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丁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2005年真题]

题目
多选题
对乙、丁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2005年真题]
A

乙构成盗窃罪

B

乙不构成盗窃罪

C

丁构成抢劫罪

D

丁不构成抢劫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将其对乙享有的10万元货款债权转让给丙,丙再转让给丁,乙均不知情。乙将债务转让给戊,得到了甲的同意。丁要求乙履行债务,乙以其不知情为由抗辩。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甲将债权转让给丙的行为无效
B:丙将债权转让给丁的行为无效
C:乙将债务转让给戊的行为无效
D:如乙清偿10万元债务,则享有对戊的追偿权

答案:D
解析:
《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第81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第82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第83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并且债务入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债权让与中对债务人的保护要求:(1)通知债务人是对债务人生效的要件;(2)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抗辩延续;(3)受让人与债务人之间:抵销权延续。本题中,债权人甲将债权转让给丙,丙转让给丁之时,都未通知债务人乙,乙不知情,因此,债权让与对乙不生效。让与人与第三人达成合意后债权让与合同成立并生效,因此甲转让给丙,丙转让给丁的转让行为都有效,因此A、B错误。债务承担的法律要件:须经债权人同意(同意之前为效力待定)。C项中,乙转让债务于戊已经得到了甲的同意,因此债务承担有效,C错误。因为该债务承担已经成立,所以,乙对戊享有追偿权,D项正确。

第2题:

甲施工企业与乙劳务派遣公司订立劳务派遣协议,由乙向甲派遣员工丁某。关于该用工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真题

A、丁某工作时因工受伤,甲应当申请工伤认定
B、在派遣期间,甲被宣告破产,可以将丁某退回乙
C、乙应当对丁某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
D、在派遣期间,丁被退回的,乙不再向其支付劳动报酬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劳务派遣。选项A应由乙申请工伤认定;选项C应由甲对丁进行培训;选项D乙应支付其应得的工作报酬。

第3题:

对乙、丁的行为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A.乙构成盗窃罪

B.乙不构成盗窃罪

C.丁构成抢劫罪

D.丁不构成抢劫罪


正确答案:BD

第4题:

多选题
丁公司允许甲公司、乙公司各划走10万元,关于该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2003年真题]
A

合法,甲公司、乙公司有权在出资范围内划走一部分资金

B

合法,因为丁公司有权决定减少注册资本

C

不合法,因为这是抽逃出资的行为

D

不合法,因为没有经过公司登记机关批准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资本维持原则是指公司在其存续过程中,应当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公司登记成立后不得抽逃出资。在本题中,甲公司、乙公司各划走10万元的行为属于抽逃出资的行为,故其行为是不合法的。

第5题:

单选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
A

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

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

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

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三项,《专利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本题中,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后,乙的制造行为、丙的销售行为、丁的使用行为,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的,依然构成专利侵权行为。
D项,《专利法》第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如果丙和丁还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就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第6题:

甲持有银行汇票一张,甲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乙,并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乙将汇票背书转让给丙,丙又背书转让给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背书转让行为无效
B:甲对丙和丁不承担保证责任
C:甲对乙不承担保证责任
D:乙对丁不承担保证责任

答案:B
解析:
依《票据法》第34条,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的,被背书人仍可以转让,转让行为有效,所以A选项不正确。背书人记载“不得转让”的,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本题中甲作为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乙作为被背书人将汇票转让的,甲对乙的后手不承担保证责任,丙和丁都是乙的后手,因此甲对丙和丁都不承担责任,所以B选项正确。甲记载“不得转让”,是不对被背书人的后手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应对被背书人,即乙承担保证责任,所以C选项不正确。乙背书转让给丙时并未做“不得转让”的记载,乙应对其的所有后手承担保证责任,因此乙应对丁承担保证责任,所以D选项不正确。

第7题:

多选题
对于丁的投案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

丁虽然投案,但隐瞒了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因而不构成自首

B

丁虽然隐瞒了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但交代了本人与甲共同犯罪的事实,因而构成自首

C

丁构成自首且揭发甲与自己共同犯罪的行为成立立功

D

丁构成坦白但揭发甲与自己共同犯罪的行为成立立功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项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第5条规定的构成立功的情形有:①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②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③阻止他人犯罪活动。④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⑤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丁投案后交代了本人与甲共同犯罪的事实可以构成自首,隐瞒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只是不构成立功而已,并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第8题:

甲受乙的委托,为乙画了一幅肖像。双方未就这幅画的著作权归属作出约定。乙去世后,其继承人丙将这幅画卖给丁。丁未经任何人同意,将这幅画复制出售。对丁的这一行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丁的行为是合法行使权利的行为

B.丁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C.丁侵犯了乙的著作权

D.丁侵犯了丙的著作权


正确答案:B
B。丁虽是画的所有人,但不是著作权人,无权复制出售。依据《著作权法》,甲是这幅画的著作权人,故答案是B。

第9题:

多选题
甲、乙通过丙向丁购买毒品,甲购买的目的是为自己吸食,乙购买的目的是为贩卖,丙则通过介绍毒品买卖,从丁处获得一定的好处费。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

甲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B

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C

丙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D

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 C,A
解析:
贩卖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本罪客体是国家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监管秩序。行为人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行为。除了主观上具有故意之外,还应当具有牟利的目的。甲有购买行为,但购买并非为出卖而是为自己吸食,其行为不构成贩卖毒品罪。乙是为出卖而购买,构成贩卖毒品罪。丙介绍毒品买卖,是贩卖毒品罪的共犯,应以贩卖毒品罪论处。丁实施了出卖毒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第10题:

多选题
乙擅自挪出公司10万元给丁,关于这一事实的定性,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乙、丁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B

乙、丁构成挪用单位资金罪的共犯

C

乙构成挪用公款罪,丁不构成犯罪

D

乙构成挪用公款罪,丁构成挪用单位资金罪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本题中,乙属于国有企业派遣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工作的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挪用较大数额的公款4个月才归还,所触犯的罪名是挪用公款罪,丁教唆乙挪用公款,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