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Brown Printing是一家小型家庭企业,3月1日开始经营,生产高质量图书。企业所有者们精通印刷技术,但是缺乏会计知识和经验。公司聘请了独立会计员编制利润表,独立会计员根据3月的经营数据编制了下表。销售价格$90/本产品生产量15000本产品销量10000本直接材料成本$15/本直接人工成本$6/本变动制造费用$4/本固定制造费用$240000/月销售费用3/本行政管理费用$160000/月BrownPrinting的所有者们希望能够理解表中数据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来帮助他们经营公司。1

题目
问答题
Brown Printing是一家小型家庭企业,3月1日开始经营,生产高质量图书。企业所有者们精通印刷技术,但是缺乏会计知识和经验。公司聘请了独立会计员编制利润表,独立会计员根据3月的经营数据编制了下表。销售价格$90/本产品生产量15000本产品销量10000本直接材料成本$15/本直接人工成本$6/本变动制造费用$4/本固定制造费用$240000/月销售费用3/本行政管理费用$160000/月BrownPrinting的所有者们希望能够理解表中数据的含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来帮助他们经营公司。1.定义和解释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2.a.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b.使用变动成本法编制3月公司利润表。3.a.使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b.使用完全成本法编制3月公司利润表。4.a.列举变动成本法的两个优势。b.列举完全成本法的两个局限性。5.解释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计算所得净利润不一致的原因。请列明计算过程。6.定义并解释生产量成本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某年度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10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20元变动销售费用9元固定销售费用24元变动管理费用14元固定管理费用15元采用变动成本法时,该企业的产品成本是()

A、30元

B、53元

C、50元

D、112元


参考答案:A

第2题:

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成本项目 用量标准

价格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50千克

9元/千克

450元/件

直接人工

A

4元/4,时

B

变动制造费用

C

D

135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

E

F

90元/件

合计

855元/件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工时用量标准为1 000小时,制造费用均按人工工时分配。(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 9 000元

直接人工

3 325元

变动制造费用’

2 375元

固定制造费用

2 850元

合计

17 550元

要求:

(1)填写标准成本卡中用字母表示的数据;

(2)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

(3)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4)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5)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6)采用两差异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第3题:

企业经营成果()。

A、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

B、是劳动成果

C、是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成果

D、是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成果

E、不仅包含企业生产的主产品,还包括企业生产的副产品和联产品。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本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生产领用材料编制的材料分配表如下表:

(2)分配的工资费用见下表:

(3)分配的其他制造费用见下表:

要求:

(1)完成工资费用分配表。

(2)编制下列制造费用明细账。

(3)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所登数据,采用生产工时的比例分配,编制下表:

(4)甲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在产品成本,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本月完工 80 件,在产品 20 件;乙产品本月完工 100 件, 在产品 10 件,在产品成本采用按年初固定数计算,要求编制下列明细账。




答案:
解析:
(1)工资费用分配率=40000/20000=2(元/小时)
分配的工资费用见下表:

(2)编制下列制造费用明细账

(3)分配的制造费用见下表:

(4)

第5题:

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范围是()。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
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

答案:C
解析:
在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中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它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

第6题:

资料:

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A产品的正常生产能量为l 000件;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产品A)

要求:

(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采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5)采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正确答案: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800×0.11)×(140-150)
=-880(元)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800×0.11-800×0.1)×150
=1 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880)+1 200
=320(元)
由于材料实际价格低于标准价格,使材料成本下降880元;由于材料实际数量高于标准数量,使材料成本上升1 200元,两者相抵,直接材料成本净上升320元,为不利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800×5.5)×(3.9-4)
=-440(元)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800×5.5-800×5)×4
=1 600(元)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440)+1 600
=1 160(元)
由于实际工资率低于标准工资率,使直接人工成本下降44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 600元。两者相抵,直接人工成本净上升l l60元,为不利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一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
=一1 280(元)
变动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标准工时)×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2
=480(元)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费用耗费差异+变动费用效率差异
=(一1 280+480)
=一800(元)
由于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低于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使变动制造费用下降l 280元;由于实际工时高于标准工时,使变动制造费用上升480元。两者相抵,变动制造费用净下降800元,为有利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生产能量=1 000 × 5=5 000(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5 000(元)
实际产量标准工时=800 X5=4 000(元)
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5 000/5 000=1(元/32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一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费用实际数一(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5 000一(1×5 000)
=0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生产能量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1
=1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1 000=1 000(元)
由于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与预算数相同,为发生该项费用的耗费差异;但因未能达到应有的生产能量,使固定制造费用发生闲置,损失额1 000元。
(5)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0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工时一实际工时)X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5 000—800×5.5)×l
=6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一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费用标准分配率
=(800×5.5—800×5)×1
=4 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0+600+400
=1 000(元)

