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地铁路线长18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开出一辆动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3小时后,从乙地到甲地开出一辆高铁,经4

题目
单选题
甲、乙两地铁路线长18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开出一辆动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3小时后,从乙地到甲地开出一辆高铁,经4小时后与动车相遇,则高铁每小时行驶()。
A

180千米

B

190千米

C

200千米

D

210千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12小时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到路程一半,因车辆故障停留了1小时,如果要按原定时间到达乙地,那么汽车时速需加快多少?( )

A.30%

B.25%

C.20%

D.15%


正确答案:C
汽车原时速为600÷12=50(千米/时),设汽车后半段路程的行驶速度每小时加快X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公式,可得:(50+x)×(12÷2-1)=600÷2,解得x=10。比原来的时速加快了10÷50×100%=20%,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通过大量研究得知,甲、乙两地甲肝病人构成,甲地为76%,乙地为24%,则可认为A.甲地甲肝发病率高SX

通过大量研究得知,甲、乙两地甲肝病人构成,甲地为76%,乙地为24%,则可认为

A.甲地甲肝发病率高

B.乙地甲肝发病率高

C.甲地甲肝发病人数多于乙地

D.乙地甲肝发病人数多于甲地

E.不能进行任何比较


正确答案:E

第3题:

甲、乙两地女性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相同,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由此可知

A.甲地人口较乙地年轻

B.乙地人口较甲地年轻

C.甲、乙两地人口的年龄分布相同

D.甲地诊断水平高于乙地

E.乙地诊断水平高于甲地


正确答案:B

第4题: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慢车从乙地到甲地用12.5小时,慢车到甲地停留0.5小时后返回,快车到乙地停留1小时后返回,那么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

A.1l小时48分钟

B.11小时30分钟

C.11小时18分钟

D.1l小时


正确答案:A
回程慢车比快车多开半小时,这半小时慢车走了0.5÷12.5=1/25全程,两车合起来少开1/25,节省时间=5×1/25=0.2小时,所以,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需要=5×2+1-0.2=11.8小时=11小时48分钟。

第5题:

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3km,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一段下坡。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要51min,从乙地到甲地需要53.4min。从甲地到乙地时,上坡、平路、下坡的路程各是多少?

第6题:

甲、乙两地相距12千米,小明徒步从甲地到乙地,行走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每走两公里需要休息5分钟。问小明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

A.155分钟

B.180分钟

C.205分钟

D.210分钟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一条船从甲地到乙地要航行4小时,从乙地到甲地要航行5小时(假定船自身的速度保持不变),今有一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所需小时为( )

A.12

B.40

C.32

D.30


正确答案:B
18.【解析】设甲地到乙地距离为l,那么水速为(1/4-1/5)÷2=1/40,则木筏从甲地漂流到乙地需1÷(1/40)=40小时。故选B。

第8题:

从甲地到丙地有4条路,从丙地到乙地有5条路;从甲地到丁地有2条路,从丁地到乙地有4条路,则从甲地到乙地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走法。

A.15

B.28

C.160

D.48


正确答案:B
解析:从甲地到乙地有两类方法:甲—丙—乙和甲—丁—乙,分别为两个步骤,根据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共有4×5+2×4=28种不同的走法。

第9题:

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4min,从乙地到甲地需42min。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

第10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A.724

B.720

C.698

D.722


正确答案:B

解这道题的关键是火车行至追及处所行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要想求出火车所行的路程,就要先求追及的时间。要想求出追及的时间,就要先求出路程差和速度差:90×[40×5÷(90-40)]×2=720(千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