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莉请张磊做什么?

题目
单选题
问:小莉请张磊做什么?
A

陪她去医院

B

请张强吃饭

C

帮她请假

D

好好休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莉的父母为了供其哥哥上大学,就让上初中的张莉辍学在家干农活补贴家用,请问张莉遭到侵害的权利是()。

A选举权

B继承权

C劳动权

D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D

第2题:

张小莉打算投资股市,进行一笔中期投资,现在关注的某银行股票每年现金派息1元,张小莉计划持有5年,若有把握5年后可以70元卖出,以期望报酬率12%为折现率,则合理的股价应是( )元。

A.42.8

B.43.3

C.45.7

D.46.9


参考答案:B
解析:按12%的折现率,查表可得,复利现值=0.567,年金现值=3.605,合理股价=1×3.605+70×0.567=43.3(元)。

第3题:

:张莉是浙江省×市第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年仅10岁,平素酷爱写作,所写的文章多次在当地举办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奖。2007年10月,张莉的母亲在同事处看见一本小学生作文选,其中有5篇作文是张莉所写。张莉的母亲找到出版此书的出版社,要求取得稿酬及样书,而出版社以种种理由拒绝。于是,张莉之母以张莉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要求出版社支付稿酬及交付样书。

问:未成年人能否成为著作权人?


正确答案:

本案所涉及的问题是未成年人能否成为著作权人。根据《著作权法》第9条、第11条的规定,著作权首先属于作者,即作品的创作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作者,关键是看作品是否由他创作,法律并不要求他必须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这是因为创作作品是事实行为而不是法律行为。因此,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因其创作出作品而成为著作权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也可因独立创作出作品而成为著作权人。只要一个作品具有独创性、可感知性,不论其创作者是否具有行为能力,都可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本案中的张莉虽然只有10岁,尚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但由于她创作出了作品,因而也是作者,并依此身份成为著作权人。出版社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已构成侵权行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未成年人不仅可以因其创造出作品而成为著作权人,还可以通过继承、受赠、受遗赠等方式取得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人。

第4题:

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答案:A
解析: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要求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第5题:

赵某是当地的混混,一次在酒吧看上了小莉,并展开追求,可是小莉始终不同意,因此赵某威胁小莉,如果不跟他结婚就会对她和她家人下手,由于受到胁迫,小莉最终嫁给了赵某。婚后不幸的生活使小莉想到离婚,()有权提出离婚。

A:只有小莉
B:小莉及其家人
C:基层组织
D:公安机关

答案:A
解析:
考点: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人。

第6题:

请根据教材第七课课文(一)“他在做什么呢”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李丽找张东时,张东在宿舍做什么?


参考答案:罗飞认为他在听音乐,实际上他在听课文录音。

第7题:

某齿轮厂聘用小莉为其检测员,双方签有劳动合同,后双方发生劳动争议。根据设定的情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在试用期内,小莉可随时通知齿轮厂解除劳动合同
B:小莉严重失职给甲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齿轮厂可解除合同
C:齿轮厂不为小莉缴纳社会保险费,小莉可随时通.知解除合同
D:因齿轮厂以开除来威胁小莉加班,小莉可随时通知解除合同
E:因齿轮厂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给小莉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小莉可随时通知齿轮厂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B,C,D,E
解析:
A项正确的表述为: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8题:

(本题满分6分)小莉的爸爸买了今年七月份去上海看世博会的一张门票,她和哥哥两

人都很想去观看,可门票只有一张,读九年级的哥哥想了一个办法,拿了八张扑克牌,

将数字为1,2,3,5的四张牌给小莉,将数字为4,6,7,8的四张牌留给自己,并

按如下游戏规则进行:小莉和哥哥从各自的四张牌中随机抽出一张,然后将抽出的两

张扑克牌数字相加,如果和为偶数,则小莉去;如果和为奇数,则哥哥去.

(1)请用数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莉去上海看世博会的概率;


正确答案:

 

第9题:

材料:
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他玩。小莉没理会他。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荡秋千……”
对此,不同的教师可能会采取下面不同的回应方式:
教师A牵着诺诺的手走到小莉面前,说:“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了,我现在想看小莉是不是个懂得谦让的孩子。小莉你已经玩了一会儿了,现在能不能让诺诺玩一会儿呢?”小莉听了后,把秋千让给了诺诺。
教师B问诺诺:“你对小莉怎么说的呢?”诺诺说:“我说我想玩一会儿。”教师B想到诺诺平时说话总是低声细气的,就说:“是不是你说话声音太小了,她没有听清楚呢?现在去试试大声地对她说‘我真的想荡秋千,我已经等了很久了!’如果这样说她还没让你玩,你就回
来,我们再想别的方法。”

问题:请分析上述两位教师回应方式的利弊,并说明理由。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A、B两位教师的做法不同,各有利弊。
(1)A教师发现儿童发生矛盾后,便立即帮助解决,并且是以讲道理这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对小莉进行教育,给诺诺示范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A教师以主导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干扰了儿童的游戏进程,其对小莉的语言带有一些说教、命令的成分。而对诺诺来说,他可能会产生依赖老师的心理。
(2)B教师主动帮助诺诺分析原因,并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自己独自去解决。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儿童以后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便能够轻松地处理好同伴交往中的矛盾。然而,B教师所教的方法比较笼统,缺乏对问题解决后期的关注。

第10题:

材料:
四年级二班的小磊上学经常迟到,每次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磊总是推门而入,他的迟到不仅影响了本班在全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的分数,更影响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此,班主任李老师专门找小磊谈话。李老师了解到,原来是天气转凉后,小磊一直不肯起床。总是赖床。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小磊,而是告诉他要做个勤奋的孩子,别的同学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小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下定决心不再迟到。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小磊早早到达了学校。但是,到了第三天小磊又迟到了,而且晚到后不主动将作业交给各科课代表,作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少做、不做的现象。虽然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总是改不了。一次,为了掩盖自己没有做作业的实情,就跟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对小磊的行为很是头痛。
问题:
(1)小磊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试结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
(2)如果你是小磊的班主任,如何帮助他改正


答案:
解析:
(1)材料中的小磊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发展不统一,导致出现不良行为。 第一,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材料中小磊虽然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有了一定的道德判断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
第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材料中小磊没有强大的道德情感做支撑,因此改正错误的动力不足。
第三,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材料中小磊由于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有“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现象。
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材料中小磊对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正是这个特点的体现。
(2)材料中小磊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战胜不了困难,进而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这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体现。因此要培养小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
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意志的坚持性。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可通过与各科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开展积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帮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遇到困难时不断鼓励使其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意志力的自制力。小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自制力,但水平较低。要把培养自制力与培养坚持性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发展其善于管理自己的冲动和任性的能力。
再次,要帮助小磊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不仅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还要依托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
最后,培养小磊言行一致的良好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运用学生具有向师性、可塑性的特点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与家长联系,使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达到和谐统一。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