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耦合电容器事故原因是什么?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耦合电容器事故原因是什么?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耦合电容器瓷套有哪些故障的,应立即申请停用()。

(A)发现耦合电容器本体存在严重发热时 (B)耦合电容器渗漏油时 (C)耦合电容器有异常放电时 (D)耦合电容器外绝缘有轻微破损

答案:A,B,C
解析:

第2题:

耦合电容器瓷套有哪些故障的,应立即申请停用( )。

发现耦合电容器本体存在严重发热时 $;$耦合电容器渗漏油时 $;$耦合电容器有异常放电时 $;$耦合电容器外绝缘有轻微破损

答案:A,B,C
解析:

第3题:

耦合电容器在高频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耦合电容器是高频收发信机和高压输电线路之间的重要连接设备。由于它的电容量很小,对工频电流具有很大的阻抗,可防止工频高电压对收发信机的侵袭,而对高频信号呈现的阻抗很小,不妨碍高频电流的传送。耦合电容器的另一个作用是与结合滤过器组成带通滤过器。

第4题:

串级式电压互感器事故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高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保护和控制的重要设备。由于它直接安装在母线上,本身又无保护,一旦发生事故,除了危及周围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往往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甚至酿成系统事故。
根据现场的统计分析,110kV及以上电压互感器发生事故的原因如下:
(1)线圈绝缘不良。线圈绝缘不良多半是由于电磁线材质差、设计的绝缘裕度小、工艺不严格造成的。电压互感器在较长时间内采用漆包线,由于上漆工艺不良,漆包线掉漆,在表面形成较多针孔缺陷,绕制时导线露铜处未处理,线匝排列不均匀,有沟槽或重绕,导线“打结”,磨伤漆皮,引线焊接粗糙、掉锡块,层间绝缘绕包不够,线圈端都处理不好或采用层压纸板端困等,很容易发生匝间短路,层间和主绝缘击穿。运行中引起互感器事故。
(2)支架绝缘不良。由于加工、牌不当,有、开列现象,水分和气泡不易排除、故极易发生闪络和内层击穿。另外设计结构不周也会影响支架的绝缘强度。
(3)运行中进水受潮。进水受潮是历来引起电压互感器事故的重要原因,这类事故主要是由于结构密封不合理,尽管不少互感器也装有胶囊密封,但质量较差,易漏气渗水。另外,有些互感器的端部法兰用24只φ8mm螺栓紧固,螺杆直接穿透胶垫,密封胶垫变形,雨水很容易通过螺纹沿胶垫上侧流入胶囊内,或顺着胶垫孔渗入瓷套内部,导致事故。
(4)在过电压下损坏。①铁磁谐振过电压。它是导致110~220kV串级式电压互感器损坏或爆炸的一种常见过电压。它是由断路器均压电容与母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某些运行状态下产生的串联铁磁谐振过电压。这种过电压大多数在有空母线的变电所,当打开最后一条线路的断路器时发生。这种过电压造成电压互感器损坏或爆炸的原因是过电压幅值高或过电流数值大。②其他过电压。运行经验表明,电压互感器也有在雷电过电压、工频过电压下损坏或爆炸的情况。
(5)安装、检修和运行人员过失。
预防措施:
(1)严格选材。
(2)选用全密封型产品。
(3)防止串联铁磁谐振过电压。
(4)新安装和大修后的电压互感器应进行检查或测试。
(5)及时处理或更换有严重缺陷的互感器。
(6)开展在线监测和红外测温。

第5题:

耦合电容器在电网中起什么作用?耦合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耦合电容器是载波通道的主要结合设备,它与结合滤波器共同构成高频信号的通路,并将电力线上的工频高电压和大电流与通信设备隔开,以保证人身设备的安全。
我们知道,电容器的容抗与电流的频率f成反比。高频载波信号通常使用的频率为30~500kHz,对于50Hz工频来说,耦合电容器呈现的阻抗要比对前者呈现的阻抗值大600~10000倍,基本上相当于开路。对高频载波信号来说,则接近于短路,所以耦合电容器可作为载波高频信号的通路,并可隔开工频高压。

第6题:

运行中耦合电容器有下列( )故障之一,应立即申请停用。

发现耦合电容器本体存在轻微发热时$;$发现耦合电容器本体存在严重发热时$;$耦合电容器渗漏油时$;$耦合电容器有异常放电时$;$耦合电容器外绝缘有严重破损,有放电闪络时$;$运行中膨胀器异常伸长顶起上盖

答案:B,C,D,E,F
解析:

第7题:

耦合电容器瓷套有哪些故障时,应立即申请停用()。

  • A、发现耦合电容器本体存在严重发热时
  • B、耦合电容器渗漏油时
  • C、耦合电容器有异常放电时
  • D、耦合电容器外绝缘有轻微破损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运行中耦合电容器有下列()故障之一,应立即申请停用

发现耦合电容器本体存在严重发热时$;$耦合电容器渗漏油$;$耦合电容器有异常放电时$;$耦合电容器外绝缘有严重破损,有放电闪络时

答案:A,B,C,D
解析:

第9题:

耦合电容器事故原因是什么?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耦合电容器的烧损和爆炸事故时有发生,而且这些电容器在事故前所做的预防性试验都合格,投运后不久就发生事故。因此耦合电容器的事故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的研究引起现场的广泛重视。
现场事故分析表明,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制造质量问题,其表现为:
(1)电容芯子受潮。
(2)密封不良。
(3)结构设计不合理。
(4)夹板在制造和加工时有缺陷。
(5)现用的电容器油所含芳香烃成分偏少。
(6)元件开焊。
(7)设备引线有放电现象。
相应的预防措施有:
(1)提高产品质量,消除先天性缺陷。
(2)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渗漏油检查,发现渗漏油时停止使用。
(3)应按规定的周期测量电容值、tgδ、极间绝缘电阻、低压端对地绝缘电阻。测量结果应符合《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要求。
(4)积极开展新的测试项目,如带电测量电容电流、局部放电、交流耐压试验和色谱分析等。色谱数据分析,应以特征气体含量分析为主,其注意值可参考互感器和套管的注意值。
(5)对新装的调合电容器应选用“在运行温度下始终保持正压力”的产品。
(6)建议制造厂在电容器上加装油位指示器、压力释放装置,对扩张器、销子作等电位连接。出厂试验增加“局部放电测量”数据。

第10题:

压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相关原因:(1)压力因素;(2)营养状况;(3)潮湿;(4)年龄。
预防措施:(1)增进病人营养;(2)鼓励老年病人活动;(3)进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