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

题目
单选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
A

城市规划区范围

B

城市建成区范围

C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D

城市建设用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规定,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应包括( )。

A:规划总建设用地指标
B: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C: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D:规划建设用地规模
E: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答案:B,C,E
解析:

第2题:

以下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用地分类代号用于城市规划的图纸和文件
B.R11表示一类居住用地中的住宅用地
C.城市用地按土地分类在大类代码下,加注阿拉伯数字代码
D.城市用地按土地分类在大类下,又根据土地的不同使用用途和使用条件划分了73个中类和46个小类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已对上述内容进行修订,第3.3.1条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

第3题: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规划人均用地指标可以分为()类。


参考答案:四

第4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为(  )。

A.10%~15%
B.15%~30%
C.25%~40%
D.40%~55%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和绿地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规定:居住用地25.0%~40.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0%~8.0%;工业用地15.0%~30.0%;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0.0%~30.0%;绿地与广场用地10.0%~15.0%。

第5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采用的“双因子”控制是指允许采用( )。

A.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B.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C.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
D.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指标和允许调整比例

答案:C
解析:
“双因子”是指“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时应同时符合这两个控制因素。
4.2.2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人内确定。
4.2.3首都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105.1-115.0㎡/人内确定。
4.2.4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城市,以及部分山地城市、人口较少的工矿业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等,不符合表4.2.1规定时,应专门论证确定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且上限不得大于150.0㎡/人。
4.3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
4.3.1规划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4.3.3规划人均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4.3.4规划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
4.4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
4.4.1五大类主要用地规划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宜符合表4.4.1的规定。



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重点
(掌握1.类别代号;2.类别名称;3.细节)








【注】镇的全部建设用地分为:R、C、M、W、T、S、U、G、E。

第6题: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明确规定,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应包括()等部分。

A: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B:规划绿化用地指标
C: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D:规划人均流量幅度建设用地指标
E: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答案:A,C,E
解析:
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应包括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第7题:

根据《城乡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人均居住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 )内的常住人口数量。

A.城市规划区范围
B.城市建成区范围
C.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D.城市建设用地

答案:D
解析:
人均居住用地——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面积除以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常住人口数量,单位为m2/人。

第8题: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在计算建设用地标准时,人口计算范围必须与( )相一致。

A.总用地计算范围
B.住宅用地计算范围
C.居住用地范围
D.工业用地计算范围

答案:A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第4.1.4条规定,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第9题: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规定了四大类主要用地的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正确的有( )。

A.居住用地不应小于28.0㎡/人
B.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
C.规划人均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
D.工业用地10.0~25.0㎡/人
E.绿地>9.0㎡/人

答案:A,B,C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规定,城市居住用地的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是不得小于28.0㎡/人。4.3.2规划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不应小于5.5㎡/人。第4.3.3条规定,规划人均交通设施用地面积不应小于12.0㎡/人。第4.3.4条规定,规划人均绿地面积不应小于10.0㎡/人,其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应小于8.0㎡/人。第4.3.5条规定,编制和修订城市(镇)总体规划应以本标准作为规划单项城市建设用地的远期规划控制标准。

第10题:

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居住用地是指设施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二类居住用地是指设施较齐全、环境良好,以多、中、髙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