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表格中的文字设置成小四号、宋体,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数字设置成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对齐方式

题目
问答题
将表格中的文字设置成小四号、宋体,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数字设置成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对齐方式为中部右对齐;小于60分的平均成绩用红色表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word操作题

(1)将大标题段(“相聚上海”)文字设置为三号红色阴影黑体、加粗、居中。

(2)将小标题段(“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的文字设置为四号楷体_GB2312、红色、居中。

(3)将段落(“世博会小资料”)进行段前分页,使得“世博会小资料”及其后面的内容分隔到下一页, 插入页码位置为“页面顶端(页眉)”、对齐方式为“居中”、且“首页显示页码”。

(4)将文中最后5行文字转换为5行2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5)将表格的标题段文字(“世博会小资料”)设置为四号蓝色空心黑体、居中;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l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

步骤1 选择标题文本,选择【格式一字体】命令,在弹出“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中选择“黑体”(西文字体设为“使用中文字体”),在“字号”中选择“三号”,在“字型”中选择“加粗”,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在“效果”中勾选“阴影”。

步骤2返回到编辑窗口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居中对齐,选择文本中的小标题,单击工具栏上的 宋体五号 ,设置字体为“楷体_GB2312”、字号为“四号”,“颜色”为“红色”,居中对齐。

步骤3 将鼠标光标定位到段落(“世博会小资料”)的段落中,选择【格式→段落】命令,在弹出对话框的“换行和分页”

选项卡中“段前分页”,单击“确定”按钮将该段移到下一页。

步骤4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在弹出的“页码”对话框的“位置”中选中“页面顶端(页眉)”,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并选中“首页显示页码”。

步骤5选择文档中的最后5行,选择【表格→转换→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选择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直接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6选定全表,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表格”中“对齐方式”里选择“居中”。步骤7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页面中。保持表格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中“单元格对齐方式”命令,在弹出子菜单中选择“中部居中”命令。

步骤8选择表格的标题文本,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中选择“黑体”(西文字体设为“使用中文字体”),在“字号”中选择“四号”,在“字体颜色”中选择“蓝色”,在“效果”中勾选“空心”。

步骤9选定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中选择“l磅”,在颜色中选中“蓝色”,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编辑。

第2题:

执行【答题】→【字处理】菜单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请用Word 2000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将标题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文字设置为小二号、蓝色、阴影、黑体、加粗、居中。

(2)将正文第3~8段中的文字设置为五号宋体、西文文字设置为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3)将文中第2行(第一章教学要求)设置成黑体、红色、小三号,段后间距0.5行。文中第3行(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探析:)设置成小四号、宋体、加粗并加黄色底纹。

(4)将文中后11行文字转换为一个11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每列列宽为3.5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5)将表格标题行单元格文字设置为小四号、红色、空心、黑体,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5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首先在“考试系统”中执行[答题]→[字处理]→[WORD.DOC]菜单命令打开“WORD.DOC”文档。 (1)设置文本。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设置文档中的标题文本然后再对文本进行编辑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标题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形”列表框中选择“加粗”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二”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阴影”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字体居中对齐。 ②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宋体”在“西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文本框中输入“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文档中的第2行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三”“颜色”为“红色”。 ⑤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段后”文本框中输入“0.5行”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择文档中的第3行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加粗显示。 ⑦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底纹”选项卡中设置“填充”为“黄色”单击“确定”按钮。 (2)设置表格。首先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然后再对表格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文本中的后11行执行[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本向表格的转换。 ②执行[表格]→[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选项组中选择“居中”单击“确定”按钮设置表格居中对齐;选择表格的第1列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3.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③将光标移动到表格中使用拖动鼠标的方法将所有的单元格选中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表格中文本居中对齐。 ④选择表格第1行中的所有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四”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红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空心”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⑤选中整个表格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列表框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下拉框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首先在“考试系统”中执行[答题]→[字处理]→[WORD.DOC]菜单命令,打开“WORD.DOC”文档。 (1)设置文本。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设置文档中的标题文本,然后再对文本进行编辑,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标题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形”列表框中选择“加粗”,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二”,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阴影”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字体居中对齐。 ②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宋体”,在“西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五号”,单击“确定”按钮。 ③选择正文的第3~8段,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特殊格式”下拉框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文本框中输入“2字符”,单击“确定”按钮。 ④选择文档中的第2行,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三”,“颜色”为“红色”。 ⑤保持文本的选中状态,执行[格式]→[段落]菜单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段后”文本框中输入“0.5行”,单击“确定”按钮。 ⑥选择文档中的第3行,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加粗显示。 ⑦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菜单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底纹”选项卡中,设置“填充”为“黄色”,单击“确定”按钮。 (2)设置表格。首先将文本转换为表格,然后再对表格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中文本中的后11行,执行[表格]→[转换]→[文字转换成表格]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将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文本向表格的转换。 ②执行[表格]→[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选项组中选择“居中”,单击“确定”按钮,设置表格居中对齐;选择表格的第1列,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表格属性]菜单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选项卡中勾选“指定宽度”复选框,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3.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③将光标移动到表格中,使用拖动鼠标的方法将所有的单元格选中,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设置表格中文本居中对齐。 ④选择表格第1行中的所有文本,执行[格式]→[字体]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的“中文字体”下拉框中选择“黑体”,在“字号”列表框中选择“小四”,在“字体颜色”下拉框中选择“红色”,在“效果”选项组中勾选“空心”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⑤选中整个表格,右击弹出快捷菜单,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列表框中选择“单实线”,在“宽度”下拉框中选择“1.5磅”,在“颜色”下拉框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

