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网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投影转换和问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要求。

题目
单选题
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网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投影转换和问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要求。
A

视觉

B

稍度

C

分辨率

D

图幅尺寸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技影转换和同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 )要求。
A. 视觉
B. 精度
C. 分辨率
D. 图幅尺寸


答案:B
解析:

第2题:

(2016 年) 地形图和地理图是普通地图的两种类型。 对于地理图来说,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统一采用高斯投影
B. 没有分幅编号系统
C. 制图区域大小不一
D. 比例尺可以灵活设定

答案:A
解析:
地理图是指比例尺小于1:100万以概括的手法反映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特点的地图。A选项统一采用高斯投影是地形图的特点。

第3题:

常见的零件图多为()。

A、平面投影图

B、立体投影图

C、轴侧投影图

D、立体图


参考答案:A

第4题:

现有三幅不同比例尺的地图a、b、c,其比例尺分别为1:1万、1:5万、1:10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的比例尺最大
  • B、图b的比例尺最大
  • C、图c的比例尺最大

正确答案:A

第5题:

我国1:1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是什么投影?试述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我国1:1万和1:25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是高斯一克吕格投影。
其变形分布规律是:(1)申央经线上没有任何变形,满足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的条件。在本投影中,除中央经线上长度比为l以外,其他任何点上长度比均大于10
(2)在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则变形越大,最大值位于投影带的边缘。
(3)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最大值位于赤道上。
(4)本投影属于等角性质,故没有角度变形,面积比为长度比的平方。
(5)长度比的等变形线平行于中央子午线。

第6题:

地形图和地理图是普通地图的两种类型。对于地理图来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统一采用高斯投影
B、没有分幅编号系统
C、制图区域大小不一
D、比例尺可以灵活设定

答案:A
解析:
对于地理图来说比例尺可以灵活设定,没有标准分幅,所以制图区域大小不一。

第7题:


××单位承担了××港1:50 000海图的制作任务。该港为一新建港口,制图区域为东经121°34′00″至东经122°09′00″,北纬40°04′45″至北纬40°23′30″。


工作内容包括该港口及附近地区、航道、锚地的海图设计、资料收集分析、数据处理、海图制作,工期为30天。


现有港区附近最新的1:50000、1:10 000地形图资料、航空摄影资料、水深资料、水文资料、海底底质资料、助航标志资料、码头及海岸线资料、港区的服务设施资料、港区基准面资料。


编图依据为《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1998)和《中国海图图式》(GB1 2319—1998)。


投影设计要求为墨卡托投影,基准纬线选取本图中纬,取至整分。


图幅尺寸要求为全开图,内图廓尺寸要求为980 mm*680 mm左右,最大不超过1 020 mm*700 mm。


绘图的精度须满足下表的要求。



数据处理要求如下。


1.制图资料投影、坐标系转换:将编图采用的不同投影的制图资料利用转换参数或控剖点转换为新编图墨卡托投影,坐标系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基准面的换算:编图资料中如果存在不同的高程和深度基准面,需要按照不同基准面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换算;将高程资料统一归算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将水深资料统一归算到理论最低潮面。


3.数据格式的转换:收集的数字式图资料,可能会存在多种不同的数据格式,在编图中需要将不同的数据格式转换为新编图的制图软件所能够接受的数据格式;进行制图投影、坐标系转换以及数据格式转换后的制图资料需满足制图精度的要求。


4.制图要求:按照《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1998),对海图的各种要素进行制图综合、编绘。


5.质量控制要求:按照“两级检查,一级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控制。验收参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CB/T 24356—2009),《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B 12320—1998)和《中国海图图式》(CB12319—1998)执行。




答案:
解析:

(1)简述海图制作的数学基础。


(2)简述海图编辑设计的基本内容。


(3)简述编辑计划的内容。


答案


(1)略(参见2.3考点1)。


(2)(参见2.3考点3)。


海图编辑设计的基本内容如下。


①确定新编图的数学基础、分幅、编号。


②制图区域的研究。


③制图资料的分析和选择。


④确定图面配置。


⑤拟订编辑计划。


(3)(参见2.3考点3)


编辑计划的基本内容如下。


①制图区域的地理概况,主要的地理特点和航行特点。


②制图资料的基本情况,包括名称,版别,编号,比例尺,投影,坐标系,深度、高程基准,测量单位和时间,出版、再版及小改正的时间等。


③各种制图资料的使用程度和顺序,对补充资料及参考资料应具体说明其补充的内容和参考的范围。


④编绘作业方法,制图综合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⑤地名及其他注记的具体规定。


⑥航海通告查改的起始时间、期数及项号。


⑦各种附件,包括制图资料略图、图幅索引图、图面配置示意图、标题的内容及其文字排列形式等。


第8题:

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投影转换和同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要求。

A:视觉
B:精度
C:分辨率
D:图幅尺寸

答案:B
解析:
生态制图过程中的图件配准是对不同投影、不同比例尺、不同类型的图件进行投影转换和同比例尺转换,以最大可能地满足精度要求。

第9题: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投影面是水平面,其投影方式是中心投影。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数据转换最主要的是()。

  • A、数据比例尺的缩放
  • B、平移
  • C、旋转
  • D、投影变换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