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B: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考虑不断缩短生产链,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指导原则
D:环境影响评价包括治安环境评价和文化环境评价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防患于未然”政策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层次。要求建设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建设项目须符合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要求。项目建设方案符合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第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层次。应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功能,合理确定经济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做到增产不增污;在工业区建设和改造中,把上游的废料作为下游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循环经济。第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层次。将规划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指导原则,其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护和改善环境;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宏观战略决策,通过开展战略环评试点,从全局和预防性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可见,选项A、B错误。另外,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的特点之一是不含社会因素,则选项D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说法正确的是( )。

A.至少应进行为期2年的连续观测
B.1年
C.6个月
D.3个月

答案:B
解析: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在评价范围内设立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站,站点设置应符合相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两个月以上。

第2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定量的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均应是可以进行监测的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只是指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答案: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规划类型、规划层次,以及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来确定。 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中规定:①环境目标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设定的、拟在相应规划期限内达到的环境质量、生态功能和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目标和要求,是规划应满足的环境保护要求,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②评价指标是量化了的环境目标,一般首先将环境目标分解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与经济环境等评价主题,再筛选确定表征评价主题的具体评价指标,并将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确定的规划实施的资源与环境制约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筛选的重点。评价指标值的确定应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如国内政策、法规和标准中没有的指标值也可参考国际标准确定;对于不易量化的指标可经过专家论证,给出半定量的指标值或定性说明。

第3题: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进行建设活动的同时,对将设项目的选址等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

预测和评定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C.外资企业可以在我国领域内进行建设,无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巨大可以不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答案:B

第4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简化
C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适当简化
D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要求


答案:A
解析: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人群健康的影响评价
B.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基础设施的影响评价
C.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应说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变化
D.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只需分析负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具体包括:①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②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是指在收集反映社会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③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基本要求是要分析正面和负面的社会环境影响,并对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第6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可不进行公众参与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可低于规划的层次和详尽程度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规划编制后介入,并将对环境影响的考虑充分融入规划中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答案:D
解析: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排除A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排除B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尽可能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规划中,排除C项。

第7题: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说法正确的是()。

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必须是定量的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均应是可以进行监测的
C: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只是指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

答案: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评价指标是环境目标的具体化描述。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需要根据规划类型、规划层次,以及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环境状况来确定。

第8题:

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用的范围是《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B.对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C.其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包括论证会、听政会或其他形式
D.对规划实施后还应实行跟踪评价

答案:B
解析:

第9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编制专项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C所有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编制综合性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A,B,D
解析:
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里的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包括综合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综合性规划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 专项规划l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10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风险的通知》,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有关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

A.建设单位及其上级管理部门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
B.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C.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
D.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中应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

答案:B,C,D
解析:
建设单位及其所属企业是环境风险防范的责任主体,应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环评单位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负责。各级环保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监管,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中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相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