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柱锤冲扩桩处理粉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桩体直径d=0.6m,处理后桩土应力比n=3,处理后的桩间土

题目
单选题
用柱锤冲扩桩处理粉土地基,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桩体直径d=0.6m,处理后桩土应力比n=3,处理后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95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按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间径s=1.2m,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于下列()项。()
A

132

B

135

C

138

D

140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用石灰桩处理饱和软黏土地基时,在初步设计用公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时,()不正确。
A. 桩土应力比取2.0
B. 桩身抗压强度比例界限可取350kPa
C.计算面积置换率m时,桩体直径与成孔直径之比可取1.0
D.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的1.05倍


答案:A,C
解析:

第2题:

某工程采用直径800mm碎石桩和直径400mmCFG桩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碎石桩置换率0.087,桩土应力比为5.0,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为0.95,CFG桩置换率0.023,CFG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275kN,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0.90,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面哪个选项(  )

A. 168kPa
B. 196kPa
C. 237kPa
D. 286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9.6条、7.9.7条。
已知:m1=0.023,Ra=275kN,λ1=0.90,dp1=400mm,β=0.95,m2=0.087,n=5.0,fsk=120kPa。
则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第3题:

某碎石桩处理软黏土地基。已知土的承载力为100kPa,碎石桩直径d=0.6m,正方形布桩,间距s=1m,桩土应力比n=5,复合地基承载力为(  )。

A、212.8kPa
B、151.1kPa
C、171.1kPa
D、120kPa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的规定,复合地基的土压力承载力的公式为:



代入本题中数据可得,

第4题:

某建筑工程采用振动置换法碎石桩处理地基,碎石桩桩径为0.6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距1.5m。现场载荷试验测得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得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于(  )kPa。(桩土应力比取n=3)

A.95
B.103
C.125
D.135

答案:B
解析:

第5题:

某场地分布有4m厚的淤泥质土层,其下为粉质黏土,采用石灰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处理4m厚的淤泥质土层后形成复合地基,淤泥质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k=80kPa,石灰桩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pk=350kPa,石灰桩成孔直径d=0.35m,按正三角形布桩,桩距5=1.0m,桩面积按1.2倍成孔直径计算,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可提高1.2倍,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
A.117kPa B.127kPa
C.137kPa D.147kPa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用石灰桩处理饱和软黏土地基时,在初步设计用公式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桩土应力比取2.0
B.桩身抗压强度比例界限值可取350kPA.
C.计算面积置换率m时,桩体直径与成孔直径之比可取1.0
D.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sk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的1.05倍

答案:A,C
解析:
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13.2.9条、13.2.10条。

第7题:

某松散粉细砂场地,地基处理前承载力特征值100kPa,现采用砂石桩满堂处理,桩径400mm,桩位如图。处理后桩间土的承载力提高了20%,桩土应力比3。问: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的该砂石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135kPa
B、150kPa
C、170kPa
D、185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5条第1款,对散体材料增强体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

第8题:

某松散粉土可液化地基,液化土层厚度8m,其下卧为中密砂卵石层。若需消除液化并需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到300kPa,下列哪些处理方法可作为选用方案?(  )

A、旋喷桩复合地基
B、砂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
C、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
D、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

答案:B,D
解析:
AB两项,对液化地基,可先用碎石桩处理液化土层,再用有黏结强度的桩进行地基处理,旋喷桩不能消除液化;C项,水泥土搅拌桩承载力较低,达不到300kPa;D项,柱锤冲扩桩可通过对桩周土的挤密作用来消除液化。

第9题:


方案阶段,假定,考虑采用以④层圆砾为桩端持力层的振动沉管碎石桩直径800mm进行地基处理,正方形均匀布桩,桩间距为2.4m,桩土应力比n=2.8,处理后③粉细砂层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kPa。试问,按上述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5
B.210
C.225
D.240

答案:A
解析:

第10题:

某地基处理工程,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等边三角形布桩,桩径900mm,桩长8.0m,桩距s为2.1m,现场载荷试验确定的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130kPa,桩间土应力比n为4,试计算该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首先计算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m为:
m=(d/de)2=(0.9/1.05×2.1)2=0.1666
由《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02)公式(7.2.8-3)
fspk=[1+m(n-1)]fsk=[1+0.1666(4-1)] ×130=194.9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194.9kP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