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向妈妈道出了实情,可是妈妈没有骂她。

题目
单选题
妹妹向妈妈道出了实情,可是妈妈没有骂她。
A

B

C

D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妈妈、姐姐、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5岁。当妈妈的年龄是姐姐的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6岁;当姐姐的年龄是妹妹的年龄的2倍时,妈妈的年龄是32岁。问:妹妹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岁?( ) A.10 B.11 C.14 D.16


正确答案:B
设妹妹6岁时,姐姐的年龄为χ岁,则此时妈妈的年龄为3χ岁;设妈妈年龄为32岁时,妹妹年龄为Y岁,则此时姐姐年龄为2y岁,因此可得下表:


因此当妹妹6岁时,姐姐是11岁,妈妈是33岁,此时她们的年龄和为6+11+33=50(岁),她们现在的年龄和为65岁,(65—50)÷3=5,因此妹妹现在的年龄为6+5=11(岁),正确答案为B。

第2题:

我妈妈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4年,却没有转正。

那是在1988年,我妈妈生了我。我是二胎。因为这个问题我妈妈被下岗了,可是后来又被学校聘请去做代课老师,中间就间隔了一个暑假。在2007年12月31号,我妈妈被辞退,学校就给了12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新的劳动法是2008.1.1施行的,那我妈妈这个还可以按照新的劳动法么?


这个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不同地方规定不太一样,可以相关部门提出调解请求,按照你说的情况,如果一直对赔偿不满意,不接受可以申诉,你妈工作年限很长,应该符合终身固定合同规定,不可随意辞退的,不过主要还是看双方协调的结果!
可怜的教育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没有人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他们燃尽了自己最后一滴油,却被人无情的践踏他们的丰功伟绩。应该没希望
不可以了,学校是看准了时间的,哎,有知识的人不好斗啊

建议咨询律师

第3题:

:父亲:儿子 正确选项为( )。

A.母亲:妈妈

B.爷爷:奶奶

C.姨妈:表兄

D.姐姐:妹妹


正确答案:D
题目中的双方之间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父亲”的称谓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儿子”的存在,没有“儿子”也就无所谓“父亲”。与此关系相同的只有D项。

第4题:

正面教育表现为()。

  • A、小明考试成绩好时妈妈就表扬他,成绩差时妈妈会责备、不理睬他
  • B、小红数学不及格,爸爸骂她笨蛋
  • C、小军帮邻居大妈照看小孩受到了妈妈的表扬
  • D、爸爸告诫小花不要把零用钱给路上的乞丐

正确答案:C

第5题:

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组织孩子们画自己的妈妈,画得好的作品可以贴到教室门口的展示栏里。宝宝小朋友将妈妈画好后又在画面上画了许多杂CLR.,章的心形.破坏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当老师问他原因时,他说:“这些爱心代表着我爱妈妈。…‘宝宝小朋友画这么多‘心’,老师知道你非常喜欢妈妈(及时表扬他爱妈妈的情感,肯定他感恩的做人态度),对吗”“我妈妈可漂亮了!”宝宝自豪地说。“可是妈妈的‘眼睛’被心形挡住了怎么办”宝宝思索不回答。教师启发道:“你看过儿子给妈妈端洗脚水的电视广告吗儿子很爱妈妈,妈妈辛苦一天他主动端水让妈妈洗洗脚。你也非常喜欢妈妈,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呢”“我妈妈非常喜欢玫瑰花。”“那你再画一些美丽的花送给妈妈,好吗”
问题:
(1)材料中的幼儿教师对宝宝小朋友采取了哪些评价方法
(2)幼儿教师对宝宝的评价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评价理念


答案:
解析:
(1)本材料中的幼儿教师对宝宝小朋友采取的评价方法包括:作品分析法和谈话法。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研究对象的作品很多,如作业、日记、作文、笔记、绘画作品、考试试卷、工艺制品等。幼儿教师通过观察宝宝小朋友的画,发现宝宝的画除了画了妈妈,还画了许多心形图案,这显然是作品分析值得注意的地方。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寻访”被调查对象,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幼儿教师如果只通过作品对宝宝进行评价.显然无法了解画妈妈的画上为什么会有杂乱无章的心形图案。通过谈话不但知道了原因,而且发现了宝宝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对感情的表达之意。 (2)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如果宝宝把妈妈画好后就此停下来,单从作品的布局来评价,将是一幅很成功的作品,但孩子的情感往往是通过作品反映出来的,因此画好妈妈的画后又画了许多心形图案。幼儿教师淡化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通过有效引导评价,将定量评价结果和定性评价整合应用,教师的评价取向重心已经发生了转移,从关注幼儿的成长、进步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手。该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现了评价的综合性特征,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也体现了发展性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理念。

