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师
任课老师
小李
小刚的父母
第1题:
从班主任的作用看,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__,是学校、家庭、社会的__。
第2题:
甲乙两地相距30公里,小秦与小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然后小秦返回甲地,小李继续前进。当小秦回到甲地时,小李离甲地还有6公里。则小秦的速度是( )公里/小时。
A.6.5
B.6
C.5.5
D.5
设小秦的速度为x公里/小时,根据题意得2x(30一3x)+6=30,解得x=6公里/小时。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小李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最近打算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小组工作服务。班主任老师问小李什么叫“行为问题”,她向班主任老师解释道:学生的行为问题是指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化要求和社会行为规范不相符合的不利于个
体健康成长的( )。
A.外显行为
B.失常行为
C.内隐行为
D.超常行为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A、立即离开教室向班主任汇报
B、不属于任课老师的管理范围,不用管
C、课后及时向班主任通报
第7题:
小颖成绩一直很好,人也很有礼貌,但是班主任秦老师却发现小颖最近常闷闷不乐,神情恍惚,脾气很暴躁,找她谈话没有任何效果。因此秦老师找到学校社会工作者马莉,希望她能给予帮助。针对此类服务对象的特性,马莉第一次与小颖见面时应采取的恰当表达是( )。
A.“秦老师让你来找我,你自己觉得怎么样?”
B.“秦老师让你来找我,你知道为什么吗?”
C.“秦老师让你来找我,我现在就分析你存在的问题吧。”
D.“秦老师让你来找我,以后每个星期五下午我在这里等你。”
第8题:
材料:
学生小刚在老师上课写板书时,手指常常不自觉地敲打桌子,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不想听课就出去!”可是这种情况总也制止不住。一位音乐老师上课时发现了这个情况,课后找到小刚。小刚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老师批评。但是老师没有责备他,而是笑着说:“我发现你节奏感非常好。你可以参加学校的乐队,做一名鼓手。但有一个条件,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小刚点点头,热泪盈眶。他在乐队里很努力,进步很快,而且上课再也不敲桌子了。
案例中的音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哪条德育原则?
第9题:
第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