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平滑肌瘤
左心房肉瘤
左心房黏液瘤
左心房横纹肌瘤
左心房纤维瘤
右心房黏液瘤
第1题:
患者女,47岁,因“胸部憋闷2个月”来诊。患者症状间断出现,发作频率逐渐增加,左侧卧位时症状减轻。查体:BP 110/70 mmHg;心尖部可闻及Ⅰ~Ⅱ级舒张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该患者首选的实验室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
B、心肌核素扫描
C、肝功能
D、肾功能
E、心脏及大血管CT
F、心脏及大血管MRI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提示 患者超声心动图:左心房内肿物占位,肿物随血流摆动。)A、左心房平滑肌瘤
B、左心房肉瘤
C、左心房黏液瘤
D、左心房横纹肌瘤
E、左心房纤维瘤
F、右心房黏液瘤
为明确诊断,患者还需进行的检查是A、心脏及大血管CTA
B、心脏导管
C、冠状动脉造影
D、心肌核素扫描
E、胸部X线片
F、心脏PET
患者下一步需进行的最主要的治疗是A、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B、应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
C、应用利尿药物
D、肿瘤切除术
E、吸氧治疗
F、冠状动脉支架治疗
该患者今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提示 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为心脏黏液瘤(左心房)。)A、肿瘤复发
B、体循环栓塞
C、肺循环栓塞
D、房间隔残余分流
E、室间隔残余分流
F、急性肺水肿
第2题:
第3题:
患者女,45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不能平卧3 d”来诊。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左房室瓣开放受限,左心房扩大,内可见3.5 cm×2.5 cm团块状回声,活动度小。最可能的诊断为A、左心房血栓
B、左心房黏液瘤
C、左心房横纹肌瘤
D、左心房转移瘤
E、房间隔瘤
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黏液瘤的鉴别要点除外A、左房室瓣有基础病变
B、团状附着位置
C、团状回声大小
D、团状回声形态
E、团状活动度
与左心房血栓形成无关的是A、血流缓慢
B、左心房扩大
C、心房颤动
D、左房室瓣反流
E、左房室瓣狭窄
第4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44岁,主因心悸、气短一月入院。查体:心尖部可闻及随体位变化的舒张期杂音,杂音可随体位变化而变动。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房粘液瘤。心脏粘液瘤最多发部位是:()
第5题:
最常见的心脏肿瘤是()
第6题:
患者男,57岁,因“间断发作呼吸困难2年”来诊。既往12年前曾行右心房黏液瘤切除术。下肢静脉曲张10年。查体:心前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中度水肿,下肢腘窝以下静脉曲张。该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查有A、超声心动图
B、冠状动脉造影
C、心肌核素扫描
D、胸部X线片
E、心电图
F、肾功能
该患者的诊断最可能是(提示 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占位。)A、右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黏液瘤复发
B、心脏转移性肿瘤
C、右心房血栓
D、右心房横纹肌瘤
E、右心房肉瘤
F、右心房平滑肌瘤
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有A、肺动脉栓塞
B、冠心病
C、右侧心力衰竭
D、其他部位转移至心脏的肿瘤
E、急性心肌梗死
F、肺源性心脏病
第7题:
患者女,45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不能平卧3d”来诊。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左房室瓣开放受限,左心房扩大,内可见3.5cm×2.5cm团块状回声,活动度小。左心房血栓和左心房黏液瘤的鉴别要点除外()。
第8题:
患者,男性,56岁。体检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片提示左心房、右心室增大,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该患者属于
A.左心房代偿期
B.左心房失代偿期
C.左心室代偿期
D.肺动脉高压期
E.右心受累期
第9题:
男性,21岁,查体时发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心房增大。该患者左心房失代偿期最严重的表现是()
第10题:
患者女,45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短10年,不能平卧3d”来诊。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超声:左房室瓣开放受限,左心房扩大,内可见3.5cm×2.5cm团块状回声,活动度小。最可能的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