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4月真题)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题目
问答题
(11年4月真题)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句子中,“以”字可译作“由于”、“凭借”的是( )

A.尝为陇西……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正确答案:A

第2题:

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持久状况下梁体横向裂缝宽度应小于0.2mm的限值。( )(2013真题)


答案:错
解析:
竖向和横向不允许有裂缝,纵向限值0.2mm。

第3题:

(一)

呜呼!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②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2.①处“原”的含义是( )(2分)

A.原来

B.从前

C.推其根本

D.猜想


正确答案:C

第4题:

被古代中国尊为五谷之首的是()。

  • A、粟
  • B、黍
  • C、稷
  • D、梁

正确答案:C

第5题:

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范蠡()岁。

  • A、40
  • B、42
  • C、43
  • D、45

正确答案:C

第6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将“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句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组:
函:
(2)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
(3)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
解析:
(1)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朝君臣的头颅 组:原指丝绳或丝带,此泛指绳索。
函:木匣,名词用作动词,用木匣装起来。
(2)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
(3)这段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即将唐庄宗兴国之盛与亡国之衰进行对比,从而说明事在人为的道理。

第7题:

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持久状况下梁体不允许出现纵向裂缝。( )(2014真题)


答案:错
解析:

第8题:

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译文: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很难吗?

B.函梁君臣之首

译文: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

C.久不见若影

译文:很长时间看不见你的身影。

D.古之学者必有师

译文: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正确答案:D

第9题:

翻译: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正确答案: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头时。

第10题:

活顶心装于车床主轴孔前之首要工作为:()

  • A、加油滑入
  • B、擦拭干净配入
  • C、加纸套入
  • D、以塑料锤敲入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