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题目
问答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长征时期经过周至的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主要是哪几支?


参考答案:

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

第2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的()、()和福建的()、()等地出发,开始长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的()、()地区,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参考答案:瑞金;雩都;长汀;宁化;会宁;静宁

第3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红一方面军

B.红二方面军

C.红三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参考答案:ABD

第4题:

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现建有红军“会师楼”。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6题:

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现建有红军“会师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答案:
解析:
长征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的力量悬殊,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离开原有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同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转战11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转战14个省,历经曲折,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第8题: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

A.井冈山会师

B.懋功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


正确答案:D

第9题:

试述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


正确答案: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
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二、长征精神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

第10题: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至此,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主力历时一年的长征结束。

  • A、陕西延安
  • B、四川甘孜
  • C、吴起镇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