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分析窑托轮轴瓦过热的原因及预防、排除的方法。

题目
问答题
试分析窑托轮轴瓦过热的原因及预防、排除的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分析滤嘴烟漏气的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产生原因:烟支直径小、不圆,滤嘴棒直径过大、不圆,滚卷板与滚卷鼓轮调节不当,滚卷板加热温度偏低。
排除方法:调整卷烟机烟枪部件,使烟支符合要求,更换符合工艺要求的滤嘴棒,调整滚卷板与滚卷鼓轮的相对位置,调高滚卷板的加热温度。

第2题:

试分析窑托轮轴瓦过热的原因及预防、排除的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1)窑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负荷;(2)托轮歪斜过大,轴承推力过大;(3)轴承内冷却水管不通或漏水;(4)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润滑装置失灵。预防及排除方法:a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b调整托轮;c检修水管;d清洗检修润滑装置及轴瓦,更换润滑油。

第3题:

回转窑在运转中出现“电流增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排除方法是什么?


答:原因:a窑皮厚而长;b窑内结圈;c托轮调整不正确,形成“八字形”;d托轮轴承润滑、冷却不良;e筒体弯曲;f电动机出故障。
预防及排除方法:a减少风、煤、料,处理窑皮;b处理结圈;c改调托轮,保持推力方向一致;d检修润滑冷却装置;e将筒体凸部或悬臂部翘起处转到上方,略停适当时间,依靠自重校正筒体;f检修电动机。

第4题:

试分析排风机出现不正常噪音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①叶轮转子在马达轴上间隙幅度过大②叶轮转子碰触外壳③外壳内有杂质
解决办法:①检查组装情况,并将零件安装好并紧固②检查叶轮紧固情况并对准调整③除去杂质

第5题:

转窑在运转中出现窑电流增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1、窑皮厚而长;2、窑内结圈;3、托轮调整不正确;4、托轮轴承润滑冷却不良;5、筒体弯曲;6、电动机出故障。
预防及排除方法:1、减少风、煤、料,处理窑皮。2、调整燃烧器处理结圈。3、整托轮,保持推力方向一致。4、检修润滑冷却装置。5、将筒体凸部或悬臂翘起处转到上方,略停适当时间,依靠自重校正筒体。6、检修电动机。

第6题:

回转窑托轮瓦过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窑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负荷;
②润滑油变质或润滑装置失灵;
③循环冷却水不畅通;
④托轮调整不当,托轮轴向受力过大;
⑤窑筒体辐射热量大,环境温度升高。

第7题:

分析回转窑托轮瓦过热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分析:筒体中心线不直,使托轮受力过大,局部超负荷;托轮歪斜过大,轴承推力过大;轴承内冷却水管不通或漏水;润滑油变质或弄脏,润滑装置失灵。
处理方法: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调整托轮;检修水管;清洗,检修润滑装置及轴瓦,更换润滑油。

第8题:

红窑掉砖”的原因分析有哪些?如何进行预防及排除?


正确答案: 1、窑皮挂得不好;
2、窑衬镶砌质量不高或磨薄后未按期更换;
3、轮带与垫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使筒体径向变形增大;
4、筒体中心线不直;
5、筒体局部过热变形,内壁凹凸不平。
预防及排除方法:
1、加强配料工作及煅烧操作;
2、选用高质量窑衬,提高镶砌质量,严格掌握窑衬使用周期,及时检查砖厚,及时更换磨坏的窑衬;
3、严格控制烧成带附近轮带与垫板的间隙;间隙过大时要及时更换垫板或加垫调整,为防止和减少垫板间长期相对运动所产生的磨损;在轮带与垫板间加润滑剂;
4、定期校正筒体中心线,调整托轮位臵;
5、必须做到红窑必停;对变形过大的筒体及时修理或更换。

第9题:

试分析螺旋泵垫片漏料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填料垫片磨损;
(2)填料垫片干燥,润滑不够;
(3)填料体内轴承衬套磨机,
解决方法:
(1)更换垫片;
(2)增加润滑剂;
(3)更换或者修理衬套。

第10题:

试分析排风机电机振动强烈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马达轴承中有杂质。
(2)运动组件不平衡;
(3)螺钉松动;
(4)中心未校正。
解决力法:
(1)检查并除去杂质或更换滚动轴承;
(2)检查使组件平衡;
(3)紧固螺钉;
(4)重新校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