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题目
判断题
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烈度分为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和设计烈度
B.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平均地震烈度
C.建筑场地烈度相对基本烈度可以降低也可以提高
D.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教材页码:P9-16

第2题:

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烈度是按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来划分的
B:建筑场地烈度是指建筑场地内的最大地震烈度
C:设计烈度需根据建筑物的要求适当调低
D: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答案:D
解析:
2019版教材P15
地震是依据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划分震级的,所以答案A错误。建筑场地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条件、地貌地形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所以答案B错误。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永久性、抗震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等条件对基本烈度调整。所以答案C错误。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3题:

请教: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全真试题二,第三小题的答案是什么?

3、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 )。

A.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良好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B.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良好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小地震烈度

C.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D.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小地震烈度


答案:C

第4题:

根据场地条件,调整后的地震烈度称为场地烈度。()

A

B



第5题:

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  )有关。

A.设计地震分组和地震烈度
B.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C.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地震烈度
D.场地类别和地震烈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2.3条,地震影响的特征周期应根据建筑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

第6题:

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烈度分为基本烈度、建筑场地烈度度和设计烈度
B: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平均地震烈度
C:建筑场地烈度相对基本烈度可以降低也可以提高
D: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6
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7题:

关于地震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烈度是按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小来划分

B.建筑场地烈度是指建筑场地内的最大地震烈度

C.设计烈度需根据建筑物的要求适当调低

D.基本烈度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E.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

答案:D,E
解析:
A 错误,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破坏的程度。B 错误,建筑场地烈度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条件、地貌地形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一般降低或提高半度至一度。C 错误,设计烈度一般可采用国家批准的基本烈度,但遇不良地质条件或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建筑物,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对基本烈度加以调整作为设计烈度。震级与地震烈度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一般情况下,震级越高、震源越浅,距震中越近,地震烈度就越高。

第8题:

下列有关基本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B.在10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C.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20%的地震烈度值。

D.在7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正确答案:A

第9题: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 )。
A、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良好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B、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良好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小地震烈度
C、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D、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小地震烈度


答案:C
解析: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参见教材P32。

第10题:

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