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已知仪器道数为240,观测系统为63000-325-0,炮间距离50m, 求:覆盖次数n.

题目
问答题
已知仪器道数为240,观测系统为63000-325-0,炮间距离50m, 求:覆盖次数n.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知道间距△X=25,M=240,d=50m,
∵n=M△X/(2d)=60
复盖次数n=60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已知某悬挂点等高耐张段的导线型号为LGJ-185/30,代表档距lo为50m,计算弧垂fo为0.8m,采用减少弧垂法减少12%补偿导线的初伸长。现在档距lc为60m的距离内进行弧垂观测。求弧垂f为多少应停止紧线?


第2题:

计算覆盖次数n 知:仪器道数M=240,观测系统为6300-325-0,炮点移动的距离d=50m. 求: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可知: 道间距△X=25m
∵n=M△X/(2d)
=240×25/(2×50)
=60
覆盖次数为60次.

第3题:

计算题:已知某观测系统为:0£­625£­3000m,且道间距为25m,求接收道数?


参考答案:已知:X=3000mμ=625mΔx=25m
求:N
解:L=X-μ=3000-625=2375(m)
Δx=L/(N-1)
N=L/Δx+1=2375/25+1=96(道)

第4题:

计算题:已知地面上两点A、B之间的视线距离为S米,仪器高度为H米,切尺为H米,竖直角为a度,求A、B两点的水平距离D为多少?


正确答案: D=S×[cos(a)]2(米)

第5题:

已知仪器道数为240,观测系统为63000-325-0,炮间距离50m, 求:覆盖次数n.


正确答案: 由观测系统知道间距△X=25,M=240,d=50m,
∵n=M△X/(2d)=60
复盖次数n=60次。

第6题:

已知:地球半径为R,仪器至立尺点的距离为4m,求: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误差?


正确答案: f=(0.43D2/R)=(0.43×42/R)=6.88/R.m
答: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读数的影响误差f=6.88/R.m。

第7题:

在多次覆盖观测系统中,炮点和排列移动的距离是()的,而且是()移动.


正确答案:相同;等距离.

第8题:

用120道地震仪中间对称放炮多次覆盖,道距是25m,偏移距是25m,炮距50m,则覆盖次数是()。

A.15次

B.20次

C.30次

D.60次


参考答案:C

第9题:

测量导线与被跨越的通信线间的距离。仪器至线路交叉点的水平距离为50m,观测线路交叉处导线时的仰角为14°15′,观测线路交叉处通信线的仰角是5°18′,计算线路交叉跨越距离H?


正确答案: 解:H=50×(tan14°15′-tan5°18′)=50×(0.254 0- 0.092 8)= 50×0.161 2=8.06(m)

第10题:

CPU执行一段时间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3900次,主存完成的存取次数为100次,已知Cache的存储周期为40ns,主存的存储周期为240ns。求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正确答案:H=3900/(3900+100)=97.5%
平均访问时间:ta=h*tc+(1-h)*tm=0.975*40+0.025*240=39+6=45ns
系统效率:e=tc/ta=40/45=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