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模式
AAI模式
VVI模式
VAT模式
自身心律
第1题:
患者女性,70岁,植入双腔起搏器5年。随防复查心电图如图4-8-5所示,正确的表述是
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
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
C、窦性心律+心房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AAI
D、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OO
E、窦性心律+心房、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DDD
第2题:
患者男性,7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现因心慌就诊,心电图如图4--8-18所示。该心电图应诊断为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C、心室电路感知了T波
D、电池耗竭导致的起搏功能异常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对该患者的处理措施为A、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
B、程控起搏器模式为DVI
C、磁铁试验
D、降低最大跟踪频率
E、以上郡是
第3题:
患者女性,安装DDD型起搏器后1周,患者自觉活动时心悸、头昏,常规心电图示起搏器功能正常。为进一步查清症状的原因,下一步检查应选择
A、胸部X线检查
B、超声心动图
C、动态心电图
D、平板运动试验
E、核素心肌显像
第4题: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
第5题:
患者女性,57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4-8-17A为植入起搏器后3个月复查的心电图,图4-8-17B为植入起搏器后6个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4-8-17A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图4-8-17B提示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该患者心电图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功能异常
C、电极脱落
D、电极移位
E、电池耗竭
第6题: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低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
B、AAI模式
C、VVI模式
D、VAT模式
E、自身心律
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长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
B、AAI模式
C、VVI模式
D、VAT模式
E、自身心律
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短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A、DDD模式
B、AAI模式
C、VVI模式
D、VAT模式
E、自身心律
如果心房电极感知经心室逆传的心房波后出现心动过速,频率和起搏器的上限频率相近,最可能的心动过速为A、房性心动过速
B、室性心动过速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终止上述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为A、静注维拉帕米
B、静注普罗帕酮
C、静注利多卡因
D、静注胺碘酮
E、磁铁试验
第7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
B、频率滞后功能
C、感知过度
D、感知不良
E、电极脱位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
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提高感知阈值
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重新放置电极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
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
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
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第8题:
该患者动态心电图提示最长RR间歇3.2秒,下列哪项治疗最适合该患者
A.暂时观察病情
B.射频消融手术使其转为窦性心律
C.VVI型起搏器植入术
D.DDD型起搏器植入术
E.阿托品提高心室率
第9题:
患者男性,55岁,因头晕、黑矇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窦房结恢复时间为4200ms,房室结文氏点为110次/分。该患者最适宜安装的起搏器类型为A、VOO
B、VVI
C、AAI
D、DDD
E、临时心室起搏
患者安装起搏器后的心电图如图4-8-15所示,起搏器的工作模式为
A、VOO
B、AAI
C、VVI
D、VAT
E、DDD
如果记录到的心电图如图4-8-16所示,起搏器的工作模式为
A、VOO
B、AAI
C、VVI
D、VAT
E、DDD
第10题:
患者男性,63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DDD起搏器,为了解起搏器功能而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当自身心房率快于起搏器下限频率,而自身的PR间期长于起搏器的AV间期时,心电图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