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些事情咱们还是花钱找别人干吧。并不是我不想省钱,我觉得您现在身体不太好,不想让您太辛苦。★爸爸现在非常辛苦。

题目
判断题
爸爸,这些事情咱们还是花钱找别人干吧。并不是我不想省钱,我觉得您现在身体不太好,不想让您太辛苦。★爸爸现在非常辛苦。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案例一(4):
第二次咨询:2016年3月2日
求助者此次咨询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
求助者:您好!实在抱歉,我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能跟我简单说说您迟到的原因吗?
求助者:(沉默)。我来的路上突然想到您给我留的作业没完成,怕没法进行今天的咨询,所以就把车停到路边想给您打电话取消这次咨询,但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来,所以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好的,谢谢您的坦诚!正好我们可以沿着您刚才遇到的困惑展开思考,您现在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您“怕没法迸行今天的咨询”以外,您还想到了什么?
求助者:好像没再想什么....。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脑子里有一堆事,就是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模模糊糊、转瞬即逝的思维内容,我给您留家庭作业也是这个目的。
求助者:我确实想不出我当时想到了什么。前两天完成您留的作业时也是这种感觉。
心理咨询师:我们刚刚进行第二次咨询,让您马上完成这个任务确实有些困难。但这说明您愿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咨询关系己经建立起来了。既然您不能回想起当时具体想到了什么,就先请您回忆一下,您今天出门时心情是怎样的?是喜悦、期待,还是....?
求助者:这两个都不是,我没感觉很兴奋,反而是感觉心情很沉重。
心理咨询师:好的。您再把今天出门的时间、行车路线、在什么地方停的车,以及停车
前看到或遇到的事情告诉我.'
求助者:我今天....出发,开车走....,等我走到……时,突然有个行人横穿马路,我事先己经注意到他了,也刹住车了,但之后就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了.之后我就把车停到路边,....
心理咨询师:非常好!来,您跟着我做两次深呼吸,…,轻轻闭上眼睛,听我的引导,我重新回顾您路上的经历。您现在带着沉重的心情出门了,走到您的车旁边,....,您现在在距离那个行人10米远的地方刹住了车。您现在想到什么了?
求助者:吓死我了,太可恶了....
心理咨询师:好,继续!
求助者:....,心理咨询对我不会起什么作用。
心理咨询师:好的!这就是导致您今天迟到的真正原因之一,我们把它称之为……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咨询没有用”,所以我不想来咨询了。
心理咨询师:但您毕竟还是来了!能够忍受咨询过程中的阵痛和情感冲击,这一点非常重要,您做得非常好!
求助者: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接下来我想这样安排,如果您愿意,我请我的一位同事,年龄和您女儿差不多,和您一起把您和女儿互动的一一些场景再现一次,帮您把像刚才那样的一些思维找出来。我的同事也会和我一样,为您的内容保密,您愿意试一试吗?
(三人共同再现求助者与女儿互动场景....)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做得非常好!咱们把刚才找到的思维内容总结一下,有“我根本没
法和女儿交流”、“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女儿得糖尿病全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在了,女儿根本没法生活”。
求助者:真是想不到我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想法,只靠我自己真是认识不到。
心理咨询师:是。我们平常很难关注到这些。一旦身边发生了矛盾、冲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些想法带来的情绪、行为以及身体上的反应。
求助者:所以我和女儿冲突之后,就只是感到沮丧、失落,有时还有悲哀,身体也不舒服,所以我对她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这背后是无能感和无力感。
求助者:经您这两次提醒,我确实发现有这种无能的感觉了。以前我不愿意承认这点,我觉得我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心理咨询师:今天咱们就到这儿。还要给您留作业:....
求助者:好的。我尽力去做。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说“但您毕竟还是来了!能够忍受咨询过程中的阵痛和情感冲击,这一点非常重要,您做得非常好”。这段话主要反映出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单选

A. 热情
B. 尊重
C. 共情
D. 积极关注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建立关系
咨询师点出这种行为积极的方面,这是积极关注。

第2题:

案例一(4):

第二次咨询:2016年3月2日

求助者此次咨询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

求助者:您好!实在抱歉,我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能跟我简单说说您迟到的原因吗?

