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题目
单选题
关于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个别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的内毒素敏感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B

内毒素致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C

肠粘膜病变重,出现脓血便

D

内毒素引起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E

脑微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发展快,高热,体温40℃以上,中毒症状明显且发于病程前24小时,中毒症状重而消化道症状不一定重的疾病可诊断为 ( )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慢性菌痢

C、急性菌痢中毒型

D、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E、慢性菌痢迁延型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A.造血干细胞受损B.造血微环境缺陷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错误的叙述是

A.造血干细胞受损

B.造血微环境缺陷

C.造血组织减少

D.细胞免疫机制异常

E.血细胞结构异常


正确答案:E

第3题:

下列关于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血凝滞

B、经络阻塞

C、邪正盛衰

D、脏腑失和

E、热毒火毒


参考答案:E

第4题:

关于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型菌痢常用诺氟沙星、吡哌酸、妥布霉酸、多粘菌素E等进行抗菌治疗
B.普通型菌痢应注意消毒隔离
C.中毒型菌痢现在多用氨苄西林控制感染
D.严重的中毒型菌痢,可静脉慢推1~2次地塞米松
E.中毒型菌痢患儿,如有早期呼吸衰竭表现应及时使用呼吸机

答案:C
解析:
普通型菌痢治疗包括抗菌疗法和消毒隔离。中毒型菌痢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激素治疗和对症治疗。目前由于对氨苄西林耐药菌株日渐增多,故使用阿米卡星或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给药。因此答案选C。

第5题:

关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D

第6题:

中毒型菌痢主要发病机制为

A、特殊的痢疾杆菌菌型感染

B、与机体过敏体质有关

C、内毒素及机体的反应性有关

D、入侵体内的菌量过多

E、肠道菌群失调


参考答案:C

第7题:

下列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A.梗阻(共同通道)

B.十二指肠液反流

C.乙醇中毒

D.抽烟

E.胰管梗阻结石


答案:D

第8题:

某种疾病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发展快,中毒症状明显且发于病程前24小时,中毒症状重而消化道症状不一定重。高热,体温40℃以上。此病为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慢性菌痢

C、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D、急性菌痢中毒型

E、慢性菌痢迁延型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下列关于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年发病

B.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

C.很少自发性发生酮症酸中毒

D.遗传易感性较1型强,且更为复杂

E.致病机制包括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菌痢的发病机制是()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