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28岁,便秘2个月。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ml。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次需服7~8片酚酞片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g/L。该病人的中医诊断是()A 便秘B 眩晕C 失眠D 心悸E 以上都不是

题目
单选题
患者,女,28岁,便秘2个月。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ml。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次需服7~8片酚酞片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g/L。该病人的中医诊断是()
A

便秘

B

眩晕

C

失眠

D

心悸

E

以上都不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则见经少色淡或闭经,舌淡,脉细无力的证候是

A.气虚

B.血虚

C.气滞

D.血瘀

E.气陷


正确答案:B

第2题:

患者张某,女性,28岁。2010年3月就诊。主诉:便秘2个月,患者发病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毫升。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以后药量渐增大。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g/L。其诊断是A、便秘

B、眩晕

C、失眠

D、心悸

E、脱证

其辨证分型是A、热秘

B、血虚秘

C、冷秘

D、气秘

E、阴虚秘

其治法是A、理气行滞

B、泄热通腑

C、温通开秘

D、养血润燥

E、滋阴通便

其首选方剂是A、调胃承气汤

B、六磨汤

C、济川煎

D、润肠丸

E、增液汤

如果阴血已复,便仍干燥首选方剂是A、五仁丸

B、大承气汤

C、小承气汤

D、六磨汤

E、黄芪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A

第3题:

患者,女,24岁。经常便秘,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治疗应选( )

A.黄芪汤加减

B.增液汤加减

C.济川煎加减

D.润肠丸加减

E.麻子仁丸加减


正确答案:D
患者属于血虚证,应选择养血润燥汤剂,首选润肠丸加减。润肠丸功效有疏风活血,润燥通便;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秘,血结秘,皆令闭塞,以润燥活血疏风,自然通快。

第4题:

患者劳倦伤中,思虑伤神,症见倦怠乏力,食少神疲,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缓。()

  • A、治宜选用
  • B、归脾汤
  • C、生脉散

正确答案:A

第5题:

张某,女,28岁。1998年3月28日就诊。主诉:便秘2个月,患者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毫升。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需服7~8片果导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克/升。该病人的中医诊断是:()

  • A、便秘
  • B、眩晕
  • C、失眠
  • D、心悸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第6题:

病例摘要:孙某,女48岁,已婚,农民。2013年2月1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出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现症: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一时性失眠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诊断:心脾两虚。中医辨病与辨证依据:以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为主症,辨病为不寐。现症见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秘,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辨证为心脾两虚。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中医病证鉴别:不寐与一时性失眠有相似之处。一时性失眠有明显的诱因,如饮食不消,压力太大等,失眠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且无其他不适,不属病态。心脾两虚之不寐,持续时间较长,且有食欲不振,头晕乏力,肢倦神疲等表现。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方剂名称:归脾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白术9g,茯神9g,黄芪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2g,人参6g,木香6g,甘草3g,当归9g,远志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第7题:

A.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动则加重,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B.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泻久痢,或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脉弱
C.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疼痛,胀重于痛,部位不定,舌淡红,脉弦
D.面色萎黄,爪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E.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身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爪甲色淡,脉细弱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为( )。

答案:D
解析:
⒈ 气血两虚病证,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形体瘦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肢体感觉障碍,或肢体痿废不用等症。 ⒉ 气虚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精神委顿、倦怠、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 ⒊ 血虚证的常见临床表现有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头目眩晕、心悸怔忡、神疲乏力,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

第8题:

患者,女,28岁,便秘2个月。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ml。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次需服7~8片酚酞片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g/L。该病人的中医诊断是A、便秘

B、眩晕

C、失眠

D、心悸

E、以上都不是

该病的辨证分型是A、热秘

B、血虚秘

C、冷秘

D、气秘

E、以上都不是

该病的中医治法是A、理气行滞

B、泻热通腹

C、温通开秘

D、养血润燥

E、以上都不是

该病的首选方药是A、调胃承气汤

B、六磨汤

C、济川煎

D、润肠丸

E、以上都不是

如果津液已复,便仍干燥首选何方药润肠通便A、五仁丸

B、大承气汤

C、小承气汤

D、六磨汤

E、黄芪汤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D


问题 5 答案:A

第9题:

张某,女,28岁。1998年3月28日就诊。主诉:便秘2个月,患者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毫升。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需服7~8片果导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克/升。该病的中医治法是:()

  • A、理气行滞
  • B、泻热通便
  • C、温通开秘
  • D、养血润燥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最易诊断为心脾气血虚证的表现是:()

  • A、心悸怔忡,神疲乏力
  • B、食少腹胀,面色萎黄
  • C、心悸失眠,便溏舌淡
  • D、心烦不寐,色红少苔
  • E、失眠多梦,舌质淡白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