第3题:

在表格前插入一行,并输入表格标题“AUDI汽车专卖市场各类汽车销量统计表(辆)”,字体设置成:黑体、18磅、加粗,将单元格区域A1:F1合并,使标题居中对齐。


正确答案:选定第1行执行“插入/行”命令在第1行前插入一个空行。再选定单元格A1输入“AUDI汽车专卖市场各类汽车销量统计表(辆)”。选定区域A1:F1。单击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合并单元格并使标题居中对齐。在“格式”工具栏中设置标题字体为:黑体、加粗、18磅。
选定第1行,执行“插入/行”命令,在第1行前插入一个空行。再选定单元格A1,输入“AUDI汽车专卖市场各类汽车销量统计表(辆)”。选定区域A1:F1。单击工具栏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合并单元格并使标题居中对齐。在“格式”工具栏中设置标题字体为:黑体、加粗、18磅。

第4题:

输入下面的汉字内容,并将输入的汉字再复制1份,生成两个自然段,分别对各段的段落格式按下列要求排版,并以WD01A.DOC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输入的汉字内容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最基本的工具之一,而且正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有人还把它称为“第二文化”。

排版要求:

1) 第一自然段的字体设置为宋体、字号设置为四号字,段落格式设置为左缩进2字符、右缩进6字符、特殊格式选首行缩进1厘米。

2) 第二自然段前加上项目符号“◆”(符号字体为Wingdings),其段落格式设置成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行距设置成2倍行距。

3) 全文中的“第二文化”文字的字体格式设置成加粗、倾斜和下划线(单线)。

2.设计下列4行3列表格,各列的宽度是4厘米、行高为1厘米,按表格内容填入相应的数据。其字体设置成Times New Roman,字号设置成五号,字体格式设置成加粗、倾斜,并以WD01B.DOC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3.将 WD01B.doc文档内容复制到一个新文件中,在所复制表格的右侧增加一列,在新增列中填入相应的数据,变成如下4行4列、各列宽度改为3厘米的表格,设置表格内数据的字体为宋体、四号,并以WD01C.DOC为文件名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正确答案:操作步骤如下: ① 字体格式设置参见第1题操作步骤②。 ② 段落设置参见第1题操作步骤③ ③ 加项目符号: 将光标移至第1段中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在弹出的对话框(如图3-19所示)中选择“项目符号”选项卡在其中选择所需要的项目符号◆单击【确定】按钮。 ④ 插入表格以及表格宽度、高度设置: 在菜单栏上选“表格”→“插入”→“表格...”弹出对话框(如图3-9所示)设置“列数”为5“行数”为6“固定列宽”中2.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选中整个表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在菜单栏上选“表格”→“表格属性...”弹出对话框(如图3-10所示)选择“行”选项卡在其中设置“指定高度”为 0.8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操作步骤如下: ① 字体格式设置参见第1题操作步骤②。 ② 段落设置参见第1题操作步骤③ ③ 加项目符号: 将光标移至第1段中,在菜单栏上选择“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在弹出的对话框(如图3-19所示)中选择“项目符号”选项卡,在其中选择所需要的项目符号◆,单击【确定】按钮。 ④ 插入表格以及表格宽度、高度设置: 在菜单栏上选“表格”→“插入”→“表格...”,弹出对话框(如图3-9所示),设置“列数”为5,“行数”为6,“固定列宽”中2.5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选中整个表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在菜单栏上选“表格”→“表格属性...”,弹出对话框(如图3-10所示),选择“行”选项卡,在其中设置“指定高度”为 0.8厘米,单击【确定】按钮。

