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

题目
问答题
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可诱发出疼痛,影响睡眠。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 最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诊断:三叉神经痛。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①卡马西平,②苯妥英钠,③加巴喷丁;2)三叉神经阻滞疗法①眶上神经阻滞,②眶下神经阻滞,③上颌神经阻滞,④颏神经阻滞,⑤下颌神经阻滞,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阻滞;3)射频热凝术;4)伽玛刀治疗;5)外科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右面部疼痛2年,间断发作,呈闪电样剧痛,持续数秒,痛时面部抽搐,伴流泪、有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其辨证为( )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气血瘀滞

D、肝胃郁热

E、阴虚阳亢


参考答案:B

第2题:

患者,女,45岁。16年前,无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面部阵发性、闪电样疼痛,疼痛如刀割,持续十几秒后缓解。近年发作逐渐频繁,1天前因持续发作疼痛不止入院。针对该患者的疼痛护理,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
B.要求患者尽量忍受疼痛
C.与患者交谈,了解疼痛发作的诱因
D.遵医嘱用止痛药
E.听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

答案:B
解析:
三叉神经痛疼痛护理,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了解疼痛的诱因。指导患者采用指导式想象、听音乐、阅读等分散注意力的方法,以减轻疼痛。也可以指导患者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告知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疼痛异常难忍,易影响生活,针对疼痛应采取护理措施,而不是要求患者忍受。

第3题:

患者女,42岁。3个月前感觉右侧面部肿胀,近2周来出现右面部疼痛、右鼻塞,伴鼻出血、右耳 听力下降。该患者正确的诊断是

A、鼻腔淋巴瘤

B、上颌窦癌

C、鼻腔癌

D、鼻咽癌

E、腮腺癌


参考答案:B

第4题:

女性,53岁,无业,4月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间隔时间为1分钟左右,持续时间为5秒左右,伴有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能诱发疼痛。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 (1)说出其诊断?(2)常规治疗原则?(3)主要护理诊断?


正确答案: (1)诊断:右三叉神经痛(Ⅱ支)。
(2)治疗原则:
A、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平
B、神经阻滞治疗:右三叉神经Ⅱ支和右三叉神经半月节阻滞
C、右三叉神经第Ⅱ支射频热凝术
D、外科手术: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经上述治疗无效,可考虑外科手术
(3)主要护理诊断:
A、疼痛
B、精神困扰
C、语言沟通障碍
D、营养失调
E、睡眠形态紊乱

第5题:

患者,女性,46岁,右侧面部间断疼痛三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下颌部疼痛,疼痛呈刀割样,每次发作时均感面部有抽搐感,口角偏向右侧,该患者的临床特点即

A、神经性抽搐
B、疼痛扳机点
C、贝尔征
D、痛性抽搐
E、Ramsay-Hunt综合征

答案:D
解析:
痛性抽搐是三叉神经的一项临床表现,往往出现在比较严重的病例中,主要表现为因剧烈疼痛而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口角偏向患侧。

第6题:

三叉神经痛患者在疼痛发作时上颌的痛性抽搐不包括

A、痛区潮红

B、眼结膜充血

C、出汗流涎

D、患侧鼻腔黏液减少

E、流泪


参考答案:D

第7题:

患者,女,34岁。右面部疼痛3年,间断发作,呈闪电样剧痛,痛时面部抽搐,伴流泪,有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配用

A.丝竹空、阳白、外关
B.曲池、外关
C.风池、列缺
D.行间、内庭
E.风池、太溪

答案:B
解析:
根据右面部疼痛3年,间断发作,呈闪电样剧痛,痛时面部抽搐,诊断为面痛。伴流泪,有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外感风热的表现。治疗除取主穴攒竹、四白、F关、地仓、合谷、太冲、内庭外,还应配用曲池、外关疏风清热。

第8题:

患者,女,34岁。右面部疼痛3年,间断发作,呈闪电样剧痛,痛时面部抽搐,伴流泪,有灼热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配用

