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调查访谈工作规程》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对评级对象进行实地调查访谈的情形有(  

题目
多选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调查访谈工作规程》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对评级对象进行实地调查访谈的情形有(  )。
A

对受评企业的首次评级

B

对同一企业发行的多期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连续评级,与最近一次实地调查现场访谈时间间隔超过6个月的

C

对同一企业发行的多期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连续评级,与最近一次实地调查现场访谈时间间隔超过1年的

D

跟踪评级时,与最近一次实地调查访谈时间间隔超过2年,或项目组成员在上次实地调查访谈后已全部更换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Ⅰ.评级结果有效期内发生可能影响受评对象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时,信用评级机构应启动不定期跟踪评级程序,发布不定期限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
Ⅱ.信用评级机构在终止跟踪评级时,应公布最近一次的评级结果及其有效期,说明该项评级此后将不再更新
Ⅲ.信用评级机构应完整保存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料、文档、记录和报告等业务信息
Ⅳ.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 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后3 年

A.Ⅱ、Ⅲ
B.Ⅰ、Ⅱ、Ⅲ
C.Ⅰ、Ⅱ
D.Ⅲ、Ⅳ

答案:B
解析:
信用评级机构应完整保存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料、文档、记录和报告等业务信息。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 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或受评主体违约后5 年。

第2题:

单选题
关于信用评级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评级准备阶段,信用评级机构在接受评级委托方申请后,应当首先判断本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评级对象进行评级,且具备相应的评级能力

B

在实地调查阶段,评级小组在实地考察和访谈之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或补充相关资料,并建立完备的实地调查工作底稿

C

在初评阶段,评级小组在对收集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初步确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初步拟定信用评级报告

D

在评定等级阶段,评级小组向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提交四级审核后的信用评级报告及工作底稿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 第2部分:信用评级业务规范》第3.5.1条规定,在评级准备阶段,接受评级委托方申请后,信用评机构进行初步调查,判断本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评级对象进行评级,且具备相应的评级能力。B项,第3.5.2条规定,评级小组在实地考察和访谈之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或补充相关资料,并建立完备的实地调查工作底稿。C项,第3.5.3条规定,评级小组在对收集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基础上,初步确定评级对象的信用等级,初步拟定信用评级报告。D项,第3.5.4条规定,评级小组向信用评级机构的内部信用评审委员会提交三级审核后的信用评级报告及工作底稿。

第3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下列关于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用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业务前6个月内持有与受评对象相关的证券或衍生品头寸的,信用评级机构不得参与相关信用评级业务
B、评级小组成员不得连续5年为同一受评企业连续提供信用评级服务,自期满未逾两年的不得再参与该受评企业或其关联企业的评级活动,评级小组成员不得参与其负责项目最终级别的确定。
C、对于主体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应在受评企业年报公布后3个月内出具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
D、对于一年期以上债务融资工具,在评级有效期内每年应至少完成一次跟踪评级,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发布时间应在受评企业年报披露后3个月内;对于一年期内的短期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应在正式发行后6个月内发布定期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
E、信用评级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

答案:E
解析: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具体分析如下:
A项,第14条规定,出现以下情形,信用评级机构及参与信用评级的人员(包括评级小组成员和信用评审委员会委员)不得参与相关信用评级业务:信用评级机构与受评企业或其关联机构存在足以影响信用评级独立性的股权关联关系及开展评级业务前6个月内持有与受评对象相关的证券或衍生品头寸。
B项,第22条规定,评级小组成员不得连续5年为同一受评企业或其相关第三方连续提供信用评级服务,自期满未逾两年的不得再参与该受评企业或其关联企业的评级活动。
C项,第27条规定,对于主体评级,信用评级机构应在受评企业年报公布后3个月内出具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
D项,第27条规定,对于一年期内的短期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应在正式发行后6个月内发布定期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对于一年期以上债务融资工具,在评级有效期内每年应至少完成一次跟踪评级,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发布时间应在受评企业年报披露后3个月内。
E项,第30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完整保存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料、文档、记录和报告等业务信息。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或受评主体违约后5年。据此,业务档案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或受评主体违约后5年。

第4题:

多选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调查访谈工作规程》,信用评级机构项目组应收集的资料内容包括(  )。
A

宏观经济环境

B

受评企业股东信息及持股比例

C

公司章程

D

生产经营数据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调查访谈工作规程》第六条(一)(二)两项规定,项目组应根据评级对象的特点及经营情况,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提纲,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进行信息收集。应收集的资料内容至少包括:
  (一)宏观经济环境、区域经济情况、产业(或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和监管措施等;
  (二)受评企业的基础资料、生产经营、财务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税务登记文件、公司章程股东信息及持股比例、公司治理情况、组织架构、人员状况、生产经营数据、关键技术水平的相关资料或说明、研发情况、制度文件、经营计划与总结报告、发展规划、公司及主要子公司财务审计报告、授信情况,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信用增进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以及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人民法院等信用信息公开平台中的相关记录等。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准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信用评级机构如与评级对象(发行人)有利益关系,则不应当承担此项信用评级项目

