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Practice 7  公元前551年,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诞生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家里很穷,但是他从小就发奋读书,刻苦学习。20多岁的时候,做了个小官。他很有学问,办事认真,工作出色,30岁左右就已经很出名了。  孔子到过许多诸侯国家,想为各国君王效力,但是他们都不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于是,孔子改变主意,决心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来办学。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拜孔子为师。孔子收下了这些学生,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私人讲学事业。

题目
问答题
Practice 7  公元前551年,在今天的山东省曲阜诞生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家里很穷,但是他从小就发奋读书,刻苦学习。20多岁的时候,做了个小官。他很有学问,办事认真,工作出色,30岁左右就已经很出名了。  孔子到过许多诸侯国家,想为各国君王效力,但是他们都不接受他的政治主张。于是,孔子改变主意,决心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来办学。很多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把自己的孩子送来拜孔子为师。孔子收下了这些学生,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私人讲学事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行。孔子在教育中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解析: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孔子正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不同的教育,对不同弟子提出不同意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第2题: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但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收“学费”,他主要收()

  • A、腊肉
  • B、粮食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一)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 “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选自2008年12期《中华活页文选》)

12.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


正确答案:

孔子是一位率真、可爱、伟大的人

第4题:

新道家尽管是道家,却认为孔子甚至比老子、庄子更伟大。他们认为,孔子没有说忘,因为他已经忘了忘;孔子也没有说无欲,因为他已经无欲于无欲。上述认识体现的是一种六经注我的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子畏于匡”的故事,解释正确的是()。

  • A、孔子之所以不怕匡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身负天命
  • B、孔子当时地位身份很高,所以匡人奈何不了他
  • C、孔子因为有很多弟子保护,所以不怕匡人
  • D、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那种“天命在我”的自信

正确答案:A,D

第6题: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受教育的对象应该不分高低贵*和贫富差别,但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对他的学生还是收了一定的“学费”。他收的“学费”主要是()

  • A、货币
  • B、粮食
  • C、布匹
  • D、肉类

正确答案:D

第7题: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的伟大教育家,请问传说他有多少弟子?


正确答案: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第8题:

孔子赞同曾皙的回答是因为他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追求。()


正确答案:错

第9题: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倡导仁、义、礼、智、信。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下列哪位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 A、孟子
  • B、荀子
  • C、朱熹
  • D、孔子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