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试论述应如何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题目
问答题
试论述应如何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缓和改革中的社会矛盾,是尽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健全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具体措施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公平与稳定、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贫困和贫困救助。贫困是任何社会制度都存在的社会现象,而低保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主体和最后一道安全防线,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低保工作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的富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只要还存在低保的阳光尚未普照到的绝对贫困人口,更谈不上起码的社会公平。低保是政府对其公民应尽的义务,是社会救济而不是福利,更不是施舍。是政府行使的基本社会职责,也是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过渡的一项重大举措。
(2)营造政府重视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氛围环境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没有党政领导的重视,这项工作就列不到议事日程,因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是政策形成的关键因素。同样,没有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这项工作就失去了社会基础。
(3)确定科学规范的救助标准
鉴于我国居民储蓄率普遍偏高的国情,结合农村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支出的特点,建议以家庭人均支出计算贫困线,以家庭人均年收入指标为标准来界定低保对象。要特别注意收入的货币化问题,在以市场价格为标准折算实物收入时,应充分考虑物价的变动,将名义收入转化为实际收入。
在救助标准上,首先,应遵循“低标准,广覆盖”的原则。既能充分发挥救助资源的效益,也体现出社会公平与公正。其次,救助标准要符合低保制度的功能定位。低保制度的功能应是满足困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保障标准应根据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水平来确定,不宜包括其他如医疗、教育等消费的需要。最后,保障标准要有层次性和差别性。根据救助对象的特征和需求的不同,实行分类救助,标准有别。
(4)完善农村低保的管理体制
借鉴城市低保工作的成功经验,农村低保工作可实行政府统一协调、民政归口管理、部门尽责联动的管理模式。①加强基层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的建设。②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工作基础。③贯彻“属地管理”的原则,即以户口所在地作为低保救助管理的基本单元,无论困难人员住在何地,工作单位归属何处,都必须纳入户口所在地的街道或乡镇统一管理。④“一口上下”的运行机制。
(5)完善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办法,继续抓好地方负担资金的落实
一是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地方低保金如数进入专户,保证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二是根据低保金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省级低保资金激励和约束办法,以保证次年工作的平稳衔接。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A:个人月人均纯收入
B:个人年人均纯收入
C:家庭月人均纯收入
D: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答案:D
解析:

第2题:

为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八公山区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什么?


正确答案:持有八公山区常住农业户口,家庭其共同生活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贫困居民。

第3题: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的

A、1978年

B、1984年

C、1997年

D、2007年


参考答案:D  

第4题:

1993年6月1日,()市正式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标志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建立。

  • A、北京
  • B、上海
  • C、广州
  • D、天津

正确答案:B

第5题:

试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的原则


正确答案: 1、保障最低生活需求。
2、普遍性。
3、法制化。
4、维护个人尊严。

第6题:

什么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要体现在生活救助方面,是保障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生活暂时困难的家庭和个人的一种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最广泛、最基本的保障,也是社会保障的最后防线,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

第7题:

哪一年起,新疆全面启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定对人均年收入低于700元人民币的农牧民给予补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建立。


正确答案: 从2007年7月起

第8题: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费用确定。

A: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每月最低生存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B: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最低生存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C: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每月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D: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

答案:B
解析: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第9题: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规定,哪于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正确答案: 2007年。

第10题:

论述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199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此拉开了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和制度化建设的序幕。10年来,这项制度的发展可以分成两大阶段:改革试验阶段和基本制度确立阶段:
1.改革试验阶段(1993年6月--1999年10月)
①1993年6月1日到1995年上半年,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在这一阶段,这项制度的创建和实施基本上是各个城市地方政府的自发行为。
②1995年5月到1997年5月底,制度的创建和推行已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民政部门的有组织行为。
③1997年8月后,自此,这项制度的创立和推行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④1999年,民政部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加大了督办力度。
2.基本制度确立阶段(1999年10月至今)
①1999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并立即于10月1日正式实施。
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2001年下半年,国务院终于下决心要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