求助者:(沉默)。我来的路上突然想到您给我留的作业没完成,怕没法进行今天的咨询,所以就把车停到路边想给您打电话取消这次咨询,但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来,所以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好的,谢谢您的坦诚!正好我们可以沿着您刚才遇到的困惑展开思考,您现在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您“怕没法迸行今天的咨询”以外,您还想到了什么?

求助者:好像没再想什么....。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脑子里有一堆事,就是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模模糊糊、转瞬即逝的思维内容,我给您留家庭作业也是这个目的。

求助者:我确实想不出我当时想到了什么。前两天完成您留的作业时也是这种感觉。

心理咨询师:我们刚刚进行第二次咨询,让您马上完成这个任务确实有些困难。但这说明您愿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咨询关系己经建立起来了。既然您不能回想起当时具体想到了什么,就先请您回忆一下,您今天出门时心情是怎样的?是喜悦、期待,还是....?

求助者:这两个都不是,我没感觉很兴奋,反而是感觉心情很沉重。

心理咨询师:好的。您再把今天出门的时间、行车路线、在什么地方停的车,以及停车

前看到或遇到的事情告诉我.'

求助者:我今天....出发,开车走....,等我走到……时,突然有个行人横穿马路,我事先己经注意到他了,也刹住车了,但之后就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了.之后我就把车停到路边,....

心理咨询师:非常好!来,您跟着我做两次深呼吸,…,轻轻闭上蕾听我的引导,

我什]新回顾您路上的经历.您现在带着沉重的心情出门了,走到您的车旁边,....,您现在在距离那个行人10米远的地方刹住了车。您现在想到什么了?

求助者:吓死我了,太可恶了....

心理咨询师:好,继续!

求助者:....,心理咨询对我不会起什么作用。

心理咨询师:好的!这就是导致您今天迟到的真正原因之一,我们把它称之为……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咨询没有用”,所以我不想来咨询了。

心理咨询师:但您毕竟还是来了!能够忍受咨询过程中的阵痛和情感冲击,这一点非常重要,您做得非常好!

求助者: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接下来我想这样安排,如果您愿意,我请我的一位同事,年龄和您女儿差不多,和您一起把您和女儿互动的一一些场景再现一次,帮您把像刚才那样的一些思维找出来。我的同事也会和我一样,为您的内容保密,您愿意试一试吗?

(三人共同再现求助者与女儿互动场景....)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做得非常好!咱们把刚才找到的思维内容总结一下,有“我根本没

法和女儿交流”、“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女儿得糖尿病全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在了,女儿根本没法生活”。

求助者:真是想不到我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想法,只靠我自己真是认识不到。

心理咨询师:是。我们平常很难关注到这些。一旦身边发生了矛盾、冲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些想法带来的情绪、行为以及身体上的反应。

求助者:所以我和女儿冲突之后,就只是感到沮丧、失落,有时还有悲哀,身体也不舒服,所以我对她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这背后是无能感和无力感。

求助者:经您这两次提醒,我确实发现有这种无能的感觉了。以前我不愿意承认这点,我觉得我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心理咨询师:今天咱们就到这儿。还要给您留作业:....

求助者:好的。我尽力去做。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说“来,您跟着我做两次深呼吸,....10米远的地方刹住了车。您现在想到什么了”,其所使用的影响性技术包括()。

A、内容反应
B、解释
C、内容表达
D、指导

答案:C,D
解析:

第3题:

一个初三男生对治疗师说:“我真想离家出走,我爸爸总是批评我,从来没有夸过我,而且对我管得很紧。妈妈很胆小,害怕爸爸,爸爸一发脾气她就不敢作声。我在家没有说话的权利,谁能理解我?我真不想回这个家。”治疗师:“爸爸总是批评你,管束你,让你感到很压抑,不被尊重不被信任,妈妈胆小不作声,你在这个家里觉得很孤独,不被理解。”治疗师在此用的技术为