第7题:

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每件产品的计划工时为3小时,变动制造费用的计划成本为6元/件,7月份公司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成本为7元/件,实际工时为4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为( )元。

A.-1

B.4

C.-0.75

D.3


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析】每小时制造费用变动的影响=实际工时×(实际每小时制造费用-计划每小时制造费用)=4×(7/4 -6/3)=-1(元)。

第8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生产,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各步骤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40%,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相关资料见下表: 项目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月初在产品(件)

80

20

本月投入(件)

400

440

本月完工(件)

440

400

月末在产品(件)

40

60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800

580

1008

4388

本月发生费用

8000

1800

2800

12600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4160

1520

5680

本月发生费用

12800

11200

24000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合计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别计算),并把表2填写完整; (2)计算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并把表3填写完整; (3)把表4填写完整,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正确答案:
(1)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在产品约当产量=40×100%+60=100(件)直接人工: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制造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40×40%+60=76(件)由于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400件)耗用第一车间的完工产品400件,因此,计算第一车间的约当总产量时,还应该加上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数量400件,即直接材料:约当总产量=400+100=500(件)
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76=476(件)直接材料: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2800+8000)/500X400=864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一8640=2160(元)或:月末在产品成本=(2800+8000)/500×100=2160(元)直接人工: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580+1800)/476×400=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2000=38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580+1800)/476×76=380(元)制造费用: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008+2800)/476×400=3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一3200=608(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008+2800)/476×76=608(元)表2第一车间成本计算单金额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2800

580

1008

4388

本月发生费用 

8000

1800

2800

12600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8640

2000

3200

13840

月末在产品成本 

Z160

380

608

3148

(2)第二车间的约当总产量如下: 
直接人工: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制造费用:约当总产量=400+60×40%=424(件)直接人工: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4160+12800)/424×400=16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16000=96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4160+12800)/424×24=960(元:制造费用: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1520+11200)/424×400=1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12000=720(元)
或:月末在产品成本=(1520+11200)/424×24=720(元)
表3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金额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4160

1520

5680

本月发生费用 

 

12800

11200

24000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16000

12000

28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 

 

960

720

1680

(3)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金额单位:元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车间 

8640

2000

3200

13840

第二车间 

 

16000

12000

28000

合计 

8640

18000

15200

41840

单位产品成本=41840/400=104.6(元)
【提示】 
(1)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完工产品”指的是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本题中指的是400件),某个步骤的“在产品”指的是“广义在产品”,包括该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称为该步骤的狭义在产品)和该步骤巳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即后面各步骤的狭义在产品)。换句话说,凡是该步骤“参与”了加工,但还未最终完工形成产成品的,都属于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本题中,表1中的40件和60件都属于第一车间的“广义在产品”;对于第二车间而言,由于是最后一个车间,所以,其广义在产品指的是其狭义在产品,即仅指表1中的60件。 
(2)计算某步骤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实际上计算的是“约当该步骤完工产品”的数量,由于后面步骤的狭义在产品耗用的是该步骤的完工产品,所以,计算该步骤的广义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时,对于后面步骤的狭义在产品的数量,不用乘以其所在步骤的完工程度。用公式表示如下: 
某步骤月末(广义)在产品约当量 
=该步骤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完工程度+以后各步月末狭义在产品数量另外还要注意:本题中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所以,计算第一车间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时,直接材料的在产品完工程度按照100%计算。

第9题:

甲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8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6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5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为4元。该公司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75%作为这项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则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是( )元。
?

A、28
B、33
C、49
D、52

答案:C
解析:
单位变动成本=10+8+6+4=28(元),目标销售价格=28×(1+75%)=49(元)。
提示:需要注意用变动成本加成法计算产品价格的时候,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还包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这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如果使用完全成本加成本法,则是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基础上进行加成计算,不涉及销售和管理费用。教材例题是这样处理的,我们做题的时候也这样处理。

第10题:

甲产品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6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4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8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为4元。该公司经过研究确定采用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成75%作为这项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则产品的目标销售价格是( )元。

A.35
B.56
C.42
D.49

答案:C
解析:
单位变动成本=10+6+4+4=24(元),目标销售价格=24×(1+75%)=42(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