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00°
18°
23°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按地基压力扩散角的概念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时以( )为前提条件。
A.基础底面处传至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前后数值不变
B.附加压力在传递过程中数值不变
C.基础底面处和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后减小
D.基础底面处和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后增大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判断题按地基压力扩散角的概念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时以基础底面处传至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前后数值不变为前提条件。A 对B 错
验算地基受力层范围内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时,下述( )说法不正确。A、地基基础荷载计算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下卧层顶面的压力为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值之和C、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不进行宽度修正D、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宜采用角点法计算求得
当地基持力层下存在较厚的软弱下卧层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减小基础埋置深度,其主要目的包含下列哪些选项?( ) A、减小地基附加压力 B、减小基础计算沉降量 C、减小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 D、增大地基压力扩散角
单选题假定条件同(4)。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简化公式计算,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20B 26C 28D 30.5
单选题验算地基受力层范围内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时,下述说法中()选项不正确。()A 地基基础荷载计算应采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 下卧层顶面的压力为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值之和C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只进行深度修正,不进行宽度修正D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宜采用角点法计算求得
条形基础宽2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1.5m,地面下土层厚度及有关的试验指标见下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底处平均压力为16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软弱下卧层②进行验算,其结果符合下列哪个选项( )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78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B.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78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C.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87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D.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为87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是哪一项?()A、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B、软弱下卧面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单选题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的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方法,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是哪一项?()A 附加压力的扩散是采用弹性理论应力分布方法计算B 软弱下卧面的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C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直接按照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的尺寸D 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的影响
假定,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基底的平均附加压力值P0=160kPa,地区沉降经验系数ψs=0.58,基础沉降计算深度算至第③层顶面。试问,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当不考虑邻近基础的影响时,该基础中心点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值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 B.25 C.30 D.35
按地基压力扩散角的概念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时以()为前提条件。A、基础底面处传至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前后数值不变B、附加压力在传递过程中数值不变C、基础底面处和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后减小D、基础底面处和软卧层顶面处的总压力在扩散后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