A、开放式询问

B、具体简洁

C、共情的回应

D、真诚接纳

E、面质


参考答案:C

第4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刚才您讲到本想利用父亲生日来调解父母和哥哥的矛盾,但由于您哥哥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您受到了父亲的埋怨,感觉很伤心、很后悔,身体也不舒服,是吧?
求助者:是,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父亲埋怨我多事儿,找个话题就唠叨我几句,说我如果会办事,当初就不至于离婚。我现在也感觉我做人确实挺失败的,离婚前老公(前夫)就曾经说不该和我结婚。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那以后您哥哥和您联系过吗?您父母也没再想和他联系吗?他们当初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求助者:(沉默)……说实话,我那时候刚离婚不久,心里很乱,没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沉默)……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他也不能几年都不露面,甚至连个电话也不打。去年我爸生病,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白天还要上班,事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是说“你辛苦了”。作为儿子,父亲得病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孝顺了吧!
我父母做事也够绝,2年了,不但不理儿子、儿媳,孙子的事也从不过问。这两年我侄子过生日,都是我买了礼物去看他,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
心理咨询师: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心里难受,憋屈。我平时夹在他们中间,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而且我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他们对过去的事应该能够想开一点了。父亲七十大寿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个机会我认为把握得也非常好。但是我哥找了个出国旅游的借口,还是不想回家。鬼知道他们一家是不是真的去旅游了。现在这事办砸了,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和,在爸妈面前买好。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您认为您现在的情绪是父母和哥哥造成的?
求助者:应该是吧,至少大部分是,还有可能就是我自己确实能力差吧。心理咨询师:您刚才所讲,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造成您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您觉得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对所遇到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您刚才所提到的诱发事件是A,事件之后您产生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是结果C,但是A并不是造成C的直接原因,而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B才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比如您后悔自己多事儿,感觉父亲也埋怨您多事,但您刚才提到,您在给哥哥打电话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待在您的身旁,而且没有阻止您给哥哥打电话,这说明他们对儿子回家团聚是有期待的。作为女儿,您在这件事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能不能成功,不是您所能决定的。
求助者:听您这么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您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您接着给我分析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咱们一步一步地进行。

咨询师说“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表明咨询师(  )。单选

A.要指导求助者该怎么做
B.对求助者的尊重
C.要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
D.对求助者的共情

答案:C
解析:
从案例材料中看到,咨询师让求助者喝水后,提出“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而不是继续听求助者之前的讲述,可见,咨询师是使用中断技术来控制会谈和转移话题。

第5题:

案例七(与案例六为同一案例的不同阶段):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刚才您讲到本想利用父亲生日来调解父母和哥哥的矛盾,但由于您哥哥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您受到了父亲的埋怨,感觉很伤心、很后悔,身体也不舒服,是吧?
求助者:是,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父亲埋怨我多事儿,找个话题就唠叨我几句,说我如果会办事,当初就不至于离婚。我现在也感觉我做人确实挺失败的,离婚前老公(前夫)就曾经说不该和我结婚。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那以后您哥哥和您联系过吗?您父母也没再想和他联系吗?他们当初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求助者:(沉默)……说实话,我那时候刚离婚不久,心里很乱,没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沉默)……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他也不能几年都不露面,甚至连个电话也不打;去年我爸生病,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白天还要上班;事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是说“你辛苦了”。作为儿子,父亲得病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孝顺了吧!我父母做事也够绝,2年了,不但不理儿子、儿媳,孙子的事也从不过问。这两年我侄子过生日,都是我买了礼物去看他,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
心理咨询师: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心里难受,憋屈。我平时夹在他们中间,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而且我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他们对过去的事应该能够想开一点了;父亲七十大寿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个机会我认为把握得也非常好。但是我哥找了个出国旅游的借口,还是不想回家。鬼知道他们一家是不是真的去旅游了。现在这事办砸了,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合。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您认为您现在的情绪是父母和哥哥造成的?
求助者:应该是吧,至少大部分是,还有可能就是我自己确实能力差吧。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所讲,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造成您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您觉得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对所遇到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您刚才所提到的诱发事件是A,事件之后您产生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是结果C,但是A并不是造成C的直接原因,而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B才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比如您后悔自己多事儿,感觉父亲也埋怨您多事,但您刚才提到,您在给哥哥打电话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待在您的身旁,而且没有阻止您给哥哥打电话,这说明他们对儿子回家团聚是有期待的。作为女儿,您在这件事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能不能成功,不是您所能决定的。
求助者:听您这么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您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您接着给我分析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咱们一步一步地进行。

