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9所示的是某数据库中的三个表,其中学生表和成绩表建立表问关系的字段是“学号”.成绩表和课程表建立表问关系所用字段是(  )。

题目
图9所示的是某数据库中的三个表,其中学生表和成绩表建立表问关系的字段是“学号”.成绩表和课程表建立表问关系所用字段是(  )。

A.学号
B.成绩
C.课程编号
D.课程性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学生.mdb”数据库中有教师、课程、授课、课程成绩和学生表。

(1)以教师、授课和课程表为数据源,创建生成查询“生成授课表”,表中含有授课 ID、教师姓名和课程名称字段。授课表结果如图所示。

(2)以学生表和课程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平均分”,结果显示学生姓名和平均分字段,平均分=Sum([课程成绩]![成绩])/Count([课程成绩]![课程编号])。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第2题:

mdb”数据库中有考生表、成绩表和考生报名表三张表。

(1)以考生表、成绩表和考生报名表为数据源,创建生成表查询“清华大学录取表”,将报考清华大学并且考分>550的学生信息存到清华大学录取表中。该表中包含考生ID、考生姓名、考分和报考学校字段。生成表结果如图所示。

(2)以考生表和成绩表为数据源,创建“80年出生考生”查询,查询1980年出生的考生信息。结果显示考生表的全部字段和考分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第3题:

在成绩表中,检索选修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及格学科的总成绩。成绩表中包含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4个字段。请将下列SQL语句补充完整。SELECT 学号,SUM(成绩) FROM 成绩表; WHERE 成绩>=60; GROUP BY 学号; ______COUNT(*)>=3


正确答案:HAVING
HAVING 解析:在实际的应用中,除了简单的计算查询外,我们还可以加上GROUP BY子句进行分组计算查询。
通常来说,一个计算函数的范围是满足WHERE子句指定条件的所有记录。当加上GROUP BY子句后,系统会将查询结果按指定列分成集合组。当一个计算函数和一个GROUP BY子句一起使用时,计算函数的范围变为每组所有的记录。也就是说,一个结果是由组成一组的每个记录集合产生的。
另外,使用HAVING子句可以对这些组进一步加以控制。用这个子句定义这些组所必须满足的条件,以便将其包含在结果中。
本题中,根据学号将学生记录分组,然后利用SQL的统计函数COUNT(),统计选修3门课程以上的学生记录,并利用SUM()函数将及格科目的分数求和。

第4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有“××.mdb”数据库。

(1)创建窗体“学生成绩”查询,在窗体中添加组合框“学生编号”,绑定学生表的学生编号字段。

(2)修改“成绩表,”查询,设置学生编号字段条件为“学生成绩查询”窗体组合框内的值。创建宏“成绩表”,运行成绩表查询。

(3)在“学生成绩查询”窗体中添加“查询成绩”按钮,实现运行“成绩表”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窗体如图所示。

单击查询成绩按钮后显示如下结果:


正确答案:

第5题:

在“学生成绩.mdb”数据库中有班级表、课程表和学生成绩表三张表。

(1)以“学生成绩查询”结果为数据源,创建“学生成绩表”窗体,在窗体中显示学生ID、姓名、班级名称、课程名称和分数字段。

(2)设置“学生成绩表”窗体的页眉为1厘米,页脚为0.501厘米,在页眉中添加“学生成绩表”标签,标签文本格式为宋体12号字,居中显示。窗体结果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第6题:

在成绩表中,检索选修3门以上课程的学生的及格学科的总成绩。成绩表中包含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4个字段。

请将下面的SQL语句补充完整。

SELECT学号,SUM(成绩)FROM【 】;

WHERE成绩>=60;

GROUP BY学号;

【 】COUNT(*)>=3


正确答案:【 】成绩表【 】HAVING
【 】成绩表【 】HAVING 解析:本题中,根据学号将学生记录分组,然后利用SQL的统计函数COUNT(),统计选修3门课程以上的学生记录,并利用SUM()函数将及格科目的分数求和。

第7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student.mdb”数据库中有student、选课表和课程表。

(1)以student、选课表和课程表为数据源,创建参数查询“按ID查询成绩”,实现输入学生的ID显示学生成绩,参数提示为“请输入学生ID',结果显示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2)以student、选课表和课程表为数据源,创建生成表查询成绩表,查询每个学生选

课的成绩,结果显示学生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字段?生成成绩表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

第8题:

设学生表和成绩表的结构分别为(学号,姓名,所在系)和(学号,课程名,成绩),如果希望按分数降序查询出“英语系中选修了计算机课程的学生姓名和成绩”,则对应的SQL语句是()。

A.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一‘英语系’AND课

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

B.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英语系’AND课

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ORDER BY成绩ASC

C.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英语系’AND课

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课程表。学号ORDER BY成绩

D. SELECT姓名,成绩FROM学生表,成绩表WHERE所在系=‘英语系’AND课

程名=‘计算机’AND学生表.学号一课程表.学号ORDER BY成绩DESC


参考答案D

第9题:

有如下SQL语句: SELECT姓名FROM学生表WHERE学号IN; (SELECT学号FROM成绩表WHERE成绩>90) 下列哪条命令与该SQL语句等价

A.SELECT姓名FROM学生表WHERE EXISTS; (SELECT学号FROM成绩表WHERE成绩>90)

B.SELECT姓名FROM学生表WHERE EXISTS; (SELECT学号FROM成绩表WHERE学号=学生表.学号AND成绩>90)

C.SELECT姓名FROM学生表WHERE学号EXISTS; (SELECT学号FROM成绩表WHERE学号=学生表.学号AND成绩>90)

D. SELECT姓名FROM学生表WHERE学号=; (SELECT学号FROM成绩表WHERE成绩>90)


正确答案:B
解析:IN是包含运算,此处子查询中得到多个结果,记录不惟一,因此不用“=”运算符;EXISTS是谓词,用来检查在子查询中时候有结果返回。

第10题:

在考生文件夹中有一个“Acc3.mdb”数据库。

(1)以“学生成绩”表、“课程名”表和“学生档案信息”表为数据源,创建“学生成绩表查询”查询,结果显示“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字段。

(2)创建“学生信息查询”窗体,在窗体中添加标签“学生信息查询”(宋体、12号字、加粗、居中)。在窗体中添加选项卡控件,共l页,页名称为“学生成绩信息”,用列表框绑定“学生成绩表查询”的查询,显示“学生成绩表查询”的全部字段。窗体效果如图3所示。


正确答案:

(1)在“Acc3.mdb”数据库窗口中单击“查询”对象,单击“新建”按钮,选择“设计视图”,添加“学生成绩”表、“课程名”表和“学生档案信息”表。选择“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字段。
(2)在“Acc3.mdb”数据库窗口中单击“窗体”对象,单击“新建”按钮,选择“设计视图”,不选择数据源,在窗体中添加选项组控件,删除其中一页,将页名称改为“学生成绩信息”,从工具箱中选择列表框添加到“学生成绩信息”页,在列表框向导中选择“使列表框在表和查询中查阅数值”,选择“学生成绩表查询”查询,单击“下一步”按钮,选择要求字段,单击“下一步”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