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多选题
在进行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观测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找准目标1.0~1.5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

B

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观测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找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

C

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

D

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角点作为测站点

E

当利用建筑内部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边界点作为测站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主体倾斜观测中,当建筑立面上观测点数量多或倾斜变形量大时,可采用下列哪些测量方法。()

  • A、倾斜仪测记法
  • B、激光位移计自动记录法
  • C、激光扫描
  • D、数字近景摄影

正确答案:C,D

第2题:

对主体倾斜观测点的标志设置,位于建筑顶部和墙体上的观测点标志可采用()

  • A、埋入式照准标志
  • B、永久性标志
  • C、临时性标志
  • D、小标石

正确答案:A

第3题:

港口与航道工程监测网基准点及变形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中,( );当基准点远离变形体或不便直接观测变形观测点时,可布设工作基点,其点位应稳固,便于监测;当采用视准线法进行水平位移观测时,视准线两端应布设基准点或工作基点,视准线上的变形点偏离基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并应在视准线上至少布设2个检查点。
A. 一个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2个
B.变形观测点应选择在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位置
C.变形观测点应选择在既能反映变形体变形特征又便于监测的位置
D.基准点宜选在地基稳固、便于监测和不受影响的地点
E.一个测区的基准点不应少于3个


答案:C,D,E
解析:

第4题:

对于(),观测点及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

  • A、整体倾斜
  • B、局部倾斜
  • C、分层倾斜
  • D、差异倾斜

正确答案:A

第5题:

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

  • A、倾斜度
  • B、水平方向位移
  • C、竖直方向位移
  • D、倾斜方向
  • E、倾斜速度

正确答案:A,D,E

第6题:

对平原区松散地层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宜布设观测线,观测点的布设要求为()。

  • A、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 B、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5个
  • C、观测点距在100~5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 D、观测点距在500~1000m,主要观测线上的观测点不宜少于3个

正确答案:D

第7题:

用投点法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主体倾斜时,在安测站安置经纬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倾斜量和()。

  • A、倾斜角度
  • B、倾斜方向
  • C、水平位移值
  • D、竖向位移值

正确答案:B

第8题:

对某特大桥(五跨连续梁桥)进行控制检测,由于该桥在竣工时未按规定设置永久观测点,大桥管养部门根据要求对该桥进行观测点补设。结合上题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桥情况,该桥应进行永久观测点补设的方法为( )。

A.应设而没有设置永久观测点的桥梁,应在定期检查时按规定补设
B.测点的布设和首次检测的时间及检测数据等,应按竣工资料的要求予以归档
C.应设而没有设置永久观测点的桥梁,必须专门进行补设
D.测点的布设和首次检测的时间及检测数据等,应按定期检查资料的要求予以归档

答案:A,B
解析:

第9题:

用投点法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主体倾斜时,应在底部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书尺等量测设施。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对于采用GPS-RTK测图的测区,在控制网的布设中不必顾及参考站点的分布及位置。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