B

信用评级应根据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设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采用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对象的信用等级

C

信用评级机构在进行信用评级业务时,可以根据评级对象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实地调查

D

严格依据信用评级程序,独立地开展信用评级工作,保证评级的公正性、一致性、完整性


正确答案: C,B
解析:
《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 第3部分:信用评级业务管理规范》第3.1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业务时应遵循以下准则:(一)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信用评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二)信用评级机构如与评级对象(发行人)有利益关系,则不应当承担此项信用评级项目;(三)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人员如与评级对象(发行人)有利益关系的,应当回避;(四)信用评级依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客观地进行信用等级评估,信用评级结果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影响;(五)信用评级应根据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设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采用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科学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对象的信用等级;(六)信用评级机构在进行信用评级业务时,必须履行实地调查义务;(七)严格依据信用评级程序,独立地开展信用评级工作,保证评级的公正性、一致性、完整性;(八)信用评级结果应客观、公正,不应有误导性。

第6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Ⅰ.评级结果有效期内发生可能影响受评对象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时,信用评级机构应及时启动不定期跟踪评级程序,发布不定期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
Ⅱ.信用评级机构在终止跟踪评级时,应公布最近一次的评级结果及其有效期,说明此项信用评级此后不再更新
Ⅲ.信用评级机构应完整保存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料、文档、记录和报告等业务信息
Ⅳ.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后3年

A.Ⅲ、Ⅳ
B.Ⅰ、Ⅱ
C.Ⅱ、Ⅳ
D.Ⅰ、Ⅱ、Ⅲ

答案:D
解析:
Ⅳ项,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第三十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完整保存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料、文档、记录和报告等业务信息。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或受评主体违约后5年。

第7题:

单选题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信息披露规则》,下列关于评级业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对评级业务制度分层分类披露

B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披露评级程序文件

C

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

D

评级业务制度应当包括开展评级项目的业务制度和程序文件,以及评级业务其他方面的政策与流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信息披露规则》分析如下:AD两项,第八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对评级业务制度分层分类披露。评级业务制度应当包括开展评级项目的业务制度和程序文件,以及评级业务其他方面的政策与流程。
  B项,第九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披露评级体系文件。评级体系文件至少应当包括信用等级划分及定义、与信用评级业务类别或行业对应的评级方法和模型、违约率定义、预期违约率表格。
  C项,第十条规定,信用评级机构应当公开披露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包括利益冲突管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评级质量控制、合规管理、评级信息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等。

第8题:

根据《证券市场资信评级机构评级业务实施细则(试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Ⅰ.首次评级时,评级项目组对评级对象的现场考察与访谈时间不得少于1个工作日
Ⅱ.证券评级机构开展首次信用评级时,从现场尽职调查结束之日至评级报告初稿完成之日,单个公司主体的信用评级或其发行的债券评级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
Ⅲ.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应当取得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评级业务许可
Ⅳ.进行连续评级的,如距对该评级对象最近一次进场尽职调查的结束之日超过一年的,证券评级机构应当进场开展尽职调查

A.Ⅰ、Ⅱ、Ⅲ
B.Ⅳ
C.Ⅰ、Ⅱ
D.Ⅲ、Ⅳ

答案:B
解析:
Ⅰ项,首次评级时,评级项目组对评级对象的现场考察与访谈时间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
Ⅱ项,证券评级机构开展首次信用评级时,从现场尽职调查结束之日至评级报告初稿完成之日,单个公司主体的信用评级或其发行的债券评级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集团公司主体的信用评级或其发行的债券评级一般不少于30个工作日。
Ⅲ项,证券评级机构从事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应当取得中国证监会的证券评级业务许可。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的规定,初始信用评级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  )。
A

概述

B

声明

C

信用评级报告正文

D

跟踪评级安排和附录


正确答案: C,A
解析: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第二十五条规定,初始信用评级报告至少包括概述声明信用评级报告正文跟踪评级安排和附录等部分,并列明信用评级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等内容。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业务自律指引》,下列正确的是()。 Ⅰ.信用评级机构从业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遵循诚实、守信、独立、勤勉、尽责的原则 Ⅱ.对于1年期内的短期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应在正式发行后6个月内发布定期跟踪评级结果和报告 Ⅲ.交易商协会应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业务开展情况和自律规范执行情况开展定期的业务调查 Ⅳ.信用评级机构应完整保存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资料、文档、记录和报告等业务信息。业务档案的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且不低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满或受评主体违约后5年
A

Ⅰ、Ⅱ、Ⅳ

B

Ⅰ、Ⅱ、Ⅲ

C

Ⅱ、Ⅲ、Ⅳ

D

Ⅰ、Ⅲ、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