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A应满足一次回路额定电压的要求B容量和准确等级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要求C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电流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VD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电流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3V

题目
多选题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

应满足一次回路额定电压的要求

B

容量和准确等级应满足测量仪表、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要求

C

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电流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V

D

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电流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3V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需要检査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选用三相五柱或三个单相式电压互感器,其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
A.10OV; B.100/3V; C.3X10OV; D.57.7V。


答案:B
解析:

第2题:

在发电厂、变电所设计中,电压互感器的配置和中性点接地设计原则,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3V
(B) 500kV电压互感器应具有三个二次绕组,其暂态特性和铁磁谐振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要求
(C)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星型接线的二次绕组应采用中性点一点接地方式,且中性点接地中不应接有可能断开的设备
(D)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引出端之一应一点接地,接地引出线上不应串接有可能断开的设备


答案:B,C,D
解析: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7.4.10,7.4.14

第3题:

电流互感器必须满足一次回路的额定电压、最大负荷电流及短路时的动、热稳定电流的要求以及二次回路测量仪表、自动装置的准确度等级和继电保护装置10%误差特性曲线的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需要检查和监视一次回路单相接地时,应 选用三相五柱或三个单相式电压互感器,其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 )。

A. 100V; B. 100/3V; C. 3X100V; D. 57.7V。

答案:B
解析:

第5题:

发电厂、变电所中,下列有关电流互感器配置和接线的描述,正确的是哪几项?
A)当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共用电流互感器同一个二次绕组时,保护装置接在仪表之后
B)500kV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C)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流互感器按三相配置
D)用于自动调整励磁装置的电流互感器应布置在发电机定子绕组的出线侧


答案:B,C,D
解析: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7.4.1、7.4.2、7.4.5

第6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压互感器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
A.10OV; B.100/3V; C.3X10OV; D.57.7V,


答案:A
解析:

第7题: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应船的要求是()。
A.电流互感器应满足接在二次回路中最大负载要求;
B.应满足一次回路的额定电压、最大负荷电流及短路时的动、热稳定电流的要求;
C.应满足二次回路測量仪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要求;
D.500kV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


答案:B,C,D
解析:

第8题:

当用于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时,电压互感器剩余电压绕组的二次额定电压应选择为(  )。



答案:B
解析: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选择见题解表。
题解表 电压互感器的额定电压



此外,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第16.0.7条规定,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其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V;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压互感器,其剩余绕组额定电压应为100/3V。

第9题:

电压互感器电压及电缆截面选择。
选择用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的三相电压互感器时,其第三绕组的电压应为()。
A.100V; B.100/3V;
C. 100/√3V; D.100V或100/√3。


答案:B
解析:
根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1)第251页。

第10题:

交流电流回路的设计有一些基本要求,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保护装置和测量仪表必须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的同一个二次绕组上,此时测量仪表应接在保护装置之前;
B.对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可按三相配置电流互感器,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依 具体要求可按两相或三相配置;
C.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宜进行切换;
D. 1lOkV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电流宜选1


答案:B,C,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