咨询师说“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 内容反应
B. 情感反应
C. 情感表达
D. 自我开放

答案:A,C,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我很高兴(情感表达+自我开放)。您能接受(内容反应)。自我开放技术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一种特殊组合。

第6题:

案例一(4):

第二次咨询:2016年3月2日

求助者此次咨询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

求助者:您好!实在抱歉,我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能跟我简单说说您迟到的原因吗?

求助者:(沉默)。我来的路上突然想到您给我留的作业没完成,怕没法进行今天的咨询,所以就把车停到路边想给您打电话取消这次咨询,但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来,所以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好的,谢谢您的坦诚!正好我们可以沿着您刚才遇到的困惑展开思考,您现在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您“怕没法迸行今天的咨询”以外,您还想到了什么?

求助者:好像没再想什么....。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脑子里有一堆事,就是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模模糊糊、转瞬即逝的思维内容,我给您留家庭作业也是这个目的。

求助者:我确实想不出我当时想到了什么。前两天完成您留的作业时也是这种感觉。

心理咨询师:我们刚刚进行第二次咨询,让您马上完成这个任务确实有些困难。但这说明您愿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咨询关系己经建立起来了。既然您不能回想起当时具体想到了什么,就先请您回忆一下,您今天出门时心情是怎样的?是喜悦、期待,还是....?

求助者:这两个都不是,我没感觉很兴奋,反而是感觉心情很沉重。

心理咨询师:好的。您再把今天出门的时间、行车路线、在什么地方停的车,以及停车

前看到或遇到的事情告诉我.'

求助者:我今天....出发,开车走....,等我走到……时,突然有个行人横穿马路,我事先己经注意到他了,也刹住车了,但之后就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了.之后我就把车停到路边,....

心理咨询师:非常好!来,您跟着我做两次深呼吸,…,轻轻闭上蕾听我的引导,

我什]新回顾您路上的经历.您现在带着沉重的心情出门了,走到您的车旁边,....,您现在在距离那个行人10米远的地方刹住了车。您现在想到什么了?

求助者:吓死我了,太可恶了....

心理咨询师:好,继续!

求助者:....,心理咨询对我不会起什么作用。

心理咨询师:好的!这就是导致您今天迟到的真正原因之一,我们把它称之为……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咨询没有用”,所以我不想来咨询了。

心理咨询师:但您毕竟还是来了!能够忍受咨询过程中的阵痛和情感冲击,这一点非常重要,您做得非常好!

求助者: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接下来我想这样安排,如果您愿意,我请我的一位同事,年龄和您女儿差不多,和您一起把您和女儿互动的一一些场景再现一次,帮您把像刚才那样的一些思维找出来。我的同事也会和我一样,为您的内容保密,您愿意试一试吗?

(三人共同再现求助者与女儿互动场景....)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做得非常好!咱们把刚才找到的思维内容总结一下,有“我根本没

法和女儿交流”、“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女儿得糖尿病全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在了,女儿根本没法生活”。

求助者:真是想不到我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想法,只靠我自己真是认识不到。

心理咨询师:是。我们平常很难关注到这些。一旦身边发生了矛盾、冲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些想法带来的情绪、行为以及身体上的反应。

求助者:所以我和女儿冲突之后,就只是感到沮丧、失落,有时还有悲哀,身体也不舒服,所以我对她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这背后是无能感和无力感。

求助者:经您这两次提醒,我确实发现有这种无能的感觉了。以前我不愿意承认这点,我觉得我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心理咨询师:今天咱们就到这儿。还要给您留作业:....

