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颅内动脉瘤血管拴塞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颅内动脉瘤血管拴塞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颅内动脉瘤血管拴塞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尽早发现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制动24h,观察有无出血及血肿,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3)使用抗凝药物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有无发热、皮疹、哮喘、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4)术后休息2~3天,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放置球囊或钢圈脱落移位。
(5)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第2题:

简述颅内动脉瘤可脱性球囊栓塞时的主要并发症及预防要点。


正确答案: 1.术中动脉瘤破裂:由于操作或在动脉瘤腔内的球囊充盈过度致动脉瘤破裂。要求操作一定要轻柔,充盈球囊时最好使用使用示踪图,防止过量,解脱球囊时要缓慢,并尽可能采用控制性低血压;
2.巨大动脉瘤内附壁血栓脱落致颅内迁移性脑栓塞:此类动脉瘤严禁将球囊送入动脉瘤内,以防栓子脱落继发脑栓塞危及病人生命;
3.木槌效应致使动脉瘤体积增大:由于球囊体积小于动脉瘤体积,其形状大小与动脉瘤不相匹配,球囊与动脉瘤壁间存在间隙,球囊在血流的冲击下,不停的往返撞击动脉瘤壁,即产生所谓的水槌效应,久而久之使动脉瘤体积增大破裂再出血或引起压迫症状。

第3题:

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要点有

A、脑血肿

B、脑水肿

C、伤口血肿

D、脑血管痉挛

E、颅内再出血


参考答案:CDE

第4题:

简述颅内肿瘤术后引流导管的护理?


正确答案: ⑴位置:术后早期,创腔引流瓶(袋)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尤其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意放低引流瓶(袋),否则可因创腔内液体被引出致脑组织迅速移位,有可能撕破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另外,创腔内暂时积聚的液体可以稀释渗血、防止渗血形成血肿。创腔内压力升高时,血性液仍可自行流出。
⑵速度:手术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袋)略放低,以期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增高。
⑶引流量和拔管:若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袋)。引流放置3~4日,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第5题:

简述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的术后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⑴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⑵呼吸系统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的湿度,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协助翻身、拍背、排痰,防止呼吸道感染。
⑶胸腔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如引流液量每小时超过100ml,应警惕有活动性出血。
⑷维持营养与水电平衡。

第6题:

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治疗的术后使用抗凝药物观察要点?


正确答案: 使用抗凝药物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有无发热、皮疹、哮喘、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第7题:

颅内支架植入术术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情况,心率、血压的观测尤为重要。术后4~6小时内15~30分钟测量一次,以后1~2小时测量一次,并记录。术后血压控制在基础血压的60%~80%,以防止高灌注。心率12小时内控制在45次以上。
(2)支架植入3小时内每小时应用肝素800U入壶1次,最后1次用完肝素后2小时拔除血管鞘,拔鞘时穿刺处按压30分钟,按压完毕加压包扎,局部压1kg袋6小时,术后12小时解除加压绷带,增加舒适感;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术后24小时完全解除压力。
(3)术后2小时内每15~30分钟摸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的温度,观察加压局部无渗血及血肿。
(4)术后定期检查肢体的肌力情况。
(5)术后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出。
(6)遵医嘱按时应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7)按时复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第8题:

Yasargil教授。其于60年代末到70年代通过系统地研究颅内蛛网膜下腔及脑血管解剖,建立了()。

A、现代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标准

B、当时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标准

C、现代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标准

D、当时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标准


答案:A

第9题:

简述神经内镜治疗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⑴护理人员向病人讲解有关神经内镜手术方面的知识;
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血压升高,应警惕患者可能发生颅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进一步诊断、治疗;
⑶病室内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⑷术后外臵引流管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观察病人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并且记录引流量。
⑸引流管位臵固定应与脑平面高度一致,过高易造成液体返流,引起颅内压增高及颅内感染。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颅内动脉瘤的MRI表现?

正确答案: MRI可直接显示脑动脉瘤,由于快速流空效应瘤体呈黑色极低信号影,分别显示其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等。瘤内血栓位于瘤壁内面,可呈高信号,或高、中、低混杂信号,瘤腔可相应变小。瘤壁上的含铁血黄素沉着及钙化表现为低信号,较大的动脉瘤瘤腔内血流快慢不一,也会产生信号,应注意和血栓鉴别。MRA可直接显示动脉瘤,瘤体呈高信号影,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还可显示囊状动脉瘤的瘤颈,受分辨力的限制,3mm以下的动脉瘤容易漏诊。较大动脉瘤可压迫邻近结构,脑动脉瘤破裂可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