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大陆地貌可分为哪些地理区域?

题目
问答题
以色列的大陆地貌可分为哪些地理区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部沿岸平原区;中部山区;东部谷地;南部荒漠区。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 9 .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属于_ _ _ 。


正确答案:
    2 9 .符号学习

第2题:

以色列冬季过冷大陆积云人工降水试验中采用()。

  • A、区域随机回归试验
  • B、随机交叉试验
  • C、区域随机交叉回归试验
  • D、区域随机对比试验

正确答案:B

第3题:

根据海洋地理单元的不同,海洋区域经济可分为海岸带经济、()区域经济、国家管辖海域经济、()区域经济等。


参考答案:海岛;公海及国际海底

第4题:

生物地理学可分为哪些?


正确答案:描述生物地理学:指编录分类单元的分区资料,总结不同地理区域分类单元的组成情况,以及系统阐述动植物地理区系。解释生物地理学:把描述生物地理学的基础资料综合成叙述性的解释、假设、基于假设的预测或三者的结合。包括分析生物地理学、历史生物地理学、生态生物地理学和预测生物地理学等。

第5题:

地理区域范围的标识种类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行政区划标识。
(2)电话区号标识。
(3)邮政编码标识。

第6题:

房地产开发项目前期策划的地域性,可从()等层次考虑。

A:区域
B:地理坐标
C:城市
D:地形地貌
E:项目区位

答案:A,C,E
解析:
地域性可从区域、城市、项目区位三个层次考虑:一要考虑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二要考虑项目所在城市的定位、消费水平、市场发育和市场供求情况等;三要考虑项目的具体位置、交通条件和周围环境、景观等。

第7题:

地景概念主要是分析一个地区的什么因素()

  • A、人口、地貌
  • B、地理、地貌
  • C、地形、地貌
  • D、地形、人口

正确答案:C

第8题:

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属于_________。


正确答案:
符号学习

第9题:

大陆表面按起伏特征可分为()、()、()、()及()等五种地形地貌单元。


正确答案: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第10题:

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地理有哪些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南亚即亚洲南部,包括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通常指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它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又称它为南亚次大陆,或称次大陆。
本*区界线明显,年轻的新褶皱山脉(如西北部的苏来曼山脉,北部的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巴达开山脉和阿拉干山脉等),围绕在半岛的北面,南临大海,南北和东西距离各约3,100公里,面积约430万平方公里。
地质构造和地形具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南部的德干高原,占有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是一个庞大的前寒武纪的古陆块,它是构成次大陆的核心,是冈瓦那古陆的一部分。白垩纪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规模玄武岩溢出,覆盖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构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向东北缓倾的大古老地块,西高止山构成高原的西部边缘,高度约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断层崖;东高止山构成高原的东部边缘,高度约500~600米,为低丘状,沿海有较宽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内部多地垒和地沟的地形。总之,德干高原是一个古老的、久经侵蚀的、倾动的和被许多河川所切割的准平原残丘状地块。至于斯里兰卡岛,在地质构造上与印度原为一体,后因保克海峡和马拿尔湾的沉降,才与印度分离。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一部分山地,这是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喜马拉雅山脉在构造上可分为三带:北部带,又名西藏带或西藏喜马拉雅带,是由古生代初期至第三纪的岩层组成;中部带,又名雪峰喜马拉雅带或喜马拉雅带,露出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现代冰川和雪峰甚多;南部带又名外带或山麓喜马拉雅带,位于印度大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主要为低矮山麓,岩层以第三纪沉积岩为主,高度约1,000米。印度大平原是属于新褶皱山的前渊地带,其前身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250~3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夏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根据季风的进退,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2~2月,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凉季。在凉季里气温日较差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雨,半岛东岸也有较多的降水。3~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50℃以上,有时出现沙暴。6~9月,由于南亚地区的持续高温,在印度西北部产生热低压,强烈地吸引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
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转入凉季。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以及斯里兰卡岛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区;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生长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