求助者:好的。我尽力去做。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说“我们平常很难关注到这些、一旦身边发生了矛盾、冲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些想法带来的情绪、行为以及身体上的反应”,其所使用的技术包括()。

A、内容表达
B、解释
C、自我开放
D、指导

答案:A,B
解析:

第7题:

案例七(与案例六为同一案例的不同阶段):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刚才您讲到本想利用父亲生日来调解父母和哥哥的矛盾,但由于您哥哥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您受到了父亲的埋怨,感觉很伤心、很后悔,身体也不舒服,是吧?
求助者:是,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父亲埋怨我多事儿,找个话题就唠叨我几句,说我如果会办事,当初就不至于离婚。我现在也感觉我做人确实挺失败的,离婚前老公(前夫)就曾经说不该和我结婚。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那以后您哥哥和您联系过吗?您父母也没再想和他联系吗?他们当初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求助者:(沉默)……说实话,我那时候刚离婚不久,心里很乱,没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沉默)……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他也不能几年都不露面,甚至连个电话也不打;去年我爸生病,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白天还要上班;事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是说“你辛苦了”。作为儿子,父亲得病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孝顺了吧!我父母做事也够绝,2年了,不但不理儿子、儿媳,孙子的事也从不过问。这两年我侄子过生日,都是我买了礼物去看他,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
心理咨询师: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心里难受,憋屈。我平时夹在他们中间,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而且我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他们对过去的事应该能够想开一点了;父亲七十大寿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个机会我认为把握得也非常好。但是我哥找了个出国旅游的借口,还是不想回家。鬼知道他们一家是不是真的去旅游了。现在这事办砸了,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合。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您认为您现在的情绪是父母和哥哥造成的?
求助者:应该是吧,至少大部分是,还有可能就是我自己确实能力差吧。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所讲,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造成您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您觉得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对所遇到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您刚才所提到的诱发事件是A,事件之后您产生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是结果C,但是A并不是造成C的直接原因,而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B才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比如您后悔自己多事儿,感觉父亲也埋怨您多事,但您刚才提到,您在给哥哥打电话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待在您的身旁,而且没有阻止您给哥哥打电话,这说明他们对儿子回家团聚是有期待的。作为女儿,您在这件事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能不能成功,不是您所能决定的。
求助者:听您这么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您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您接着给我分析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咱们一步一步地进行。

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多选

A. 绝对化要求
B. 糟糕至极
C. 过分概括化
D. 主观推断

答案:A,B,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关于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归为三个: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糟糕至极。ps:一定要理解和记住,每次必考。绝对化要求,即一厢情愿的认为某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比如男朋友一定要看我的朋友圈,案例中,“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过分概括,即以偏概全,比如男朋友忘记我生日,他就是不爱我,案例中她觉得父母和哥哥互不关心。糟糕至极,即从一件事的某种可能的后果,联想到灾难性的后果。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合。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第8题:

案例一(4):

第二次咨询:2016年3月2日

求助者此次咨询比约定的时间晚到15分钟.

求助者:您好!实在抱歉,我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能跟我简单说说您迟到的原因吗?

求助者:(沉默)。我来的路上突然想到您给我留的作业没完成,怕没法进行今天的咨询,所以就把车停到路边想给您打电话取消这次咨询,但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来,所以迟到了。

心理咨询师:好的,谢谢您的坦诚!正好我们可以沿着您刚才遇到的困惑展开思考,您现在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您“怕没法迸行今天的咨询”以外,您还想到了什么?

求助者:好像没再想什么....。当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脑子里有一堆事,就是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我们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模模糊糊、转瞬即逝的思维内容,我给您留家庭作业也是这个目的。

求助者:我确实想不出我当时想到了什么。前两天完成您留的作业时也是这种感觉。

心理咨询师:我们刚刚进行第二次咨询,让您马上完成这个任务确实有些困难。但这说明您愿意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的咨询关系己经建立起来了。既然您不能回想起当时具体想到了什么,就先请您回忆一下,您今天出门时心情是怎样的?是喜悦、期待,还是....?

