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钢筋的化学成分中,锰能消除硫所引起的热脆性,故能改善钢材的热加工能力。A 对B 错

题目
判断题
钢筋的化学成分中,锰能消除硫所引起的热脆性,故能改善钢材的热加工能力。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材中,可明显增加其热脆性的化学元素为()

A、碳

B、磷

C、硫

D、锰

D、增加砂石的用量


参考答案:C

第2题:

硫在钢材中是一种杂质,钢材中硫的增加会引起()。

A.焊接性能提高

B.抗腐蚀性能提高

C.冷脆性

D.热脆性


正确答案:D

第3题:

造成钢材热脆性的元素是()

A、碳

B、硫

C、锰

D、磷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下列选项中()元素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改善,同时也可提高钢材的强度。

A、硫
B、氧
C、氮
D、锰

答案:D
解析:
钢材中除主要化学成分铁(Fe)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C)、硅(Si)、锰(Mn)、磷(P)、硫(S)、氧(O)、氮(N)、钛(Ti)、钒(V)等元素,这些元素虽含量很少,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很大。考生应知道几种主要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1)碳: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最重要元素。建筑钢材的含碳量不大于0.8%,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含碳量超过0.3%时钢材的可焊性显著降低。碳还能增加钢材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降低抗大气锈蚀性。
(2)硅:当含量小于1%时,可提高钢材强度,对塑性和韧性影响不明显。硅是我国钢筋用钢材中的主加合金元素。
(3)锰:锰能消减硫和氧引起的热脆性,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改善,同时也可提高钢材强度。
(4)磷:磷是碳素钢中很有害的元素之一。磷含量增加,钢材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从而显著加大钢材的冷脆性,也使钢材可焊性显著降低。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
(5)硫:硫也是很有害的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硫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使钢材在焊接时易产生热裂纹,形成热脆现象,称为热脆性。硫使钢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
(6)氧:氧是钢中有害元素,会降低钢材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所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材的可焊性变差。
(7)氮:氮对钢材性质的影响与碳、磷相似,会使钢材强度提高,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下降。

第5题:

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使钢材冷脆性增大,但可提高钢的耐磨性
B.氮可减弱钢材的时效敏感性
C.钛可改善钢材韧性,减小时效敏感性
D.硫可加大钢材的热脆性,显著降低焊接性能

答案:B
解析:
氮对钢材性质的影响与碳、磷相似,可使钢材的强度提高,但塑性特别是韧性明显下降。氮还会加剧钢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使其焊接性能变差。
教材页码:P114-120

第6题:

氮、氧、硫、磷是钢材中的有害杂质,都会导致钢材热脆性降低。(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标准答案:对

第7题:

鳞在钢中能引起钢在热加工时开裂,即产生所谓热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8题:

关于钢材的可焊性,说法错误的是( )。

A.钢材的可焊性主要受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

B.钢材含碳量高将增加焊接的硬脆性

C.在钢材中加入合金元素如硅、锰、钒、钛等,将减小焊接的硬脆性

D.硫能使焊接产生热裂纹和热脆性


正确答案:C
解析:在钢材中加入合金元素如硅、锰、钒、钛等,将增大焊接的硬脆性,降低可焊性。

第9题:

钢材中硫的增加会引起( )。

A:热脆性
B:冷脆性
C:焊接性能提高
D:腐蚀性能提高

答案:A
解析:
钢材的可焊性主要受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含碳量高将增加焊接的硬脆性,含碳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加入合金元素如硅、锰、钒、钛等,也将增大焊接的硬脆性,降低可焊性。尤其是硫能使焊接产生热裂纹和热脆性。

第10题:

下列元素中,能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改善同时也可提高钢材强度的是( )。

A.硫
B.氧
C.氮
D.锰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40 / 2019版教材P41
锰能消减硫和氧引起的热脆性,使钢材的热加工性能改善,同时也可提高钢材的强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