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降水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亚洲的降水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亚洲的降水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各种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使亚洲的降水有明显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差异。亚洲降水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大致从湿润的东南部向干燥的西北部递减,在中亚和西亚出现最干旱的荒漠地区。
(1)马来群岛及其附近,因处于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常年阳光直射或近于直射,温度高、湿度大,年雨量超过2,000毫米。由于太阳直射一年有两次越过赤道南北移动,因此雨量分配在一年中也有两次高峰,但总的来看,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2)亚洲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东南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和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因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年降水量从南向北渐减,多在600~1,000毫米之间,是亚洲著名的季风夏雨区。这里个别迎风山坡,降水特别丰富,如著名的世界湿角乞拉朋齐即在此区。另外,个别地区,冬季风从海上吹来,又受地形抬升影响,也有很多降水,如日本群岛的西部、我国东南沿海、中南半岛东部、印度半岛东部沿海等都属冬雨较多的地区。
(3)西伯利亚,面向北冰洋,一般是少雨区域。北亚降水分布,随着距离大西洋的远近而从西向东递减,西部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其它地区大部不超过350毫米,东北部则减到200毫米;但到太平洋沿岸一带,受海洋季风影响,则降水又较多。北亚气候寒冷,蒸发较弱,冻土广布,虽降水较少,但仍为冷湿环境。
(4)西亚和中亚少雨区。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位于东北信风带,降水多在150~200毫米以下,甚至有些地区成为荒漠。小亚细亚沿海及地中海东岸,因受地中海影响,冬季多气旋过境,降水较多,小亚细亚内陆降水偏少。中亚一般是指中亚细亚、我国西藏和新疆、蒙古这一广阔区域,由于离海较远,多为闭塞高原与盆地,且东、南方面多高山环绕,海风难于深入,因此年降水量较少,一般都在4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00毫米,内陆有大面积荒漠存在。
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亚洲降水的季节分配。冬季大部地区盛行干冷陆风,不易致雨,故降水较少;当冬季陆风经过海面变为湿润气流再登陆后,受到地形抬升,亦可导致冬季降水;此外,冬季侵入亚洲西部的大西洋气旋,给西伯利亚的西北部带来降雪,在小亚细亚、伊朗和中亚山麓等地区,也能形成冬季降水。亚洲夏季盛行海风,加以地形、气旋等影响,极易引起降雨。西亚系与北非和地中海连续地带,属冬雨区和全年干燥少雨区。
亚洲在降水方面另一个特点,即在某些地区雨量变率很大。如西亚雨量变率最高可达55%,印度西北部也在30%以上,我国淮河以北也超过25%。降水变率大的原因,与每年4~5月中纬高气压强弱和夏季赤道气团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第2题: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原因:这一体制是苏联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落后的文化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过分集权。

第3题:

试述痰饮的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参考答案: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痰饮的初始病因。肺、脾、肾及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是形成痰饮的中心环节。水液代谢障碍是形成痰饮的病理基础。
痰饮的致病特点主要有:①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②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等。③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④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等症。⑤症状复杂,变幻多端: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第4题:

太平洋海水盐度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海水中含有很多盐类物质,其中70%为氯化钠,14%为氯化镁。为了表示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多少,人们常用盐度来表示,即1,000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盐类物质的总量。盐度的大小取决于蒸发与降水的多少,同时与结冰、融冰、大陆径流及洋流等因素也有很大关系。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5‰,但各个海区含盐量的多少悬殊很大。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略偏北),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低,从西部的34.5‰降到东部的33‰;在南北副热带海域,因终年处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尤其是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更高,北半球一般在35~35.5‰,南半球一般在36~36.5‰;高纬度地区,因气温低,蒸发减弱,盐度变小,北太平洋北部在32‰以下,南太平洋南部为33.5‰。太平洋西部黄海、东海,因受大陆径流的影响,盐度小,不足34‰,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近中美地峡和智利南部沿海,因降水大于蒸发,故海水盐度也低,小于33‰。总之,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之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域盐度较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渐低。从东部和西部海域来说,西部亚洲大陆沿海盐度较小,东部南北美洲大陆沿海凡寒流经过地区和多雨地区,盐度也较小。

第5题:

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近代文学特点形成的原因有五点:
政治斗争的需要
西方文化的撞击
社会思潮的变革
旧文学的日益没落和翻译文学的影响
新的读者群体形成

第6题:

简述俄罗斯文化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特点:
1、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
2、其内部结构具有“两极性”;
3、受基督教以及其他宗教仪式很强的影响。
4、文化发展速度很慢,其受上一代人的经验和传统影响很大。
5、局部性,封闭性。
6、多样性。
形成原因:
1、俄罗斯的现代化运动造就了俄罗斯文化;
2、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造成了俄罗斯文化来源成分的多样性,而这种多元构成的
文化的逐渐形成,则是已经成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外来的异质文化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的过程。

第7题:

降水类回波的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 形成降水回波的是大气中云、降水等气目标物,及各种水汽凝结物对电磁波的后向散射。

第8题:

近代小说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特点:
1,数量多;
2,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紧密结合;
3,艺术上比较粗糙;
4,形式和叙事模式上表现出由古典小说现代小说过渡和转型期的特色。
(二)形成原因:
1,社会和时代的变化;
2,新小说理论的兴起;
3,印刷业发达,报刊杂志大量出版发行;
4,翻译小说大量出现。


第9题:

简述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正确答案:降水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从海上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充沛,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迎风坡降水较多,南部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也较丰富,中部和西部地处背风坡,再加上副热带高压和寒流的影响,降水较少。

第10题:

形成脆性断裂的原因及其形成因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产生脆性断裂的原因:①、金属材料韧性低;②、一定的应力水平,包括工作应力、焊接应力、应力集中以及其他附加应力;③、存在裂源等缺陷,包括裂纹、未融合和未焊透等。 形成脆性裂纹的因素:①、应力状态,在三向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变为脆性;②、温度,脆性转变温度越高,表示脆断倾向越严重;③、加载速度,加载速度大,使材料易脆断;④、材料状况,包括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厚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