求助者:这两个都不是,我没感觉很兴奋,反而是感觉心情很沉重。

心理咨询师:好的。您再把今天出门的时间、行车路线、在什么地方停的车,以及停车

前看到或遇到的事情告诉我.'

求助者:我今天....出发,开车走....,等我走到……时,突然有个行人横穿马路,我事先己经注意到他了,也刹住车了,但之后就突然觉得今天不想来咨询了.之后我就把车停到路边,....

心理咨询师:非常好!来,您跟着我做两次深呼吸,…,轻轻闭上蕾听我的引导,

我什]新回顾您路上的经历.您现在带着沉重的心情出门了,走到您的车旁边,....,您现在在距离那个行人10米远的地方刹住了车。您现在想到什么了?

求助者:吓死我了,太可恶了....

心理咨询师:好,继续!

求助者:....,心理咨询对我不会起什么作用。

心理咨询师:好的!这就是导致您今天迟到的真正原因之一,我们把它称之为……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咨询没有用”,所以我不想来咨询了。

心理咨询师:但您毕竟还是来了!能够忍受咨询过程中的阵痛和情感冲击,这一点非常重要,您做得非常好!

求助者: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接下来我想这样安排,如果您愿意,我请我的一位同事,年龄和您女儿差不多,和您一起把您和女儿互动的一一些场景再现一次,帮您把像刚才那样的一些思维找出来。我的同事也会和我一样,为您的内容保密,您愿意试一试吗?

(三人共同再现求助者与女儿互动场景....)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做得非常好!咱们把刚才找到的思维内容总结一下,有“我根本没

法和女儿交流”、“我不是一个好母亲”、“女儿得糖尿病全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不在了,女儿根本没法生活”。

求助者:真是想不到我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想法,只靠我自己真是认识不到。

心理咨询师:是。我们平常很难关注到这些。一旦身边发生了矛盾、冲突,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这些想法带来的情绪、行为以及身体上的反应。

求助者:所以我和女儿冲突之后,就只是感到沮丧、失落,有时还有悲哀,身体也不舒服,所以我对她发脾气。

心理咨询师:这背后是无能感和无力感。

求助者:经您这两次提醒,我确实发现有这种无能的感觉了。以前我不愿意承认这点,我觉得我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心理咨询师:今天咱们就到这儿。还要给您留作业:....

求助者:好的。我尽力去做。谢谢您!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多次使用“好,继续”、“做得非常好”等词语,其所使用的技术是()。

A、释义
B、指导
C、鼓励
D、重复

答案:C
解析:

第9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中学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与丈夫发生矛盾,烦躁、失眠三个多月。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您好!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呢?
求助者:我最近心情不好,烦躁。
咨询师:您能谈谈是什么事情让您心情不好吗?
求助者:还不因为我丈夫异想天开,非要辞职创业!他是个公务员,单位待遇不错,工作也不累,一切都挺好的。一年前他突然和我说想辞职创业。我以为他开玩笑,也没在意。半年前,他又和我提起这事,还说正和几个大学同学商议投资什么项目,一旦确定下来就正式辞职。我一听就急了,创业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万一有个闪失,我们这个家怎么办!可我劝了他好久,他就是不听,一意孤行,还说我不支持他干事业!他根本就不尊重我这个当妻子的,也不为我们这个家考虑!万一有什么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最近几个月,一想到这事,我就特别生气,也很伤心,心里烦恼,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头疼得厉害,连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咨询师:听了您的叙述,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您的丈夫不顾您的劝说,执意要辞职创业,这让您觉得他不够尊重您,不把这个家放在心上,这让您感到生气、伤心,甚至还为此影响了工作,对吗?
求助者:是啊,他要是真的尊重我,真的把这个家放在心上,就应该接受我的意见。
咨询师:除了这件事,还有其他事让您觉得您的丈夫不够尊重您吗?
求助者:没有,他以前一直很尊重我。但是,他现在不肯接受我的意见,就是不尊重我。
咨询师:那您在任何事情上都接受您丈夫的意见吗?
求助者:那倒没有,有些事情我也不听他的。
咨询师:那您的丈夫有没有觉得您不尊重他呢?
求助者:没有。他说他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我追求事业。
咨询师:那当您的丈夫为了追求事业而没有接受您的意见时,是什么原因让您觉得一向尊重您的丈夫不尊重您呢?
求助者:……(沉默)因为我不希望他辞掉工作,这不是我规划中的生活。我设想的生活应该是他在机关,我在学校,两个人都有稳定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生活。
咨询师:您是希望事情都按照您的设想发展,对吗?
求助者:是啊,难道我这样想错了吗?
咨询师:您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您的想法中有一些不合理的成分,这些不合理的成分导致了您现在的问题。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接下来最可能做的事情是( )。单选

