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1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分层模型简图,其中(1)、(2)为网络层次,(3)、(4)、(5)、(6)为软交换系统中的

题目

图6-1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分层模型简图,其中(1)、(2)为网络层次,(3)、(4)、(5)、(6)为软交换系统中的设备,(7)(8)为软交换系统中相关设备之间的协议。请根据简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括号内的数字相同处代表同一字句,(n)相同者只计1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市政工程网络计划图如下(单位为月),该工程的关键路线是( )。

A.1—2—5—6

B.1—2—3—4—5—6

C.1—3—4—6

D.1—3—4—5—6


正确答案:B

第2题:

在DNS系统中反向查询(Reverse Query)的功能是(3)。为了实现网络A中WWw服务器的反向查询,在图6-5和6-6中进行配置,其中网络ID应填写为(4),主机名应填写为(5)。


正确答案:(3)用IP地址查询对应的域名或者根据lP地址查询相应的域名 (4)210.43.16 (5)wWW.Abc.edu
(3)用IP地址查询对应的域名,或者根据lP地址查询相应的域名 (4)210.43.16 (5)wWW.Abc.edu 解析:所谓DNS服务器反向查询,就是输入IP地址,可以查出域名。某些DNS服务器支持的反向查询(iquery)功能可使攻击者获得区域传输。识别出注册到您的DNS服务器的每台计算机,并且可能被攻击者用来更方便地了解您的网络。甚至当您在DNS服务器上禁用了区域传输时,iquery功能仍旧可以允许区域传输发生。由网络A中的IP地址210.43.16.4得到网络ID。而主机名就是WWW.Abc.edu。

第3题:

软交换核心网络采用何种系统架构?()

A.承载与控制相分离的架构

B.基于TDM承载的软交换架构

C.承载与业务相分离的软交换架构


参考答案:A

第4题:

图6-1是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简图,请根据此简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正确答案:
(1)业务平面
(2)控制平面
(3)传输平面
(4)接入平面
(5)SIP-TBICC
(6)SIGTRAN
(7)MGCP/H.248
(8)H.323
(9)SIP

第5题:

图2-1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分层模型。请将选项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正确答案:
(1)业务/应用层
(2)控制层
(3)接入层
(4)媒体网关

第6题:

【问题2】(3分)

在 DNS 系统中反向查询(Reverse Query)的功能是 (3) 。为了实现网络 A 中WWW 服务器的反向查询,在图2-4和2-5中进行配置,其中网络 ID 应填写为 (4) ,主机名应填写为 (5) 。


正确答案:
(3)用IP地址查询对应的域名(1分)(4)210.43.16(1分)(5)www.abc.edu(1分)

第7题:

下图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其中A层为(1),B应为(2)设备, 它的主要功能为(3),C为(4)设备,其主要功能为(5)。SIP终端用于呼叫建立的协议即S1处的协议应是(6)协议,软交换机与C设备之间采用的协议,即S2处的协议可以是(7)协议,S3应为(8)协议。


正确答案:
(1)控制层(或呼叫控制层)
(2)信令网关(或SG)
(3)No.7号信令(或TUP或ISUP信令)与SIGTRAN信令的转换(只要答出“实现不同网络信令转换”这个意思即可)
(4)媒体网关(或MG、中继网关、TG)
(5)实现不同网络(或PSTN与软交换网络)媒体格式的转换
(6)SIP(或会话初始协议)
(7)H.248(或Megaco、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8)SIP(或parlayAPI)

第8题:

【问题1】软交换系统的整体架构由(1)层、传输层、(2)层和业务层组成。其中软交换设备是软交换系统的控制核心,位于(2)层,主要功能包括(3)功能、协议处理功能、业务提供功能、互通功能;(4)是业务提供的核心,位于业务层;(1)层包含多种网关和智能终端,其中,完成信令和协议转换的网关是(5) ,完成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和分组网媒体流转换的是(6) 。软交换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分布式系统,实体间采用标准协议,软交换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通常使用(7)或BICC实现呼叫控制,而MGCP或H.248则用于软交换设备与(6)间进行(8)控制。 

【问题2】IMS(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个基于(1)的会话控制系统,与软交换技术类似,都采用了应用、(2) 、承载相分离的分层架构思想。 IMS系统可同时支持移动和(3)终端的自由接入。为更好支持移动性管理,引入(4) ,用于用户数据存储、认证、鉴权和寻址,(4)是从HLR演变而来的,除了原有的HLR/AUC功能外,还存贮与业务相关的数据。为实现移动网络和固话网络的业务融合,对于电路交换网,如PSTN和PLMN,IMS通过信令网关SGW、(5)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CF、关口网关控制功能BGCF等功能实体完成互通;对于分组数据网,则通过边界网关BG和IMS网关IMS-GW完成互通。为支持开放式业务提供环境,在应用层,不仅提供基于(1)的应用服务器,还提供基于CAMEL的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和基于(6)的业务能力服务器。


正确答案:【问题1】(8分,每空1分)
(1)接入          (2)控制          (3)呼叫控制         (4)应用服务器
(5)信令网关(或 SG)         (6)中继媒体网关(或 MG、TG、中继网关、媒体网关)
(7)SIP(或 会话初始协议)   (8)媒体
【问题2】(6分,每空1分)    
(1)SIP(或会话初始协议)          (2)控制             (3)固定
(4)HSS(或归属用户服务器)         (5)IMS-MGW (或IMS媒体网关,或媒体网关)
(6)OSA (或 parlay  或 PARLAY API)

第9题:

下图是基于软交换的网络分层模型简图,请根据简图将应填入(n)处的字句写在答题 纸的对应栏内。(图中(6)是(4)与媒体网关交互时可以使用的控制协议)


正确答案:
(1)网络控制层(或控制层、呼叫控制层)
(2)核心传送(传输)层(或传送(传输)层)
(3)边缘接入层(或接入层)
(4)Softswitch(或软交换)
(5)SG(或信令网关)
(6)MGCP(或H.248、或Megaco、或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写多个也对)

第10题:

某工程单代号 网络 图如下所示,其关键线路为( )

A.1-2-4-6

B.l-3-4-6

C.1-3-5-6

D.1-2-5-6

4A 4

St 1 6

0 3 5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