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

题目
问答题
怎样防止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蔬菜怎样合理利用,才更有价值。()

  • A、合理选择
  • B、合理加工与烹调
  • C、合理利用菌藻食物
  • D、急火炒菜,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怎样防止食物中维生素C的损失?


正确答案: (1)蔬菜尽量减少存放时间。
(2)烹调时先洗后切,避免随水流失。
(3)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故在炒菜过程中放些醋以减少损失。
(4)维生素C受热易破坏,故烹调时易急火快炒,以减少损失、开汤下菜。

第3题: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1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B.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C.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D.加热后食物中维生素损失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文段开始介绍食物加热后其所含的各种维生素会有一定的损失,并提供了一些数据,但同时指出“这些数据不一定正确”,由此可见,D项的“比例”并不是文段所要说的重点内容。根据文段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印象”“受温度影响不大”及最后一句“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体现出作者的态度倾向,即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C项正确。文段中的A项明显错误,B项只是对文段意思的简单重复,而非主要强调的内容。故本题选C。

第4题:

多选题
蔬菜怎样合理利用,才更有价值。()
A

合理选择

B

合理加工与烹调

C

合理利用菌藻食物

D

急火炒菜,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凯氏定氮过程中,怎样防止氨的损失?


正确答案: ①装置搭建好了之后要先进行检漏,利用虹吸原理。
②在蒸汽发生瓶中要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ml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以防水中氨蒸出。
③加入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氨气蒸出不完全。
④加样小漏斗要水封,
⑤夹紧废液蝴蝶夹后再通蒸汽,
⑥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接头处有无松漏现象,防止漏气
⑦冷凝管下端先插入硼酸吸收液液面以下才能通蒸汽蒸馏
⑧硼酸吸收液温度不应超过40℃,避免氨气逸出
⑨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再蒸1分钟,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

第6题:

在食物加工、烹调过程中,容易造成维生素损失。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加碱烹调只会使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少量损失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通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为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 物加热做成熟食之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 ~25%之间。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B.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C.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D.加热后的食物中维生素损失比例

答案:C
解析:

第9题:

单选题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库里有常见食物的各种维生素含量。有人统计了各种食物在“生”和“熟”状态下的数据,剔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得出了各种维生素经过加热之后的损失比例。虽然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但是足够我们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印象:维生素A和E受温度影响不大,食物加工为熟食之后损失10%左右,维生素C的损失是16%,而维生素B,最不稳定,损失为26%,其他的维生素也基本上在这个范围之内。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

生食与熟食的维生素含量没有差异

B

食物中不同维生素受温度影响不同

C

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

D

加热后食物中维生素损失的比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文中“一个有意义的印象”“受温度影响不大”及最后一句“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体现出作者的态度倾向,即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因此C项正确。

第10题:

问答题
凯氏定氮过程中,怎样防止氨的损失?

正确答案: ①装置搭建好了之后要先进行检漏,利用虹吸原理。
②在蒸汽发生瓶中要加甲基橙指示剂数滴及硫酸数ml以使其始终保持酸性,以防水中氨蒸出。
③加入NaOH一定要过量,否则氨气蒸出不完全。
④加样小漏斗要水封。
⑤夹紧废液蝴蝶夹后再通蒸汽。
⑥在蒸馏过程中要注意接头处有无松漏现象,防止漏气。
⑦冷凝管下端先插入硼酸吸收液液面以下才能通蒸汽蒸馏 。
⑧硼酸吸收液温度不应超过40℃,避免氨气逸出。
⑨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下端提离液面,再蒸1分钟,将附着在尖端的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