第5题:

在Word软件中按照要求绘制如图示课程表,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将表格外部边框线条粗细设置为3磅、酸橙色:内部线条粗细设置为0.5磅、形状与颜色保持与图示的一致;表格底纹设置为淡蓝色。

2.将“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表”编辑为艺术字,并设置为细上弯弧形状、宋体、24号、红色。

3.将课程列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小五号、居中:时间列表示时间的字体设置为红色、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其他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日期行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

4.绘制完成的课程表与图示的一致。


正确答案:
解析:(1)插入表格。使用“表格”菜单下的“插入”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表格”命令;然后在“表格”菜单下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
(2)绘制线条。使用“视图”菜单下的“工具栏”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绘图”命令绘制线条和斜线头。
(3)文字编排。使用“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进行字号、字体和文字效果的设置。

第6题:

在考生文件夹中,存有文档WT4.DOC,其内容如下:

【文档开始】

信息安全影响我国进入电子社会

随着网络经济和网络社会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与此同时,电脑网络上出现利用网络盗用他人账号上网,窃取科技、经济情报、进行经济犯罪等电子攻击现象。

今年春天,我国有人利用新闻组中查到的普通技术手段,轻而易举地从多个商业站点窃取到8万个信用卡号和密码,并以6万元出售。

【文档结束】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1) 将文中所有“电脑”替换为“计算机”;将标题段(“信息安全影响我国进入电子社会”)设置为三号黑体、红色、倾斜、居中、加阴影并添加蓝色底纹。

(2) 将正文各段文字设置为五号楷体;各段落左右各缩进1厘米,首行缩进0.8厘米,1.5倍行距,段前间距16磅。完成后,以原文件名保存。

2.在考生文件火中,存有文档WT4A.DOC如下:

【文档开始】

【文档结束】

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

将表格上端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三号楷体、加粗、居中;将表格中的文字设置成小四号宋体,水平和垂直居中;数字设置成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垂直居中、右对齐。按原文件名保存。


正确答案:

第7题:

在Word中绘制如图所示的课程表,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

1.绘制的课程表样式、线条形状、线条颜色与所给图示一致。

2.将表格外部边框线条粗细设置为3磅;内部线条粗细设置为0.5磅;表格底纹设置为灰色-20%。

3.将“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表”字体设置为宋体、24号。

4.将课程列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小五号、居中;时间列表示时间的字体设置为红色、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其他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日期行的文字字体设置为黑色、宋体、五号、居中。


正确答案:
解析:本题要点为:插入表格后进行单元格的合并、绘制线条与线条颜色的选择、绘制斜线头、录入文字并进行编排。
[操作的关键步骤]
(1)插入表格。使用“表格”菜单下的“插入”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表格”命令;然后在“表格”菜单下选择“合并单元格”命令。
(2)绘制线条。使用“视图”菜单下的“工具栏”命令,在其下级菜单中选择“绘图”命令绘制线条和斜线头。
(3)文字编排。使用“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进行字号、字体的设置。
(4)艺术字的插入。使用“工具栏”下的“艺术字”命令进行设置。

第8题:

将页脚中页码更改为“-X-”格式,居中,字体为小四号。


答案:点击“视图,页眉和页脚”,点击工具栏“居中”按钮,双击页面下方“-1-”,选择“小四号”字,点击“关闭”。

第9题:

对考生文件夹下WORD.DOC文档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具体要求如下:

(1) 将标题段(“Web 2.0时代”)文字设置为中文楷体_GB2312、英文Arial字体、三号,红色、空心、加粗、居中并添加蓝色底纹。

(2) 将正文各段落(“‘Web 2.0’的概念开始于……Web 2.0会议由此诞生。”)中的西文文字设置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中文文字设置为小四号仿宋_GB2312体;各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间距为0.5行。

(3) 设置正文第二段(“更重要的是……Web 2.0会议由此诞生。”)行距为1.3倍;在页面底端(页脚)居中位置插入页码(首页显示页码)。

(4) 计算“季度总计”行的值;以“全年合计”列为排序依据(第一关键字)、以“数字”类型降序排序表格(除“季度总计”行外)。

(5) 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列宽为2.5厘米;设置表格所有框线为1.5磅蓝色单实线。


正确答案:设置文本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对标题文本进行设置然后再对正文部分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选择标题文本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楷体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Arial”在“字号”中选择“三号”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在“效果”中勾选“空心”。 步骤2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界面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居中对齐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底纹”的“填充”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3 选择所有的正文部分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中选择“小四”。 步骤4 保持正文部分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中输入“2字符”在“段前”中输入“0.5行”。 步骤5 选择第2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设置值”中输入“1.3” 。 步骤6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在“页码”的“位置”中选择“页面底端(页脚)”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并选中“首页显示页码”复选框。 (2) 编辑表格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计算出“季度总计”行的值并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再设置表格其他属性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将鼠标光标定位在表格第2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中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直接输入“=SUM(LEFT)”即可完成对A公司行总计的计算并应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其他季度的总计。 步骤2 选择全表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的“排序依据”中选择“全年合计”。在“类型”中选择“数字”并选中“降序”和“有标题行”单选按钮。 步骤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表格的排序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 步骤4 选择表格的第1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厘米”。 步骤5 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1磅”。 步骤6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表格的设置。
设置文本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对标题文本进行设置,然后再对正文部分进行设置,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选择标题文本,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楷体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Arial”,在“字号”中选择“三号”,在“字体颜色”中选择“红色”,在“效果”中勾选“空心”。 步骤2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编辑界面中,单击工具栏上的,设置字体居中对齐,选择[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底纹”的“填充”中选择“蓝色”,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3 选择所有的正文部分,选择[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文字体”中选择“仿宋_GB2312”,在“西文字体”中选择“Times New Roman”,在“字号”中选择“小四”。 步骤4 保持正文部分的选中状态,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在“度量值”中输入“2字符”,在“段前”中输入“0.5行”。 步骤5 选择第2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的“设置值”中输入“1.3” 。 步骤6 选择[插入→页码]命令,在“页码”的“位置”中选择“页面底端(页脚)”,在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并选中“首页显示页码”复选框。 (2) 编辑表格 在制作本例时,首先计算出“季度总计”行的值,并对其进行排序,然后再设置表格其他属性,其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 将鼠标光标定位在表格第2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中,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在弹出的“公式”对话框中直接输入“=SUM(LEFT)”,即可完成对A公司行总计的计算,并应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出其他季度的总计。 步骤2 选择全表,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在弹出的“排序”对话框的“排序依据”中选择“全年合计”。在“类型”中选择“数字”,并选中“降序”和“有标题行”单选按钮。 步骤3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表格的排序,选择[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居中”,设置表格居中对齐。 步骤4 选择表格的第1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的“列”中勾选“指定宽度”,在其后的文本框中输入“2.5厘米”。 步骤5 选择整个表格,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在弹出的“边框和底纹”对话框的“线型”中选择“单实线”,在“颜色”中选择“蓝色”,在“宽度”中选择“1磅”。 步骤6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对表格的设置。

第10题:

Word文字处理操作:考试要求:

(1)将下段文字的标题置于文章中央,字体设为“楷体”三号、加粗;

(2)将“正文”字体设为“仿宋体”小四号、首行缩进4个字符;

(3)将文字从“根据笔者……”分为两个自然段。


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