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施工时不宜采取措施是()

题目
单选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施工时不宜采取措施是()
A

适当增大石子粒径

B

掺入粉煤灰

C

选用矿渣水泥

D

加快浇筑速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温控指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B.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30℃
C.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
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69页
2)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第2题:

下列哪项施工措施,不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 A、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 B、降低水泥用量
  • C、选用细砂配制混凝土
  • D、减缓浇筑速度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为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 )内加以覆盖浇水。

A.6h

B.12h

C.18h

D.20h


正确答案:B

第4题:

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A、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 B、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20℃
  • C、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2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 D、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正确答案:A,D

第6题: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2011,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指标控制应满足的要求包括( )。

A. 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 35℃
B. 混凝土的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C.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 25℃
D.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
E.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 30℃

答案:B,C,D
解析:

第7题: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产生温度裂缝,主要是减小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其措施有()。

  • A、降低水泥用量
  • B、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 C、采用水化热高的水泥
  • D、采取降温措施
  • E、采取保温措施

正确答案:B,D,E

第8题:

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温控指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
B、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30℃
C、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d
D、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第9题:

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有哪些?如何确定浇筑方案?其温度裂缝有几种类型?防止开裂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1)特点是混凝土浇筑面和浇筑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不能留施工缝,以及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且聚集在构件内部,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易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缝等。
(2)确定浇筑方案:当结构平面面积不大时,可采用全面分层。当结构平面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分段分层。当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3倍时,可采用斜面分层。
(3)温度裂缝按其深度一般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4)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主要有:①采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②降低水泥用量;③合理分缝分块;④掺加外加料;⑤选择适宜的骨料;⑥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⑦预埋水管、通水冷却、降低混凝土的最高温升;⑧表面保护、保温隔热不使表面温度散热太快,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⑨采取防止混凝土裂缝的结构措施等。

第10题: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施工时不宜采取措施是()

  • A、适当增大石子粒径
  • B、掺入粉煤灰
  • C、选用矿渣水泥
  • D、加快浇筑速度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