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题目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在一次《爱我中华》的音乐课上,李老师首先播放了56个民族的纪录片,然后讲解了56个民族类别、风俗文化、服饰特点、民族舞蹈特点等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做游戏,请同学们分别饰演不同民族的人民。组织学生画画,然后进行小结作业,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最后,在欢乐的气氛下结束了这一节音乐课。
问题:请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深谙教学之道的校长建议新教师授课时重点内容要用彩色笔标注,不着奇装异服,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并在课堂上适时走动。

问题:

结合案例。运用无意注意规律分析校长建议的依据。


正确答案: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作为学生,容易受到无意注意的影响,因此要多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首先,变化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注重抑扬顿挫、在课堂上适时走动等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其次.新异的刺激可以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刺激物的新异性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不能穿着奇装异服,就是避免教师的外在穿着引起学生无关的无意注意。再次.对比的刺激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案例中的校长要求教师多用彩色笔标注,就是方便学生学习,引发他们的关注。

第2题:

案例十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关于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

A. 无症状夸大或诈病倾向
B. 370题以后的回答无效
C. 从ICH看该测试结果有效
D. 有50道题回答矛盾或无法回答

答案:A,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MMPI
分析效度量表,F量表63分(56分≤T≤70分,有效),ICH原始分5分(<10分,有效),说明该测试结果有效,说明无症状夸大或者诈病,A选项正确,C选项正确。Fb没有≥90,说明370题以后的回答有效,B选项错误。Q原始分11分,说明有11道题回答矛盾或者无法回答,D选项错误。

第3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4题:

案例十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HAMA量表的因子数量为()。单选

A. 2
B. 3
C. 5
D. 7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HAMA
HAMA有两个因子:①躯体性焦虑因子:肌肉系统、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等7项:②精神性焦虑: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会谈时行为表现等7项组成。

第5题:

案例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测验结果:



从测验结果看,该求助者可能()。多选

A. 言语技能发展较操作技能好
B. 有阅读理解障碍
C. 有听觉性概念形成技能缺陷
D. 听觉加工模式比视觉加工模式好

答案:A,D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WAIS-RC
A.言语技能(132)发展较操作技能(101)好,正确。B.有阅读理解障碍(言语132,高于平均分,不可能有阅读障碍。)C.有听觉性概念形成技能缺陷(听觉性和言语有关,都132分不,不可能缺陷)D.听觉加工模式(言语132分)比视觉加工模式(操作101)好,正确。

第6题:

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15分)
(1)请结合新课程理论评析案例中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9分)
(2)试说明教师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应遵循的原则。(6分)


答案:
解析:
(1)首先,从课堂教学影响上来看,这个老师并没有板着面孔批评学生,而是将“麻雀鸣”和杜甫的《绝句》联系起来,再和对联知识联系起来,巧妙地将课堂干扰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其次,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这位老师机智应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育理念。(2)课堂中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①教育性原则,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②客观性原则,指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③有效性原则,指处理突发事件要讲究效果;④可接受原则,指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人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不能强加于人,不能流于形式;⑤冷处理原则,指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冷静地观察一段,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

第7题:

案例十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以下用于评价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其变化的测评工具是()。单选

A. BRMS
B. HAMD
C. BPRS
D. HAMA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BPRS
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使用BPRS、MMPI等量表测评。

第8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迫切要求;②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民增收;③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①国家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利用经济(财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补贴,引导和促进农业机械化。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发挥市场主体在农机作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其以市场为纽带发展多种形式、多个领域的农机作业服务。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3)①根据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现象,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②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是由于资源向城市、工业的过度流动引起的,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在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基础上的自觉行动。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有利于资源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④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4)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有利于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9题:

案例十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某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临床量表剖面图模式属于()。单选

A. A类神经症
B. B类神经症
C. C类神经症
D. D类神经症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心理测验技能 /MMPI
A神经症剖面图:量表1、2、3都高于60,且量表1最高,3次之。

第10题:

阅读下列语句,回答文后的问题。





答案:
解析:
①毅然:刚毅的样子。这里作毫不犹豫讲。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这里有悲伤的意思。
欣然:心情愉快的样子。这里有自信、从容的意思。
②第一段话说明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的人。这从她虽然生活艰苦,但毅然预订销行一向寥落的《莽原》即可看出。第二段话说明刘和珍富于远见和有着顽强的斗争精神。这从她虑及母校前途,为一些教员在杨荫榆被撤职以后,就纷纷引退而黯然泣下的情节即可看出(而以后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她的担忧确是一种远见)。第三段话说明刘和珍对反动派的斗争是从容不迫,充满信心的。“欣然前往”四个字,就是最好的说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热爱学习,勇于追求真理,思想进步,具有远见的革命青年。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不怕困难,思想乐观,敢于斗争。并对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充满信心。

更多相关问题