第6题: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花花、黄黄、灰灰是三只可爱的狗宝宝,他们都是狗妈妈的好孩子,狗妈妈非常爱他们。一天,花花生病了,躺在床上。狗妈妈很着急,想尽办法让花花好起来,可是没有用。花花想吃肉骨头,妈妈连忙拿来肉骨头;花花想吃苹果,妈妈连忙买来苹果;花花想玩玩具,妈妈连忙拿来玩具。黄黄和灰灰看到了,心想:“要是我能生病该多好啊!”黄黄和灰灰想啊想,真的生病了。于是,黄黄要看图书,灰灰想吃虾条。妈妈忙呀忙呀,忙着照顾三个宝宝。狗妈妈太累了,终于病倒了。妈妈不能照顾三只小狗,连自己也无法照顾了。看着妈妈痛苦的样子,三只狗宝宝非常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过了几天,三只小狗的病好了,他们都来照顾妈妈,狗妈妈开心地笑了。从此,三只小狗再也不想生病了。

围绕该故事设计一个幼儿园大班的活动方案。


正确答案:
活动内容: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让他们初步懂得妈妈关心自己,自己更要关心妈妈。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熟悉童话“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2)幼儿操作材料“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3)布置一个“好妈妈照片栏”。
(4)自制送给妈妈的礼物。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欣赏故事。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让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三只小狗的行为表现:小狗为什么想生病?他们生病了,狗妈妈是怎么照顾他们的?结果狗妈妈怎么啦?他们这样做对吗?狗妈妈病倒以后,这三只小狗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是怎样做的?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应如何去关心妈妈。
①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你的?为你做了哪些事?
②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如果妈妈上班累了,回到了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妈妈?
(4)为妈妈开个“小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让幼儿唱有关妈妈的歌。
(5)为妈妈制作礼物。
活动建议:
(1)活动前布置墙饰,贴上每个幼儿和家里人一起活动的照片(如为孩子过生日、陪孩子在公园玩等),从而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
(2)要求幼儿回家表演节目给妈妈看。
(3)在美工活动时,制作一件礼物给妈妈或其他关心过自己的人。

第7题:

某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四口人。一天,家里突然出现了一份为奶奶准备的神秘生日礼物,对于生日礼物是谁准备的四人有如下说法:
爸爸说:我们四人都没准备。
妈妈说:不是我准备的。
哥哥说:妈妈和妹妹至少有一人没准备。
妹妹说:这是我们四人中有人准备的。
已知四人中有两人说的真话,两人说的是假话。
由此可以推出:

A.爸爸和妈妈说的是真话
B.妈妈和哥哥说的是真话
C.爸爸和妹妹说的是真话
D.哥哥和妹妹说的是真话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若干论断和真假限定,确定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关系。
爸爸说的话“我们四人都没准备”和妹妹说的话“我们四人中有人准备”为矛盾关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据矛盾关系的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及题干的真假限定,可知:爸爸的话和妹妹的话一真一假,则妈妈的话和哥哥的话也一真一假;
妈妈说“不是我准备的”与哥哥说“妈妈和妹妹至少有一人没准备”为包容关系,且妈妈说→哥哥说,根据包容关系的特性“一真前假,一假后真”可知,妈妈说的是假的,哥哥说的是真的,即礼物是妈妈准备的,进而可知妹妹所说的“这是我们四人中有人准备的”为真。
综上所述,哥哥和妹妹说的是真话。

第8题:

杰克缺钱的时候就会向妈妈要,妈妈通常都会给他一些钱。如果杰克向爸爸要钱,爸爸通常都会拒绝。在这个例子里,前提是()

A、爸爸的出现

B、妈妈给钱

C、爸爸拒绝

D、妈妈的出现


参考答案:D

第9题:

妈妈要带两个女儿去参加一个晚会,女儿在选择搭配衣服。家中有蓝色短袖衫、粉色长袖衫、绿色短裙和白色长裙各一件。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配短裙。
以下哪种是妈妈不喜欢的方案(  )


A.姐姐穿粉色衫,妹妹穿短裙

B.姐姐穿蓝色衫,妹妹穿短裙

C.姐姐穿长裙,妹妹穿短袖衫

D.妹妹穿长袖衫和白色裙

答案:B
解析:
妈妈不喜欢女儿穿长袖配短裙,即必须是长袖配长裙、短袖配短裙。只有B项妹妹穿的是长袖配短裙,所以答案为B。

第10题:

《爸爸的红门》银秀是银桃的?()

  • A、姐姐
  • B、妈妈
  • C、妹妹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