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单选题一般资料:王某,男,46岁,大专文化,某单位会计。求助问题:半年前通过“很硬的关系”调入现在这个效益很好的事业单位任会计。调入本单位后刚开始几个月感觉还可以,一个月前因工作问题与领导意见不和,之后总感到不如在原单位那么心情舒畅,与上下级搞不好关系,觉得别人对自己总是敬而远之。情绪不稳定,心情郁闷,容易发脾气、烦躁、不耐烦,白天工作时坐不住,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时晚上睡不着,整夜都在想工作上的事。两周前曾因失眠、烦躁、食欲不振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按“神经衰弱”治疗,给予“安定”,感觉没什么效果前来咨询寻求帮助。求助者自述:一个月前我向领导提过一个改革建议,当时领导很高兴。可后来就没见实行,也再没有下文。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自己的才能根本发挥不出来,想找领导谈一谈,又觉得领导根本不通业务,说也没用。与周围的同志交换意见时,大家都说那种想法不错,但实行起来有困难,不太现实。为此,我觉得别人都是胆小鬼。在这种情况下,再不愿与他人谈论有关建议的事,只觉得愿望无法实现,从而陷入苦恼之中。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交谈片断:求助者:我的情况就是这些。这一个月来因为这件事我是寝食难安啊,看医生都没用,经朋友介绍,我是慕名而来的,你一定要帮帮我啊!心理咨询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很愿意帮助你。那么给领导提改革建议这件事你现在是怎么看的呢?求助者:……(沉默30秒)领导对我的建议只是表面上赞成,根本不打算采用。同事也觉得是我多事、自不量力。心理咨询师:噢,你对领导和同事的反应感到吃惊、气愤,因为在你的预料中领导不应这么不重视你的建议,同事也不应低估你的能力。求助者:这说明他们根本就不信任我,在他们看来,我的建议无足轻重。心理咨询师:你感到他们伤害了你,并因此而感到生气,因为你希望领导能对你表现出信心。你也希望能向他们及你自己证明你的能力。求助者:……(沉默1分钟)哎,我真不愿想这些。其实来做心理咨询前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跟你说这些……心理咨询师:你不知道我会怎么看你,也不知道心理咨询会不会有用,你担心我会和你的领导同事一样轻视你。求助者:嗯,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笑笑)。现在仍然是,我担心你会不会也觉得我很自负或有点不自量力。心理咨询师:我能感觉到你此时的冒险感,但我真正关心的是帮你把握你的内部情感和选择。我对你的尊重并不会因你的个性特点而改变。 求助者的沉默最可能是()。A 情绪型B 反抗型C 茫然型D 内向型
查看答案
问题:单选题在能力测验中通常有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在非能力测验中类似的指标称为()。A 流畅性B 灵活性C 通俗性D 相似性
问题:单选题团体初创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A 让求助者获得安全感B 让求助者获得归属感C 让求助者解决问题D 让求助者获得希望
问题:多选题儿童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包括( )A蒙受刺激后容易泛化B通常会有精神疲惫感C更多以行为障碍为主D大多数有自我评价低
问题:单选题关于MMPI假阴性剖面图的临床特征,错误的说法是( )。A 有6个或更多的临床量表分数低于或等于56分B 剖面图中的量表L和K高于量表FC 这类被试半数患有精神病性障碍,所以不能理解题意D K量表等于或大于60分,至少比F高5个T分数点
问题:多选题为了使内容效度的确定过程更为客观,弥补不同专家对同一测验的判断可能不一致,可采用的步骤是()。A定义好测验内容的总体范围B编制双向细目表C制定评定量表来测量测验的整体效度D进行统计分析
问题:问答题简述职业心理选拔的概念、意义与一般内容。
问题:单选题在咨询效果评估中,求助者在学习或工作方面的实际表现应该归入()A 环境适应情况报告B 社会接纳程度评估C 求助者的自我报告D 咨询师的审查分析
问题:单选题咨询师辨认来访者明显或隐含的情感,并反映给当事人,协助他觉察、接纳自己的感觉。这种技术是()。A 同理心B 具体化C 情感反映D 专注与倾听
问题:单选题考察求助者的社会功能,这是评估心理健康状态的( )。A 功能标准B 操作标准C 体验标准D 发展标准
问题:多选题求助者:女性,27岁,公司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经常和父母、同事、客户发生矛盾,不合群,人际关系紧张。最近又因琐事与同事发生矛盾,很生气,也为此痛苦,主动来心理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求助者:主要是和同事搞不好关系,有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我比较能干,在公司的业绩不错,别人嫉妒我,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我过不去。心理咨询师: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别人不挑我的毛病,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若某一天,你在咖啡店里喝咖啡,这时走过来一个人把你的咖啡碰洒了,你会怎样想?求助者:我会很生气,这个人怎么这样不小心。心理咨询师:但如果你知道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呢?求助者:盲人啊……盲人是看不见的,我想我会原谅他。心理咨询师:你看,咖啡洒了,同一个事件,但由于不同的认知结果,你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才是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求助者:是这样吗?