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18岁。主诉近8个月来出现脾气急躁,并有多食消瘦、易出汗、手颤的症状,检查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有轻度突眼,颈部闻及血管杂音。若对于该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A 用药期间不能随意间断用药B 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C 开始服用时需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D 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要停药E 应定期随访疗效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性,18岁。主诉近8个月来出现脾气急躁,并有多食消瘦、易出汗、手颤的症状,检查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有轻度突眼,颈部闻及血管杂音。若对于该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
A

用药期间不能随意间断用药

B

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C

开始服用时需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

D

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要停药

E

应定期随访疗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女,17岁,近几个月来出现脾气暴躁,易怒以及多食消瘦,爱出汗等症状,查体发现甲状腺轻度肿大,质软,活动性好,有稍微突眼,血压130/80mmHg,心率为90次/分。

1.该患者的基础代谢率为( )

A.17%

B.19%

C.29%

D.39%

E.30%

2.该患者可初步鉴定为( )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生理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危象

D.淡漠型甲亢

E.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3.该患者最佳治疗方案是( )

A.手术治疗

B.放射性131碘治疗

C.普萘洛尔治疗

D.地西泮治疗

E.甲硫咪唑治疗

4.若对该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用药指导不正确的是( )

A.用药期间不能随意间断用药

B.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C.开始服用时需每周检查白细胞计数1次

D.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4.5×l09/L要停药

E.应定期随访疗效


答案:(1)C(2)A(3)E(4)D

第2题:

服药过程中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

A. 如果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就停药

B. 用药时间长至1.5~3年

C. 用药2周起效

D. 轻度药疹用抗过敏药

E. 病情好转呵停药


正确答案:A

第3题:

服上述药物过程中,下列哪项指导不正确 查看材料

A.用药疗程长至1.5~2年

B.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C.开始服用时需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

D.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要停药

E.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


正确答案:D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患者女,23岁。主诉近几个月脾气急躁,易出汗、无力、手抖、失眠、多食,检查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软,有轻度突眼,颈部闻及血管杂音。

最佳治疗方法是
A.地两泮治疗
B.放射性I治疗
C.普萘洛尔治疗
D.甲巯咪唑治疗
E.手术治疗

答案:D
解析: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①甲状腺毒症表现: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等。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心悸气短、心动过速。②甲状腺肿: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为弥漫性、对称性,质地不等,无压痛。甲状腺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③眼征:一类为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浸润性眼征,与眶周组织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故选A。解题关键:甲亢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甲状腺肿、突眼。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度至中度肿大者;③年龄在20岁以下,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④手术前或放射碘治疗前的准备;⑤手术后复发而不宜放射碘治疗者。常用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有甲硫氧嘧啶( MTU)及丙硫氧嘧啶(PTU);咪唑类有甲巯咪唑(MMI,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MZ,甲亢平),比较常用的是PTU和MMI。故选D。
3.长期治疗分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①初治期:一般持续6~8周,至症状缓解即可减量,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②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0~100mg,约3~4个月至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明显好转再减至维持量。③维持期:维持1.5~2年。疗程中除非有较严重反应,一般不宜中断,并定期随访疗效。开始服用时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如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10/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L,应考虑停药,并给予促进白细胞增生药;药疹较常见,可用抗组胺药控制,不必停药。故选A。

第5题:

患者女性,50岁,有冠心病病史。主诉近日乏力,易出汗,而且脾气暴躁,吃饭多而体重下降,经常手抖,体检发现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质软,听诊颈动脉闻及血管杂音,并有轻度突眼。
服药过程中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

A.如果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就停药
B.用药时间长至1.5~3年
C.用药2周起效
D.轻度药疹用抗过敏药
E.病情好转可停药

答案:A
解析:

第6题:

服上述药物过程中。下列哪项指导不正确

A. 用药疗程长至1.5~2年

B. 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C. 开始服用时需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

D. 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要停药

E. 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


正确答案:D

第7题:

患者女性,23岁,诉近几个月脾气急躁,易出汗、无力、手抖、失眠、多食,检查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软,有轻度突眼,颈部闻及血管杂音,测基础代谢率+25%。
服上述药物过程中,下列哪项指导不正确

A.用药疗程长至1.5~2年
B.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C.开始服用时需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
D.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要停药
E.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服药过程中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如果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就停药

B.用药时间长至1.5~3年

C.用药2周起效

D.轻度药疹用抗过敏药

E.病情好转可停药


正确答案:A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9题:

患者女,23岁。主诉近几个月脾气急躁,易出汗、无力、手抖、失眠、多食,检查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软,有轻度突眼,颈部闻及血管杂音。

初步诊断为
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地方性甲状腺肿
C.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D.生理性甲状腺肿
E.甲状腺危象

答案:A
解析: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①甲状腺毒症表现: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等。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心悸气短、心动过速。②甲状腺肿: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为弥漫性、对称性,质地不等,无压痛。甲状腺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③眼征:一类为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浸润性眼征,与眶周组织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故选A。解题关键:甲亢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甲状腺肿、突眼。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度至中度肿大者;③年龄在20岁以下,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④手术前或放射碘治疗前的准备;⑤手术后复发而不宜放射碘治疗者。常用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有甲硫氧嘧啶( MTU)及丙硫氧嘧啶(PTU);咪唑类有甲巯咪唑(MMI,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MZ,甲亢平),比较常用的是PTU和MMI。故选D。
3.长期治疗分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①初治期:一般持续6~8周,至症状缓解即可减量,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②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0~100mg,约3~4个月至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明显好转再减至维持量。③维持期:维持1.5~2年。疗程中除非有较严重反应,一般不宜中断,并定期随访疗效。开始服用时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如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10/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L,应考虑停药,并给予促进白细胞增生药;药疹较常见,可用抗组胺药控制,不必停药。故选A。

第10题:

患者女,23岁。主诉近几个月脾气急躁,易出汗、无力、手抖、失眠、多食,检查发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软,有轻度突眼,颈部闻及血管杂音。

服上述药物过程中,下列指导不正确的是
A.如发现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L需停药
B.轻度药疹可用抗过敏药物缓解
C.开始服用时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
D.用药疗程长至1.5~2年
E.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

答案:A
解析: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①甲状腺毒症表现: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等。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心悸气短、心动过速。②甲状腺肿:大多数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为弥漫性、对称性,质地不等,无压痛。甲状腺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③眼征:一类为单纯性突眼,另一类为浸润性眼征,与眶周组织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有关。故选A。解题关键:甲亢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甲状腺肿、突眼。
2.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用于:①病情轻、中度患者;②甲状腺轻度至中度肿大者;③年龄在20岁以下,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宜手术者;④手术前或放射碘治疗前的准备;⑤手术后复发而不宜放射碘治疗者。常用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有甲硫氧嘧啶( MTU)及丙硫氧嘧啶(PTU);咪唑类有甲巯咪唑(MMI,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MZ,甲亢平),比较常用的是PTU和MMI。故选D。
3.长期治疗分初治期、减量期及维持期。①初治期:一般持续6~8周,至症状缓解即可减量,用药后2周左右才开始有效。②减量期:每2~4周减量1次,每次减量50~100mg,约3~4个月至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明显好转再减至维持量。③维持期:维持1.5~2年。疗程中除非有较严重反应,一般不宜中断,并定期随访疗效。开始服用时每周检查血白细胞计数1次,如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10/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L,应考虑停药,并给予促进白细胞增生药;药疹较常见,可用抗组胺药控制,不必停药。故选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