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身教应重于言教?

题目
问答题
为什么说身教应重于言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家庭教育很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子女一辈子做人的大事。但在家庭教育中,我觉得父母的身教应重于言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然而,现在有些家长却不分场合,随便抽烟;告诉孩子不要骂人,自己却满口脏话。等到大人要求孩子“不准吸烟”“不准玩游戏机”“不准打麻将”时,孩子不禁反问:“你为什么吸烟?”“你为什么玩游戏机?”“你为什么打麻将?”这样一来,教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很重视身教。如孔子,他教导学生要“不耻下问”,他不只是嘴上说,而是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田间地头、河畔山林,孔子随时都向农夫渔民请教。他深知,行动上的潜移默化,往往胜过口头上的谆谆告诫。
在这方面,我本人也有深切的体会。小时候,一次吃饭时把饭粒撒到了桌子上,父亲见了,既没发火,也没大谈特谈农民种粮食的辛苦。他只是默默地捡起饭粒,放进了自己的碗里。从那以后,我再不敢浪费粮食了。我想,要是父亲当时把我大骂一顿,或给我讲很多“珍惜粮食”的大道理,那效果又会如何呢?
总之,若想让孩子将来成才,那么,父母亲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不妨先做到,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正确答案:A

第2题:

“身教重于言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境陶冶法

D.实践锻炼法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有关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A、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我们党一向把言教与身教紧密结合在一起。

B、通过言教,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说服群众,团结群众。

C、通过身教,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人格力量来感化群众,带动群众。

D、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言教重于身教。以理服人,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D

第4题:

所谓的“三教”是指()。

  • A、言教、身教、家教
  • B、言教、家教、境教
  • C、言教、身教、境教
  • D、家教、境教、身教

正确答案:C

第5题:

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要重于言教。( )


答案:对
解析:

第6题:

"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战中的表现。


正确答案:
替代性强化

第7题:

根据观察学习理论,简述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


答案:
解析:
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间接学习。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是观察者对活动的探究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化为符号形成的内部表征。复现过程是以内部表征为指导,做出反应。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是否也表现出来。人的行为的获得,是由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经观察别人行为表现的方式(“身教”)以及行为后果间接获得的。个体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在通过社会学习而形成人格的过程中,个体模仿他所喜欢的榜样人物(“身教”),模仿后若自己的表现得到社会赞许则获得满足,社会赞许就起着强化的作用,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即使榜样不在场,受到强化的行为仍会出现。所以说身教重于言教在原理上与观察学习理论是共通的。

第8题:

“身教重于言教”是_________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正确答案:
替代性强化

第9题:

请你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入手,分析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般原则,就是指在各个历史时期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实践证明,一般工作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是适用的、有效的。遵循掌握新形势下的方针和原则,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一切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群众,启发群众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但是,仅仅依靠讲道理还是不够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靠说,二是靠做,后者更重要。在对群众进行言教的同时,还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做出表率。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言教通身教结合起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群众。

第10题:

“身教重于言教”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 A、复杂性
  • B、简单性
  • C、示范性
  • D、创造性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