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患者三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几分钟到

题目
单选题
女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患者三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无晕厥和黑蒙等现象出现,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胺碘酮治疗。查体:T36℃,P180次/分,BP120/76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至0.10秒,QRS时限延0.12秒,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的预激波,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均向上。典型预激综合征其心电图特点()。
A

P-R间期缩短至0.10~0.12以内

B

QRS起始部粗钝,挫折有delta波

C

QRS波群延长至0.11秒以上

D

P-J时间正常<0.27秒,可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E

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性,36岁。阵发性心悸4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8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室颤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E

第2题:

患者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颤动

B、房性期前收缩

C、窦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E

第3题:

女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患者三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无晕厥和黑蒙等现象出现,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胺碘酮治疗。查体:T36℃,P180次/分,BP120/76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至0.10秒,QRS时限延0.12秒,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的预激波,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均向上。

本病例的诊断为

A.(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 (2)A型预激综合征

B.(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 (2)心脏神经官能症

C.(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 (2)B型预激综合征

D.(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 (2)右束支传导阻滞

E.(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 (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正确答案:A

第4题:

女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患者三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无晕厥和黑蒙等现象出现,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胺碘酮治疗。查体:T36℃,P180次/分,BP120/76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至0.10秒,QRS时限延0.12秒,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的预激波,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均向上。


预激综合征主要的检查手段是

A.心脏彩超
B.心电图
C.心得安试验
D.胸片
E.运动平板

答案:B
解析:

第5题:

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B.阵发性性心动过速C.窦性心动过速 D.房性期前收缩


答案:B
解析:
心动过速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阵发 性室性心动过速按摩颈动脉窦无效。②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性发作期,首选治疗药物是腺苷,6 ~ 12mg 快速静注,起效迅速。若腺苷无效可改用维拉帕米。

第6题:

女性,31岁。阵发性心悸4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88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房性期前收缩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E

第7题:

男性,26岁,反复发作心慌、心悸,气促3年,每次均于工作紧张时发作,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现象。曾经有一次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心率180次/分,节律规则,刚开始时呈右束支阻滞图形,持续数秒后QRS波形恢复正常,P波无法辨认。为明确诊断,该例首选检查项目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第8题:

简要病史:患者,男,28岁,发作性心悸2年,再发1小时。初步诊断:快速心律失常


参考答案:(一)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病诱因:剧烈运动,酒精、咖啡,体位变化及用药。(2)心悸的特点:是否突发突止,持续时间,发作时的脉率和节律。(3)心悸发作时如何恢复,发作的频率。(4)伴随症状:有无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晕厥、消瘦。(5)二便、饮食、睡眠、体重等情况。2.诊疗经过(1)是否到医院看过,做过哪些检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2)治疗用药情况。(二)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该疾病有关的其他病史 有无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病史,有无吸烟、饮酒史。

第9题:

女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患者三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无晕厥和黑蒙等现象出现,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胺碘酮治疗。查体:T36℃,P180次/分,BP120/76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至0.10秒,QRS时限延0.12秒,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的预激波,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1导联均向上。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A.预激本身不需特殊治疗,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
治疗同一般室上性心动过速
B.伴发频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应给予药物治疗:胺碘酮、心律平、异博定、升压药、西地兰等
C.预激综合征并发房扑、房颤或室上速时,如出现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晕厥或休克等严重症状时,应立即施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D.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根治预激综合征的最佳治疗方法
E.以上都是

答案:E
解析:

第10题:


女性患者,23岁,大学生。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再发1小时。患者3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每次发作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无晕厥和黑朦等现象出现,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服用胺碘酮治疗。查体:T36℃,P180次/分,BP120/76mmHg。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180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R间期缩短至0.10秒,QRS时限延0.12秒,QRS波群起始部粗钝,与其余部分形成顿挫的预激波,预激波和QRS波群在V导联均向上。

本病例的诊断为
A.(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2)A型预激综合征
B.(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2)心脏神经官能症
C.(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2)B型预激综合征
D.(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2)右束支传导阻滞
E.(1)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2)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