导墙→分段成槽→掉放接头管→浇筑混凝土
C.导墙→分段挖土成槽→注入泥浆→排渣
D.分段成槽→导墙→吸泥清底→浇筑混凝土

答案:A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掌握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1)制作导墙。在挖槽之前,需沿地下连续墙纵向轴线位置开挖导沟,修筑导墙。导墙又叫槽口板,是地下连续墙槽段开挖前沿墙面两侧构筑的临时性结构,是成槽导向和测量基准,能够稳定上部土体并防止槽口塌方,同时具有存储泥浆、稳定泥浆液位、围护槽壁稳定等功用。
(2)制备泥浆。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成槽槽壁稳定的关键,在地下连续墙挖槽中起到护壁、携渣、冷却机具和切土润滑的作用。护壁泥浆通常使用膨润土泥浆,也可使用高分子聚合物泥浆等。
(3)开挖槽段。通常采用两个或三个挖掘段单元组成一个槽段。槽段长度可根据槽壁的稳定情况及钢筋笼起吊能力确定,一般为4-8m。
(4)加工吊装钢筋笼。槽段内的钢筋笼应尽量形成一体,安置要符合保护层要求。在起吊、运输和安装钢筋笼时,不允许其产生不能恢复的变形。
(5)接入接头管。地下连续墙的段间接头较多采用接头管的连接形式,即在一个挖好的槽段的端部放入接头管,在接头管与钢筋笼就位后浇筑混凝土。
(6)水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应有较高的坍落度、和易性好,不易分离。浇筑时,混凝土在充满泥浆的深槽内从导管下口压出。随混凝土面逐渐上升,槽内泥浆不断被排至沉淀池。
综上:在挖基槽前先作保护基槽上口的导墙,用泥浆护壁,按设计的墙宽与深分段挖槽,放置钢筋骨架,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置换出护壁泥浆,形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逐段连续施工成为连续墙。
因而,本题的选项是A。

第7题:

现浇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控制挖槽精度的是()。

A、导沟
B、导管
C、导墙
D、接头管

答案:C
解析:
导墙是控制挖槽精度的主要构筑物,导墙结构应建于坚实的地基之上,并能承受水土压力和施工机具设备等附加荷载,不得移位和变形。

第8题:

导墙是控制地下连续墙挖槽精度的主要构筑物,对它的要求是( )。
A.导墙结构应建于坚实的地基上
B.导墙结构应建于坚硬的岩石上
C.应能承受水土压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等附加荷载
D.应用髙性能混凝土浇筑
E.不得移位和变形


答案:A,C,E
解析:
A、C、E

第9题:

某工程项目位于市中心, 地下 2 层, 地上 16 层。 周围环境非常复杂, 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施工方案如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5, 墙厚 800mm, 钢结构支撑, 钢结构构件采用焊接连接。 导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20, 厚度为 300mm, 高度为 1.5m, 导墙顶面与场地自然标高在同一平面, 导墙内净宽为800mm。
每一单元槽长度为 6m。 单元槽成槽完成后, 吊放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筑导管(导管间距为 2m), 完成清孔 6 小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达到 C30 时进行墙底注浆, 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时终止注浆。
问题: 指出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有:
(1) 钢结构构件采用焊接连接不妥。
正确做法为, 构件的连接宜采用螺栓连接, 必要时可采用焊接。
(2) 导墙顶面与场地自然标高在同一平面不妥。
正确做法为, 导墙顶面应高于地面 100mm。
(3) 导墙内净宽为 800mm 不妥。
正确做法为, 导墙内净距应比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加宽 40mm。
(4) 混凝土浇筑导管间距为 2m 不妥。
正确做法为, 导管距槽段端部不应大于 1.5m(本项目槽段长度为 6m)。
(5) 完成清孔 6 小时后浇筑水下混凝土不妥。
正确做法为, 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间隔不宜大于 4h。
(6)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达到 C30 时进行墙底注浆, 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时终止注浆不妥。
正确做法为,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墙底注浆, 且注浆总量达到设计要
求或注浆量达到 80%以上且注浆压力达到 2MPa 时方可终止注浆。

第10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4.6.5要求,地下连续墙成槽时,护壁泥浆液面应高于导墙底面()mm

  • A、200
  • B、300
  • C、400
  • D、500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