A. 向求助者解说ABC理论
B. 与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
C. 给求助布置家庭作业
D. 对求助者进行技能训练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合理情绪疗法
这个套路是合理情绪疗法,该告知原理了。情绪ABC理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该求助者的A是领导委以重任

第10题:

案例七(与案例六为同一案例的不同阶段):
下面是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刚才您讲到本想利用父亲生日来调解父母和哥哥的矛盾,但由于您哥哥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您受到了父亲的埋怨,感觉很伤心、很后悔,身体也不舒服,是吧?
求助者:是,那段时间我心里一直不舒服。父亲埋怨我多事儿,找个话题就唠叨我几句,说我如果会办事,当初就不至于离婚。我现在也感觉我做人确实挺失败的,离婚前老公(前夫)就曾经说不该和我结婚。
心理咨询师: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那以后您哥哥和您联系过吗?您父母也没再想和他联系吗?他们当初的矛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求助者:(沉默)……说实话,我那时候刚离婚不久,心里很乱,没精力顾及其他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沉默)……不过就算再有矛盾,即便是错在我爸妈,但作为晚辈,他也不能几年都不露面,甚至连个电话也不打;去年我爸生病,我一个人忙前忙后,家里、医院两头跑,白天还要上班;事后我打电话告诉他,他只是说“你辛苦了”。作为儿子,父亲得病竟然不闻不问,这也太不孝顺了吧!我父母做事也够绝,2年了,不但不理儿子、儿媳,孙子的事也从不过问。这两年我侄子过生日,都是我买了礼物去看他,考初中的事也是我帮着去办的……
心理咨询师:您稍微休息一下,喝口水。……那您这次来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我心里难受,憋屈。我平时夹在他们中间,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他们应该能给我这个做女儿、做妹妹的一点面子;而且我觉得时间过了那么久了,他们对过去的事应该能够想开一点了;父亲七十大寿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个机会我认为把握得也非常好。但是我哥找了个出国旅游的借口,还是不想回家。鬼知道他们一家是不是真的去旅游了。现在这事办砸了,爸爸埋怨我,我哥也不接我电话,弄不好他还会觉得是我在他和爸妈之间搅合。我现在觉得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您认为您现在的情绪是父母和哥哥造成的?
求助者:应该是吧,至少大部分是,还有可能就是我自己确实能力差吧。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所讲,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它们可能并不是造成您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您觉得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是您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对所遇到的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这些想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您刚才所提到的诱发事件是A,事件之后您产生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是结果C,但是A并不是造成C的直接原因,而您对这些事件的看法B才是产生情绪困扰的真正原因。比如您后悔自己多事儿,感觉父亲也埋怨您多事,但您刚才提到,您在给哥哥打电话的过程中父母一直待在您的身旁,而且没有阻止您给哥哥打电话,这说明他们对儿子回家团聚是有期待的。作为女儿,您在这件事上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至于能不能成功,不是您所能决定的。
求助者:听您这么说,我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您说得有道理,看来是我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您接着给我分析吧!
心理咨询师:您能够接受这个理论我很高兴。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咱们一步一步地进行。

咨询师说“我能理解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多选

A. 内容反应
B. 内容表达
C. 情感反应
D. 情感表达

答案:B,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咨询技能 /影响性技术
我能理解你您的感受,也为您的经历难过(情感表达)。所有影响性技术都是内容表达。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