沉默你说的好像有道理。心理咨询师: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会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认知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真会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你遇到的那些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的认识不一样吗?可我还没看出我对别人挑我毛病的认识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心理咨询师:这正是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你冷静地想一下,你和同事关系很紧张的原因是什么?求助者:那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心理咨询师:你不许人家挑你毛病的理由是什么呢?求助者:我工作做得好,客户多,他们凭什么挑我的毛病?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希望别人不挑你的毛病,但你不能不许别人挑你的毛病。求助者:对别人不能提出要求吗?心理咨询师:可以对别人提出要求。但是你若要求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你怎样,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您讲的很对,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这点。您说这毛病能改吗?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要想很快地改变是困难的。但是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改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出现反复时,不要灰心,贵在坚持,一定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你认为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这里心理咨询师使用了( )。A开放式提问B具体化技术C封闭式提问D责备性问题
问题:多选题在抵制说服的过程中,个体常使用的自我防卫策略包括()。A笼统拒绝B贬损来源C论点辩驳D故意分心
问题:多选题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包括( )。情绪道德自控角色传媒A道德水平B去个性化C社会角色D环境
问题:判断题具体化即是使会谈话题指向事实和细节,使咨询双方对所讨论的内容得到准确、清晰的理解。A 对B 错
问题:单选题自然观察法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A 问卷法B 记录法对照C 核查法D 评定法
问题:多选题编制操作测验的原则包括()。A制订评分标准,确定计分方法B尽量选择真实性程度较高的项目C指导语要简明扼要D明确所要测量的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问题:多选题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中,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守则包括( )A尊重求助者的意愿B遵守国家法律C促进求助者的身心健康D对求助者的个人隐私及所提供的资料保密
问题:多选题如果复本信度考虑到两个复本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且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 )。A重测信度B重测复本信度C复本信度D稳定与等值系数
问题:多选题一般资料:女性,46岁,某机关工作人员,因内心极度恐惧,不敢乘电梯而来咨询。案例介绍:半年前单位一位同事的妻子坐电梯时,电梯突发故障而致其死亡。知道其死亡,求助者起初虽有遗憾并不害怕。大约三个月前的一天坐电梯回家时,突然停电,被卡在电梯内约十余分钟,不由得想到同事妻子的死,非常害怕,觉得心慌心悸、呼吸困难、浑身冒冷汗,腿颤抖地摊在电梯里,当时吓得快死了。从此以后不敢再坐电梯,自己家在12层,办公室在19层,求助者都是走楼梯上下楼,但无论上班或在家,都需要多次的上下楼,求助者走着上下楼,体力实在难以承受。明明知道坐电梯不一定会被摔死,但就是十分害怕,内心十分痛苦,故来心理咨询治疗。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认真协商后,双方(包括家属)签订了进行冲击疗法的协议。其步骤如下:准备治疗环境:在治疗内请装修公司搭建了由木板和石膏组成的模拟的电梯间,面积、高度、颜色等与电梯一致,还安装了模拟开关。治疗时请求助者进入模拟电梯内,见求助者表情明显紧张,呼吸加快,全身颤抖,手足无措。求助者想退出,但门已关闭,只能呆在模拟电梯内,求助者喘息不止,连喊:“我害怕,我害怕”,听到里面有摸索的声音,但心理咨询师置之不理,约半小时后,声音逐渐减小,心理咨询师打开门,见求助者大汗淋漓,跌坐在模拟电梯的地板上,虽有颤抖,但已明显减轻,呼吸渐渐平稳,一脸疲惫,如释重负。第二次治疗地点、方法、步骤同上,但求助者几乎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植物性神经反应也明显减轻。三个月后评估,求助者及家属均报告已能较平静地坐电梯。 实施冲击疗法时呈现刺激物需要()。A示范B温柔C猛烈D迅速
问题: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引导求助者按照合理的思维逻辑完成句子扩充练习,这种技术是()A 模仿练习B 逻辑推理C 言语训练D 语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