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A 不汲汲于贫贱B 不戚戚于贫贱C 不郁郁于贫贱

题目
单选题
《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
A

不汲汲于贫贱

B

不戚戚于贫贱

C

不郁郁于贫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三)、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2)()(3)()(3分)

                          1A、期在必醉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D、其真无马邪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作者:2分)

                          人物形象:

                          2分)


(三)(15分)18、(1A2B3D19、(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0、(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21、略


第2题:

老师在讲解《出师表》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这句的句式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介宾短语后置,特举出以下例子。下列句子不适合用来举例的一项是(  )。

A.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C
解析:
古汉语中,介宾短语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就叫做介宾短语后置。根据定义可知,答案选C。

第3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于道德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的认同阶段。


正确答案:
(×)。应为内化阶段。

第4题:

《礼记》言,贫贱而知好礼,则()。

  • A、不骄纵
  • B、不奢靡
  • C、志不慑
  • D、心怀礼

正确答案:C

第5题: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以下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是()

  • A、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 B、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

正确答案:A

第6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于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中的认同阶段。()


答案:错
解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于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中的内化阶段。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已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第7题:

《五柳先生传》中“不汲汲于富贵”的前一句是()。

  • A、不汲汲于贫贱
  • B、不戚戚于贫贱
  • C、不郁郁于贫贱

正确答案:B

第8题:

(),此之谓大丈夫。

A.A.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C.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D

第9题:

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正确答案: 不为贫贱而忧愁,也不热衷于追求富贵

第10题: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是谁所说?


正确答案:这句话是黔娄之妻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