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对该企业的领导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A由统计机构给予处分B追缴颁发的荣誉称号和奖金C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该企业负责人处分D通报

题目
多选题
某省管国有企业为"争先创优",主管领导授意该企业统计人员将企业2013年产值虚增2亿元。由此主管部门评选企业为优秀企业,并给该企业发放奖金。统计机构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遂向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派统计执法人员到该企业检查,又遭到该企业拒绝。请回答:对该企业的领导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A

由统计机构给予处分

B

追缴颁发的荣誉称号和奖金

C

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该企业负责人处分

D

通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企业没有在规定的年报报送期限内上报有关资料,该企业所在地的县统计局遂在第二天向该企业发出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该企业在3天内上报有关资料。3天过后,该县统计局仍未收到企业报表,该局法制科根据该企业存在的违法事实,向该企业统计人员下达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书。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86~90 题。

第 86 题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 )违法行为。

A.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统计资料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第2题:

对该企业的领导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

A.由统计机构给予处分

B.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该企业负责人处分

C.追缴颁发的奖状、发放的奖金

D.通报


正确答案:ABCD
《统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卜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统计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

第3题:

(三)某企业没有在规定的年报报送期限内上报有关资料,该企业所在地的县统计局遂在第二天向该企业发出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该企业在3 天内上报有关资料。3 天过后,该县统计局仍未收到企业报表,该局法制科根据该企业存在的违法事实,向该企业统计人员下达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书。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86.该企业的行为属于( )违法行为。

A.拒报统计资料

B.迟报统计资料

C.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国有企业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主要负责人让本企业统计人员2015年工商总产值6.12亿元上报为10.75亿元。该企业所在地县统计局得到举报,对该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该企业拒绝接受检查,谎称会计、统计人员生病、外出,不提供相关资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统计法》规定,该企业和主要负责人存在的统计违法行为包括()。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答案:B,C,D
解析:
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领导人员不得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以及强令、授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拒报、虚报、瞒报或者篡改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统计调查对象不得有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行为。

第5题:

某国有企业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主要负责人让本企业统计人员2015年工商总产值6.12亿元上报为10.75亿元。该企业所在地县统计局得到举报,对该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该企业拒绝接受检查,谎称会计、统计人员生病、外出,不提供相关资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对县统计局的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

A.该县统计局
B.该县人民政府
C.上一级统计局
D.上一级人民政府

答案:A,B,C
解析:
统计行政复议机关只能是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而不能由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行政复议的职权。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统计行政复议的,其复议管辖权的确定由申请人选择。申请人既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申请复议。

第6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某国有企业领导由国资管理部门任命,为超额“完成”年度工作计划,争当优秀企业,获得奖励奖金,授意统计员将企业实际年产值7.23亿元上报为9.78亿元,由此被省级国资管理部门评选为当年的优秀企业,并获得了相应的奖金。统计机构在审核该企业上报的统计资料时,发现了相关问题,向该企业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未予答复。统计机构遂派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到该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但该企业以企业负责人出差、统计人员生病住院、会计人员外出培训为由,表示无法接受检查。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在报送统计资料中的违法行为不包括( )。

A.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B.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C.单位负责人要求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D.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正确答案:B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是指统计调查对象违法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统计制度的规定,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提供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统计资料的行为。该行为的基本特点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是指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以强令、授意、胁迫等方式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或者个人私立,通过编造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计资料等方式骗取荣誉称号、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行为。

第7题:

某国有企业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主要负责人让本企业统计人员2015年工商总产值6.12亿元上报为10.75亿元。该企业所在地县统计局得到举报,对该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该企业拒绝接受检查,谎称会计、统计人员生病、外出,不提供相关资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对县统计局的行政处罚不服,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受理机关是()。

A.该县统计局
B.该县人民政府
C.上一级统计局
D.该县统计局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统计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统计行政复议,对统计行政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8题:

对该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有( )。

A.由统计机构给予处分

B.由统计机构处以罚款

C.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处分

D.取消荣誉称号、追缴奖金


正确答案:CD
《统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9题:

某国有企业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主要负责人让本企业统计人员2015年工商总产值6.12亿元上报为10.75亿元。该企业所在地县统计局得到举报,对该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该企业拒绝接受检查,谎称会计、统计人员生病、外出,不提供相关资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县统计局可以对该企业作出的行政处罚措施是()。

A.警告、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
C.责令停产停业
D.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答案:A
解析:
该企业的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第四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因此可由县级以上人民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10题:

某国有企业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主要负责人让本企业统计人员2015年工商总产值6.12亿元上报为10.75亿元。该企业所在地县统计局得到举报,对该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该企业拒绝接受检查,谎称会计、统计人员生病、外出,不提供相关资料。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种类是()。

A.责令改正
B.处分
C.批评教育
D.行政处罚

答案:B
解析:
统计行政处分得适用对象之一为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由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领导人员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包括领导人员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以及强令、授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拒报、虚报、瞒报或者篡改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可以给予处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