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

题目
单选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Pa。
A

125

B

129

C

133

D

13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

A.125kPA.
B.129kPA.
C.133kPA.
D.137kPA.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2.4条、第7.2.8条计算
de=1.05s=1.05×1.5=1.575m

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

第2题:

某工程桩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 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

A125kPa
B129kPa
C133kPa
D137kPa

答案: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5.2.4条、第7.2.8条计算
de=1.05s=1.05×1.5=1.575m

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

第3题:

某地基土层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含水量39.0%,液限叫WL=28.9%,塑限Wp=18. 9%,天然孔隙比e=1.05。
试问,该地基土层采用下列哪项名称最为合适?
A 粉砂
B 粉土
C 淤泥质粉土
D 淤泥质粉质黏土


答案:C
解析:
解答:IP=WL=28.9%﹣18.9%=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为50%,介于砂土和黏性土之间。根据《地规》第4.1.11条,知为粉土;1. 0≤1.05WL=28.9%《地规》第4.1.12条,知为淤泥质土;故(C)正确。

第4题:

假定基础底面处粉质黏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基础长度Y≥3.6,试问, 基础底面处的地基抗震承载力fa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5
(B)230
(C)265
(D)300


答案:C
解析:
(C)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4条,因为e=0.6,IL=0.42,均小于0.85,故=0.3,ηd%=1.6
ym=:[18x1.6+(18.5-10)x0.6]/2.2kN/m3=15.41kN/m3
所以fa=fak+ηbγ(b-3)ηdγm(d-0.5)= 160+0.3x(18.5-10)x(3.6-3)+1.6x15.41x(2.2-0.5)=203.4(kPa)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4.2.3条,查表4.2.3,=1.3
faE=fa=1.3×203.4kpa=264.4kpa

第5题:

某港口工程中测得淤泥性土的天然含水率为45,相对密度为2.55,塑性指数为19,该淤泥性土的为(  )。

A.淤泥质黏土
B.淤泥质粉质黏土
C.淤泥
D.流泥

答案:A
解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第3.3.5条规定,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应定名为黏土,又塑性指数:Ip=19>17;该土为淤泥质黏土。

第6题:

某工程柱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 75kPa,用振冲粧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粧,碎石粧粧径d= 0.8m,粧距s = 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粧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粧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A. 125kPa B. 129kPa
C. 133kPa D. 137kPa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某工程柱基的基底压力P=120kPa,地基土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75kPa,用振冲桩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按等边三角形布桩,碎石桩桩径d=0.8m,桩距S=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之比为1:4,则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kPa。

A.125
B.129
C.133
D.137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1款计算如下:
有效圆直径为:de=1.05l=1.05×1.5=1.575m;
桩土面积置换率为:m=d2/de2=0.82/1.5752=0.258;
则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spk=[1+m(n-1)]fsk=[1+0.258×(4-1)]×75=133.1kPa。式中,fsk是指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宜按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第8题:

某地基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为①黏土层,厚度1m;②淤泥质黏土夹砂层,厚度8m;③黏土夹砂层,厚度10m,再以下为砂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0kPa,设计要求达到120kPa。下列地基处理技术中,可用于处理该地基的是( )。

A. 深层搅拌法
B. 堆载预压法
C. 真空预压法
D.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

答案:A,D
解析:
深层搅拌法和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都能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载力。

第9题: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黏土地基。( )


答案:对
解析: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黏土地基。

第10题:

某建筑场地地基主要受力层为粉细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拟采用加填料的振冲法进行地基处理,要求振冲桩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10kPa,桩体平均直径为750mm,桩间距2.0m等边三角形布置,初设计振冲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值为()kPa。

  • A、161
  • B、173
  • C、156
  • D、183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