A、丝竹空、阳白、外关

B、曲池、外关

C、风池、列缺

D、行间、内庭

E、风池、太溪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女,64岁,退休。主诉:面部右侧阵发性剧烈疼痛5年余。现病史:5年前患者偶发面部右侧剧烈疼痛,呈电击样,疼痛持续约15秒后消失,无明显不适,约6个月后疼痛再次发作,之后每隔数月疼痛就会发作,近几个月来疼痛频繁发作,每次持续10~60秒不等,有时疼痛一天可发作2~3次,自觉劳累或情绪低落时疼痛明显,夜间休息时未出现疼痛,洗脸吃饭等都可诱发疼痛发作,疼痛消失后患者无任何症状,曾自行口服止痛药无明显效果。既往史:有心脏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检查:右侧面颊部色素沉着,皮肤粗糙,拂诊右侧面部均无明显异常。13、14、15颊侧牙颈部硬组织缺损,根管口暴露,探诊(-),冷热诊(-),电活力测试无反应,叩诊(-),不松动,牙龈黏膜无窦道(图4-27-1)。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和诊断依据。3.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4.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病例题)


正确答案: 1.诊断
(1)主诉疾病的诊断:右侧三叉神经痛。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13、14、15楔形缺损并发牙髓坏死。
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1)病史:病史较长,呈电击样阵发性疼痛,持续时间数秒,间歇期无症状,口服一般止痛药无效。
(2)检查:右侧面颊部色素沉着,皮肤粗糙,为典型的三叉神经痛面型。
3.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
(1)13、14、15颊侧牙颈部硬组织缺损,根管口暴露。
(2)13、14、15死髓。
(3)叩诊(-),不松动,牙龈黏膜无窦道。
4.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
需与牙痛或其他牙源性疼痛、眼源性及鼻源性疼痛、颞下颌关节病、舌咽神经痛、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鉴别。
(1)牙源性疼痛多为持续性,夜晚疼痛加剧,有病灶牙存在,口服止痛药一般可缓解;而三叉神经痛时夜晚疼痛缓解,为阵发性剧烈疼痛。眼源性及鼻源性疼痛为持续性疼痛,不放射。
(2)颞下颌关节病为钝痛,疼痛在颞下颌关节周围或咀嚼肌部位。
(3)舌咽神经痛在舌根及咽部,涂抹丁卡因或可卡因疼痛可缓解,三叉神经的舌神经痛,经舌神经麻醉后可止痛。
(4)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疼痛较轻,不按三叉神经支分布,疼痛范围广泛、深在,无扳机点存在。
5.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对于早期或轻症患者,应采用保守治疗,无效时再用破坏性的治疗方法。
6.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13、14、15根管治疗。
【病例得分与失分要点】
1.关于诊断的失分要点
(1)诊断不完整:如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是不准确的,一定要把病变的部位描述出来。
(2)诊断错误:如诊断为其他类型的疼痛等。
2.关于诊断依据的失分要点
(1)病史回答不全:病史较长,呈电击样阵发性疼痛,持续时间数秒,间歇期无症状,口服一般止痛药无效。
(2)重要检查结果被忽略:右侧面颊部色素沉着,皮肤粗糙,为典型的三叉神经痛面型。
3.关于鉴别诊断的答题失分要点
(1)疼痛性质:三叉神经痛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其余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
(2)有无扳机点:除舌咽神经痛外,其余疼痛性疾病均无扳机点。
4.关于治疗设计的答题失分要点治疗设计不规范:如只答保守治疗,而未答破坏性治疗等。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应该答13、14、15楔形缺损伴牙髓坏死,但是许多仅答"牙体缺损"。

第10题:

患者,女,46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颜面部上颌区间歇性抽搐样疼痛,疼痛持续约5秒,发作间隔约1分钟,伴流泪。洗脸、吃饭、说话、刷牙、吹风时可诱发出疼痛,影响睡眠。查体:右侧上颌区皮肤感觉过敏,按压眶下孔处可诱发出上颌区疼痛。 最可能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诊断:三叉神经痛。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①卡马西平,②苯妥英钠,③加巴喷丁;2)三叉神经阻滞疗法①眶上神经阻滞,②眶下神经阻滞,③上颌神经阻滞,④颏神经阻滞,⑤下颌神经阻滞,⑥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阻滞;3)射频热凝术;4)伽玛刀治疗;5)外科治疗。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