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建筑结构技术与建筑艺术形象之美的统一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问答题
简述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建筑艺术
古埃及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巨型建筑。这些巨型建筑以巨大的石块为主要建筑材料,工程宏大,施工精细,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便是最突出的代表。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地区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现存的比较完整的古代建筑虽然很少,但它们在建筑艺术上曾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对后来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古代两河流域建筑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以生土作为建筑材料的结构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装饰方法。前者主要是指以砖为建筑材料的拱券和穹隆结构,后者主要指装饰面砖和彩色琉璃砖的发明与使用。
(2)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艺术
古希腊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础,它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和秀美见长。古希腊建筑创造的3种柱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对后来的古罗马建筑以至整个西方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雅典卫城,集中体现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
古罗马建筑艺术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但在建筑技术、建筑类型和数量以及规模等方面,则大大超过了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虽不如古希腊建筑精美,但却以规模宏大和气势雄伟著称,充分体现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大帝国的气魄。现存的罗马万神庙、罗马斗兽场和罗马提图斯凯旋门,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古罗马建筑的伟大成就。
(3)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
由于欧洲中世纪经历了近千年的封建分裂状态和基督教教会的统治,所以以基督教教堂建筑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成为这一时期建筑艺术发展的集中体现。欧洲中世纪建筑的3种主要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4.(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2)采用框架式结构,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3)灵活安排空间布局;(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构件;(5)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6)创造斗拱结构形式;(7)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第4题:

问答题
简述外国近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正确答案: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的建筑,从建筑设计的倾向来看,可以分成以下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将建筑的新的功能要求不同程度地屈从于旧的建筑艺术形式,从而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3种建筑风格。巴黎的雄狮凯旋门、伦敦的英国国会大厦,和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宫,分别代表了上述的3种建筑风格。
另一种倾向是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充分运用先进生产力所提供的新材料,大胆探索新的建筑形式,最典型的是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和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古代移民类型和特点。

正确答案: 类型:
1)自北而南离心型迁移:公元311年,永嘉之乱,北方中原人民南迁史称永嘉南迁;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中国客家文化。
2)政府强制内需型迁移:秦迁天下富豪12万人到咸阳;明朝时期,江南富商迁于东京。
3)东西向渗透型迁移:宋朝江南移民西迁到湖广,宋末四川人口向南迁移,明清“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4)由内地到边疆开发型移民:西汉曹操,唐朝都屯田戍边西北。明朝将卫所移民。
5)北方少数民族南移西迁:汉乌孙、大月氏西迁伊犁河,匈奴西迁。9世纪回纥、突厥西迁;北方五胡十六国内迁。
6)南方非汉族退却型移民:蛮夷、僚、越、昊西南方向平原到山区退却。
7)东南沿海向外移民:17世纪侨居东南亚,近代向东南亚、美欧澳移民。
特点:
1)先秦时期:迁移范围小速度慢。
2)秦至元时:北方游牧民族南迁至黄河流域,与北方汉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3)明—太平天国时期:向山区边缘移动不多见。
4)之后填补空白迁移至东北、台湾,海外移民高潮。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问答题
试从网师园的园门特点,简述中国古代的门阀制度

正确答案: A.门槛高低比喻社会地位的高下
B.大门和便门的不同是来宾身份贵贱区分以及曰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区分。
C.社会等级制度通过建筑物的门面意境制度化。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2)精巧的结构,优美的屋顶
(3)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4)鲜明、艳丽的色彩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
(2)精巧的结构,优美的屋顶
(3)灵活多变的室内空间
(4)鲜明、艳丽的色彩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金字塔建筑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金字塔是古王国法老的陵墓。
2)金字塔具有庞大的体积和重量,给人以精神上的压力。
3)金字塔外观匀称、稳定。它象征了法老的威严和地位,说明了埃及人顽强的意志力。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希腊与中国古代地图的特点。

正确答案: 以现代地图学性质观之,中国在公元前21世纪禹所铸九鼎地图是人类最早的地图。学术界认为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是源于禹所铸的九鼎。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远古时代,就流传着地图的故事,最著明的是“龙马负图”和“史皇作图”的传说。
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地图已经类型较多、内容翔实、绘制准确、用途广泛。
公元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公元前168年埋葬的三幅地图,即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就图幅来说,有方位、比例尺、符号、文字地名等地图基本要素,与现在的1:25万地形图对照,基本地形大势较相符合。晋代我国伟大地图学家裴秀(公元224—271年)在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地图学水平基础上,总结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的制图六体原则,即提出了比例尺、方位、距离以及用地面高程、倾斜度和弯曲系数校核实际距离的法则。
公元2世纪的工程师张衡,可能是第一个把方格法引进中国的人,但是他绘制的地图并没有能保留下来。
中国古代地理学,特别是地图学有很高水平;但在地理学史,包括地图学史中,被漠视、被有意抛弃,除了近百余年中国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受外国歧视外;很重要的一条便是认为,中国古代是有些东西,只是这些东西不很正确、不科学,不能上大雅之堂。中世纪及其以前,中国的地图学理论和制图技术水平,超过了目前保存和发现的古希腊和欧洲的地图学理论和制图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标志的是公元1137年镌刻于石碑之上的《海内华夷图》和《禹迹图》。《禹迹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画方地图。
中国和欧洲地图交流,有文字记载,至今仍保存的均开始于公元16世纪后半叶。
阿那克西曼德被历来欧美学者誊为第一个敢于在一张图上画出人们所居住的地球形状的人。古希腊地图可以认为是一种意念地图,或者说是抽象地图——“T”形地图。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