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

题目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



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查看材料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读图完成题。

下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 查看材料


A.人口由中心区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答案:A
解析:
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工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题目给出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所以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人口增加。

第2题: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22~23题。



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查看材料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不难看出,GDP的增长呈加快的趋势,而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却是在减缓,因此单位GDP的能耗也是在下降的。

第3题:

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参与资本与技术的引进和输出,摆脱封闭的自我调整,在国际产业结构的转换中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流,通过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可以对我国产业结构起补调作用,实现对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填补国内的一些空白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这里,关键是如何瞄准国际产业结构的动向,盯住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心,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有效途径

B.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在国际产业结构的转换中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C.通过商品和劳务的交流,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D.瞄准国际产业结构的动向,盯住国际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心,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正确答案:A
38.A【解析】题干的主要内容是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第4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20~21题。



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查看材料
①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②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③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④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
由于本地劳动力和土地租金等成本升高,应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内地转移,本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5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果林业。读图完成21~22题。



有关图中a ,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a种植青稞
B.b种植花卉
C.C饲养水牛
D.d发展果林

答案:D
解析:
青稞生长在青藏高原地区,不会在东南沿海地区;b地距城镇较远,紧邻公路,交通便利,适宜发展乳畜业:c地位于近郊,靠近河流,适宜种植花卉;d地位于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故此题选D。

第6题:

下图为工业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②③分布代表的产业是( )。

A.一、二、三
B.一、三、二
C.二、一、三
D.三、二、一

答案:B
解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并最终在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

第7题:

下图为美国66号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修建66号公路的主导因素是(  )。查看材料

A.地形
B.位置
C.经济
D.技术

答案:C
解析:
该公路的修建沟通了美国东西两大城市,方便货物的运输、人员的往来,有利于两地经济的发展。所以66号公路的修建主要是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8题: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调整势在必行。各地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力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率低
B、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C、各类农产品滞销,农民增收减缓
D、我国农业技术落后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 项正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使农业 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产品结构总体呈现“四多四少”,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 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 民收入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消费需求,更不能适应加入 WTO 后农业参与国 际竞争的需求。因此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失衡,与市场需求之间无法相适应。

第9题:

下图是“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读图完成14~15题。



由图可推测,该市(  )。查看材料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近郊区人口迁入量最大,因此可推测该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第10题:

下图为某种工业不同阶段主导区位因素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下列工业类型中,与图示发展过程相符的是( )。查看材料

A.钢铁工业
B.机械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答案:A
解析:
由图可知,该工业在初始发展阶段趋近于原料、燃料产地,为能源指向型工业,就近布局目的是为节省运费,后在发展到第四阶段时,该工业主要趋近于市场,说明对原料、燃料的依赖降低,开始受市场影响越来越大,这是近代钢铁工业布局的典型特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